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8-29 04:50:52

導語: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論文

現在所處的時代是信息時代,電腦(也稱為計算機)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所以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好處不言而喻。以后的人們如果不會使用計算機就相當于是新時代的文盲,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怎么運用好這個工具。目前,計算機作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已與人們密不可分,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計算機。當前“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怎樣使學生快速掌握并應用所學到的內容,并且通過學習將其應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1應用型本科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當前現狀

計算機作為一種辦公工具,人們在日常學習跟工作中使用越來越頻繁,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使用計算機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計算機水平已成為衡量大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考察標準,計算機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對大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受專業課的影響,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授課方式不感興趣,大多都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對掌握計算機系統知識有強烈愿望,但是他們對自己實際操作計算機系統的水平并不滿意。于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學或者花錢去外面補習班學習,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其實教育部早在1997年就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意見》中給出了明確的目標,指出“計算機基礎”教學應當在大學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提出了高校必須將“計算機基礎”課程納入高校的基礎課,進行統一建設及管理,并提出了課程的改革與建設思路。目前很多高校不重視“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認為很多大學生在入校前就已經掌握了計算機基礎知識,但是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很多學生在入校前或多或少接觸過計算機,但是基本只是會打字、打游戲,真正掌握計算機軟硬件知識的人少之又少。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如果不重視實踐教學,不掌握最新的計算機知識,那么學生在畢業后步入社會時將很難融入到企事業單位的工作當中,但“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目前還是存在諸多問題。

2“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問題

高校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教材更新慢,學完就淘汰,導致學生在學校學的知識畢業后已被淘汰。②實踐環境不理想,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實踐設備老化、短缺等現象,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踐效果不佳,從而使教學成果大打折扣。③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單一,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是照著PPT進行授課,充當著復讀機的角色,不注重動手練習習慣,采用“填鴨式”方式進行理論講解,使學生很難集中精力掌握所學內容,并且由于不親自進行計算機操作,使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從而大大影響了授課效果。④師資隊伍參差不齊,在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中師資水平有限,缺乏“雙師型”人才,實踐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懂理論,而且還需要具備動手的能力,而且還要求教師具備將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⑤考核方式不合理、陳舊。目前,高校對于學生的考核還是以期末考試為主,理論考試方面多一些,動手考試內容相對很少。大多數學生還像高中時一樣拿著計算機基礎教材背理論,從而導致學生為了考試而考試,使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興趣不濃,實踐動手能力差,從而很難達到應用型高校對學生培養的基本要求。

3“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3.1教材方面。積極更新教材,與社會同步引進最新的計算機基礎知識相關教材,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明確對“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革的必要性,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的方針,通過教材改革讓學生學得懂、不落后、用得著,使學生畢業后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需要。應用型本科院校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上是以培養學生的計算機素質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為目標,從而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2教學環境方面。高校要加大對計算機軟硬件及周邊產品的投入,因為具有實踐性教學和先進技術的教學設施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不斷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要克服困難,開源節流,想辦法不斷籌集資金,逐步改善計算機基礎實踐教學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下不斷提高自身使用計算機的水平。3.3教學內容方面。世上的事情無論做什么貴在得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高校可以根據課程要求和學生特點選擇合理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如分組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法、與創新鼓勵法等。對于一些經常使用計算機學習的專業學生來說,教師應該讓學生充分掌握計算機理論知識,并且讓他們多動手進行練習,讓他們理論結合實際進行充分學習,從而引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對于不經常使用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講,應當采用淡化理論、偏重實踐操作能力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們的實踐動手能力。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教學效果更好,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的知識。3.4師資隊伍方面。要不斷提高高?!坝嬎銠C基礎”課程教師教學的科研水平,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符合應用型高校的“雙師型”骨干教師隊伍,制訂合理的教學政策,鼓勵教師利于課余時間或者假期自主學習最新的計算機知識,選派優秀教師參加企業培訓,鼓勵從事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師多參與一些計算機方面的科研項目研發,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畢業后能與企業無縫銜接,企業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培訓就能使人員上崗工作。3.5考核方式方面。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傳統考試方式為期末閉卷筆試(80%)+平時成績(20%),而期末考試通常只重視理論考試。為了進一步檢查學生對計算機基礎課程學習的效果,提出增加實踐操作環節考試,即通過一學期的理論加實踐學習后,在期末進行考試時總成績由三部分組成:期末閉卷筆試(40%)+平時成績(20%)+實驗操作考試(40%)。加入實驗考試環節減少理論考試的比例,更能促使學生平時認真動手實踐,真真正正提高學生掌握計算機操作的水平。

4結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基礎”教學是大學課程中比較重要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學生通過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學習到新的知識,為將來的就業打好基礎。同時學校也應該進行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提高教師綜合素質,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喜歡這門課程,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敢于鉆研的能力。培養學生成為建設祖國的可用之才,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紹強.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18):16-18.

[2]石建峰,那仁圖雅.應用型本科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信息系統工程,2014(6):153.

[3]張軍,季偉東.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模式創新及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0(22):71-73.

[4]李向麗.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的計算機網絡課程教改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4,8(24):194-198.

作者:崔健 單位:遼寧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