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勢
時間:2022-07-18 10:50:17
導語:淺談多媒體教學手段優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
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勞動,時間長了,很容易使人感到疲憊和煩躁,因而懈怠下來。傳統的教學手段和設施由于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影響了教學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興趣,便會引起大腦皮層的興奮,促進各種智力因素的發揮,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有了興趣,學習便成了一件愉快的事情,就會讓人感到精力充沛,樂此不疲。多媒體聲像兼備,特別是圖像、動畫、影像、聲音使教材變得更為生動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美升華為動態美,將教材中蘊含的意境美、音樂美、藝術美、充分表現出來,同時刺激學生的生理感觀,激發學生的各種積極心理因素,調動審美主體的心理功能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因此,運用多媒體技術創造賞心悅目的情境,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進而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
各學科采用多媒體手段輔助課堂教學,能更靈活地選擇先進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提高教學效率。如語文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變傳統課堂的課文分析為討論探究,通過看視頻,更形象、更直觀地感受作品的靈魂,在欣賞中讓學生結合課文進行點評,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對課文與影視作品進行比較,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題。比如傳統的議論文教學囿于一篇課文觀點、論據、論證的分析,而有些議論又存在陳舊這一問題,若用多媒體將有關報刊雜志上的新鮮時文比照閱讀,從論點、論據、論證方法進行比較,搜集有關的理論論據、事實論據,同一論題多種觀點,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學生如何從多角度寫作,另一方面又使課堂洋溢著時代氣息,學生始終接觸到當今社會新的思想觀念與文化知識,適應時展的需要。再如英語教學,運用多媒體手段播放一些英語小視頻,可以練習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尤其在沒有外教的學校,多媒體更能讓學生感受真實的生活環境,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此外,運用多媒體進行復習,優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既能增大課堂容量,又有利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三、創設情境,營造良好氛圍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的本質,而在激勵、喚醒和鼓舞?!边@就意味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能使教學活動成為師生雙方樂于參與的充滿情趣的活動。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在語文教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教學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用寧靜、恬美的二胡曲伴以多媒體畫面:幽靜的夜空,一輪滿月,曲曲彎彎的小徑,稀疏斑駁的樹影,昏暗的燈光,靜靜的荷塘,田田的荷葉,潔白的荷花,幽人獨徘徊的意境,讓學生體味“淡淡的喜悅,淡淡的憂傷”深邃含蓄的意境,深入品味詩人的心境,從而達到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學效果。這種意境美、情感美和意蘊美,營造出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并從中受到感染啟迪。借助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求知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四、優化教學情景,促進學生學習
多媒體技術有三個顯著特征:信息媒體的多元化,并且是建立在數字化處理的基礎上的;多種技術的系統集成性,基本可以說是包含了當今計算機領域最新的硬件和軟件技術;處理過程的交互性,實現了復合媒體處理的雙向性,這種結合使得多媒體和課程教學兩者相得益彰,能產生珠聯璧合的效果,從而使傳統的教學產生質的變化。多媒體在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1.多媒體技術能將文字、圖表、聲音、動、靜圖像集成在一起,構成教學軟件,產生極佳的逼真效果,使內容更充實、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2.多媒體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相結合,提高了輔助教學、綜合利用多媒體信息的水平。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相結合,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系統可以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跨越時空限制互相交流,使每個學生能夠同時擁有廣闊的信息來源接口,從而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生學習如同視頻游戲,精心設計的多媒體教學系統深受學生喜愛,這一點從他們上課時的面部表情上就可以得到證實。相比之下,學生昏昏欲睡地坐在教室里,聽著教師單調的講授,抄寫黑板上的內容作為筆記,簡直枯燥至極。4.多媒體環境使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去接觸每一個學生,也有更多的時間考慮如課程設置等其他方面的問題,同時使因材施教成為可能。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得教師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其他工作上,如教師可以有充分的時間進行自我知識的更新,掌握最新的科技動態,搜集教學素材等。
五、適應改革,提高師生素質
教材只是教學的憑借,課堂上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體會它所包含的思想內涵,更重要的是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本領,引導他們去閱讀各類課外書籍,同時深化課內知識。這就要借助多媒體課件存儲量大、功能強、操作簡便等特點,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首先,多媒體手段的使用要求教師必須有更高的素質。信息化時代的教師應積極學習有關教育教學理論,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無法想象一個自身的信息素養不過關的教師,能將信息技術和課程進行有效整合。這些都要求教師進行自身能力的提高,學習多媒體的操作方法,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其次,從學生層面說,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于被灌輸的狀態。教師通過黑板、教具模型、幻燈等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信息,在講臺上講解、示范,學生在座位上吸收、記憶,課后抄寫、背誦,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法,只是把學生當作教育對象看待,沒有認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忽視了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嚴重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而不是像傳統教學那樣,只是把知識從教師頭腦中傳送到學生的筆記本上。多媒體教育手段,恰好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形式,創造了更好的學習情境。在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從而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探索、去發現、去研究。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師安排好,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自身的特點,采取不同的、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去學習,指導學生利用網上豐富的資源展開討論,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一些線索,讓學生圍繞主題自己去查詢、獲取、處理資源。學生通過一些有名的搜索引擎網站,查找自己需要的資料,學會網上在線自學,發揮遠程教育的優勢,提高學習能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他們不僅能學會教師教給的基礎知識,而且懂得怎樣去獲取知識,具有在信息時代獲取知識、探求知識的能力。
總之,信息技術在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雖然它優勢很多,但教師不能忽視信息垃圾帶來的負面影響,一定要防微杜漸,加強對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人文、倫理、道德和法制教育,培養學生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做好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優化教學目標,使多媒體教學手段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李廣田.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J].數字化用戶,2015,(23).
[2]常源.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幾大優勢[J].電腦迷,2016,(17).
作者:金輝 單位:黑龍江省通北林業局第一中學
- 上一篇:多媒體教學對人文學科教學的影響
- 下一篇:數字信號處理信噪比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