證券掮客業務危害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8 11:51:00
導語:證券掮客業務危害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擇要]我國已樂成加入WTO,證券市場也將漸漸開放,只有10余年生長歷史的中國證券公司,不久將與履歷過百余年資本市場磨煉且實力富厚的外洋證券公司同場競技。為了增強我國證券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業務創新和管理范例兩手同等重要。
我國已樂成加入WTO,證券市場也將漸漸開放,只有10余年生長歷史的中國證券公司,不久將與履歷過百余年資本市場磨煉且實力富厚的外洋證券公司同場競技。為了增強我國證券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業務創新和管理范例兩手同等重要。就范例管理而言,無論證券監禁部分照舊證券公司自己都面臨著一個嚴正的課題��怎樣前進證券公司危害管理水平?怎樣前進證券公司的抗危害本事?本文從證券公司的業務組成動手,闡發了新形勢下國內證券公司的危害范例,并在對中外證券公司舉行比力闡發的基礎上,提出了危害應對措施。
一、從業務組成看我國證券公司危害
我國證券公司(指綜合性證券公司)的重要業務憑據《證券法》的有關劃定有掮客、承銷、自營、吞并收購、基金管理、咨詢服務等。因此證券公司危害憑據業務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一)證券掮客業務危害
由于掮客業務收入占證券公司總收入的比例較大,一樣平常到達40—50%以上,因此掮客業務危害是證券公司最基本的危害,重要表現有:
1.謀劃危害
由于掮客業務的傭金收入占證券公司總收入的比重較大,證券公司對掮客業務的依賴性增強,二級市場行情顛簸對質券公司收益影響較大,當行情低迷時,固定資本(如通訊用度、園地租金等)居高不下,謀劃危害凸現。
上海證券交易所2000年度會員年檢效果表現,96家證券公司類會員只有32%被列為年檢好會員,與99年相比在總體規模、盈余水平有肯定前進的同時,仍有近十家證券公司出現虧損或靠近虧損,相當一部分證券公司凈資產低于均勻水平,在資產謀劃清靜性、正當合規謀劃、內部控制等方面仍需進一步完滿。
2.拓展業務危害
隨著證券市場范例化、市場化、國際化革新的深入,證券公司在猛烈的競爭中拓展業務時采用的一系列手段措施,面臨較大危害:
(1)向客戶融資。由于向客戶透支資金的要領已經被嚴酷克制,變相透支資金的情況時有孕育發生(比喻使用國債交易向客戶融資等),有的還與銀行配合協作,使融資行為不易被發明。(2)返傭。返傭使謀劃資本加大,一旦行情欠好,返傭成為節省用度的包袱;返傭的帳務處理有的返還現金,管理毛病較多;返傭比例擬訂亦有較大的隨意性,增長了范例管理的難度;同時返傭稅金的收取有的只代扣了小我私家所得稅,未扣所得稅、業務稅,留下了隱患。(3)提供保證。證券公司有的分支機構為客戶貸款資金提供保證,因保證方比力潛伏,只有在資金鏈出現斷裂,才有可能被發明,而這時證券公司面臨的危害已非常緊張。(4)三方監禁。有的證券公司分支機構實驗三方監禁(一客戶提供資金給另一客戶買股票,證券公司分支機構監禁客戶的股票,以保證另一客戶資金清靜),這是《證券法》不容許的行為,監禁協議不受執法保障,監禁行為不受規則認可,一旦孕育發生糾紛,證券公司非常被動。(5)業務創新。為尋求規模擴大和市場占據率增長,證券公司開展了一系列的業務創新,并與銀行、保險等機構結成戰略同伴關連,業務創新遇到來自包括技能、咨詢、培訓和推廣等多方面的尋釁,危害控制難度加大。
3.體系網絡危害
隨著網絡信息技能在證券行業的普遍應用,隨著證券行業業務創新的不停深入,網絡是否清靜可靠、網絡是否便捷高效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證券公司對此的危害控制及抗危害本事仍不容樂觀。
(二)證券承銷業務危害
證券承銷業務是證券公司的重要業務之一,由于項目周期長,受市場不行預測因素影響較大,隨著監禁力度的增強,證券公司的連帶責任增長,公司各項危害增大。
如對上市公司的謀劃狀態及生長遠景研究不夠,推薦企業刊行證券失敗而使證券公司遭受利潤和信譽喪失的危害。對二級市場的走勢堅定錯誤,造成股票價錢定位不公正或債券的利率和期限計劃不切合市場需求,券商包銷的股票賣不出去;大概在增發配股時成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證券公司資金被大量占用引發達政危害。隨著B股市場將率先成為全流通市場,B股承銷業務將有較大生長,如果推行包銷責任,還可能出現外匯危害。對上市公司舉行太甚包裝,在信息表露上出現不對,誤導投資人,造成違規違法的危害。
(三)自業務務危害
作為證券公司傳統業務之一,證券自營收入約占中國證券公司總收入的30%,但其危害卻比力巨大。首先是市場危害,自營收益與二級市場走勢關連親昵?,F在我國證券二級市場團體來講投機氣氛較濃,市場顛簸相對頻仍,許多證券公司未創建有用的業務決策體系、調研體系、操作體系及相應的管理制度責任制度,面臨相對較少的投資品種,證券公司無法使用套期保值等手段躲避證券市場顛簸的體系危害,因此,二級市場的價錢異常顛簸會給公司業務帶來較大的危害。其次是新業務危害,許多新的交易品種即將推出,但由于業務新、經驗少,容易出現題目。同時它在能夠躲避危害的同時,也有放大危害的效應?!袄钌鹿省卑寻倌隁v史的“巴林銀行”毀于一旦即是典型的案例。第三是違規操作危害,尋求自業務務收益增長,惡意炒作使股價震蕩加劇從中贏利。這種行為是《證券法》所嚴酷克制的。一旦受到查處,公司的各項業務都將受到緊張影響。
(四)其他業務危害
在上述三大業務之外,資產管理業務是許多證券公司未來生長的重點,但其帶來的危害在2001年表現得尤為突出。雖然《證券法》以及中國證監會的有關劃定指出,證券公司在從事資產管理業務歷程中不得向委托人答應投資收益,但是不少證券公司在舉行資產管理業務時,照舊違規舉行保底和收益分配答應,在操作不妥時,易使應由客戶負擔的市場危害,轉化為由證券公司負擔現實的虧損。同時該業務未形成一套完備的收益分配機制,致使收益分配的品種單一、憑經驗確定,客戶可選擇的時機少,證券公司遇行情顛簸較大時,危害應對的本事欠佳。假設某證券公司注冊資金20億元,現實資產管理的資金100億元。許諾資金的保底利潤率是10%。按此盤算,其年資本在10億元左右,在大盤下跌20%,喪失應凌駕15%達8.5億元,加上公司自有的自營資金按10億元盤算,大盤下跌喪失2億元,則兩者合計喪失凌駕20.5億元,對該證券公司來說已到達生死生死的田地。因此,證券公司在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肯定要注意危害。不能盲目擴展。其他如外洋證券公司贏利豐盛的資產重組、并購業務在我國雖然也開展,但業務量較小,所以其危害并不顯著。
二、危害管理的國際比力
隨著證券行業的快速生長,證券監禁理部分和證券公司對危害管理的相識正在漸漸前進,這是我國證券市場得以妥當生長和證券公司業務得以正常運轉的條件條件。但是我們也看到,與發達國家的證券公司相比,現在我國證券公司在危害管理方面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差距:
(一)科學危害管理理念的缺乏
發達國家的證券公司形成了一整套的科學危害管理理念,對危害管理有著很深刻的相識,不光在危害管理的理論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希望,而且在危害管理的實踐中,漸漸創建起從相識、權衡、評價到控制的一整套完備的管理體系。而我國的證券市場與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相比生永劫間較短,缺乏對危害管理的科學相識,危害管理的經驗是在凄切教導中積累的,沒有形成適當中國證券市場科學的危害管理理念。
(二)構造架構上的差距
外洋發達國家的各證券公司,憑據其自身生長需要構建了公正的內部構造結構,而且在市場生長中不停完滿。如美林公司的管理體系:一名公司副總裁具體分管公司全面的危害管理事件,由其向導公司的危害控制委員會,危害控制委員會的重要職責是計劃和修訂公司的危害控制政策及步伐,計劃各部分的危害限額,評估和監控種種業務危害等。危害控制委員會的常設機構為危害與名譽管理機構。而我國多數證券公司未創建具有高效的危害管理職能的部分,或創建了危害管理職能部分,但未有用推行危害管理職能。證券公司的危害管理體系、架構亟待完滿。
(三)管理手段上的差異
外洋的證券公司對危害不光能定性闡發,而且能量化闡發,即議決創建數學模子,運用統計技能等手段來定量闡發危害。對危害的定量闡發不光是證券公司自身警備危害的內在要求,也是監禁部分的硬性劃定。在中國,很少有證券公司對市場危害舉行定量闡發,大多是僅憑經驗堅定危害,并以此舉行定性闡發。
(四)謀劃規模上的差距
與外洋證券公司相比,我國證券公司存在規模小、數目多的征象。1998年舉世十大證券公司均勻資本(折合人民幣,下同)為2334億元,其中美林公司和摩根斯坦利排列一二位,資本規模分別為5618億元、3448億元。1999年末我國共有專業證券公司90余家,累計總股本為286.56億元,均勻每家股本只有3.184億元。這樣的規模難以順應中國證券市場對外開放將面臨較大危害的現狀,更不要談與國際證券公司競爭了。
三、危害警備與管理應對措施
(一)樹立科學的危害管理理念
從外洋證券公司實踐來看,創建科學的危害管理理念比危害辨認和危害評估更重要。其以為業務的重要危害不是業務自己,而是業務管理要領,違反規律或在監禁要領上出現失誤最有可能引發危害。因此我們應不停地在整個證券公司內部強化規律和危害意識,一方面自上而下地推動危害的警示教誨;另一方面在對謀劃管理中的危害作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體系的危害控制制度,讓每一位員工相識到自身的事情崗位上可能存在的危害,時間警備,形成警備危害的第一道屏蔽。同時使危害管理戰略具備機動性,以順應市場不停厘革的需要。
(二)創建公正的構造架構
證券公司必須創建獨立的危害管理委員會,確保公司對種種危害能夠辨認、監禁和綜合管理。為此,危害管理委員會需創建細密的危害管理流程,一樣平常包括:(1)建立一個正式的危害管理構造,此構造能確定危害監禁流程;(2)審計委員會(向危害管理委員會認真)對公司團體危害監禁流程舉行定期的考核;(3)確定明確的危害管理政策和步伐,并由定量闡發工具來支持;(4)公司最高管理決策層明確劃定危害容忍水平,而且定期舉行檢驗以確保公司的危害遭受與公司的各項業務生長戰略、資本結構以及如今和預期的市場條件相同等;(5)在職責和分工明確的情況下,連結業務、行政管理和危害管理之間的良好相同和和諧。
(三)前進危害管理技能水平
證券公司應當運用今世化的危害管理技能,形成構造細密并能適時對危害舉行監控的綜合危害管理和控制模子。如警惕證監會國際構造“資本富足率”的框架和計量與管理危害的VaR(Value—at—Risk)模子,前進危害管理技能水平。
VaR是指在正常的市場條件和給定的置信度內,用于評估和計量任何一種金融資產或證券投資組合在既定時期內所面臨的市場危害巨細和可能遭受的潛伏最大價錢喪失。其危害管理技能是對市場危害的總括性評估,它思量了金融資產對某種危害源頭(比喻利率、匯率、商品價錢、股票價錢等基礎性金融變量)的敞口和市場逆向厘革的可能性。VaR危害管理技能(或模子)是連年來在金融市場發達國家(重要在泰西)興起的一種金融危害評估和計量模子,現在已被舉世各重要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公司和金融監禁機構普遍采用。
(四)創建健全危害管理的內控體系
證券公司的危害警備和管理的內控體系應該由三部分組成,即危害評估、危害控制和危害管理。
1.危害評估:首先是各業務崗位或事情流程中的危害評估。崗位或事情流程中的危害評估是對質券公司的一樣平常謀劃管理中,每一項業務或每一個事情流程中可能孕育發生危害的可能性的預測。它包括危害所在、危害所引起喪失的機遇、可能孕育發生的喪失緣故原由、可能孕育發生喪失的金額、喪失預測的可信度、喪失孕育發生的頻率以及喪失應對措施等。其次是團體危害評估。公司的團體危害終極都可能議決資產表現出來,因此,對公司團體危害的評估,重要是對資產危害舉行測評。資產危害評估的重要指標有:(1)清靜性指標:對外保證比例占資本總額的比例不得凌駕100%;自營股票余額占資本總額的比例不得凌駕30%,自營債券余額占資本的比例不得凌駕50%等。(2)活動性指標:活動資產余額占資本總額的比例不得低于25%;恒久投資余額占資本的比例不得凌駕30%。(3)盈余性指標:包括資產收益率、資本收益率等。議決對以上指標的闡發,確定公司危害的孕育發生概率,進而接納相應的警備應對措施。
2.危害控制:完滿以一級法人制度為焦點的授權分責制度,增強決策的會集性、統一性和權威性。實驗與小我私家責任親昵討論的團體決策制度,警備小我私家獨斷專行。創建高級管理職員崗位定期輪換和重點崗位定期輪換的制度,連結決策體系的稀罕和活力。
(1).掮客業務危害控制。公司要對業務網點公正部署,警備盲目擴張。創建和完滿交易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崗位職責,擬訂各崗位操作制度。進一步完滿業務部各項業務的交易流程。增強財政考核和現場監視。
(2).承銷業務危害控制。創建“統一向導、專業分工、會集管理”的業務體制,在公司內部形成以專家評審委員會為焦點的業務管理體制。其重要職責是:認真擬訂公司承銷業務的操作流程;認真項目立項、策劃、創新業務的咨詢和評審;認真擬上報項目質料的評審。范例運作、嚴酷自律、前進執業水準。
(3).自業務務危害控制。創建科學的決策體系。自業務務是個體系工程,需要研究部分、財政資金部分、危害控制小組、投資決策部分等配合加入完成。在這個決策體系中,投資決策部分是最高決策機構;研究部分對市場闡發和投資品種舉行可行性闡發研究,為投資決策提供依據;財政資金部分認真資金挑唆、核算;危害小組對自業務務全歷程舉行監視。增強自營資金的管理;增強自營隊伍配置;公司總部對整個體系的資金運作、自營操作舉行統一管理,充實使用資源,前進屈從,低落危害。
(4).信息網絡體系危害控制。設立電腦中心,對全體系的盤算機網絡實驗統一歸口管理。體系計劃控制,盤算機綜合業務體系的設立開發要切合國家、證券行業軟件工程尺度,編寫完備的技能資料;設置保密體系或相應的控制機制,保證盤算機體系的可考核性。公司總部及各分支機構必須創建健全部據備份制度。信息管理危害。在公司內部創建一個高效的信息管理體系,一是用于信息資源共享,二是便于管理層會集各個下層部分的危害信息,便于信息轉達與反饋。
3.危害管理:證券公司的危害監控體系由循序遞進的四道防線組成。第一道防線為一線崗位監視管理防線。由各項業務事情職員自查自糾。第二道防線為專業監視管理防線。第三道防線是事后監視管理防線。第四道防線是考核體系的監禁防線。
- 上一篇:未成年人犯法與刑罰論文
- 下一篇:綜合性券商生長思緒分析論文
精品范文
10證券投資實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