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農業科技創新經驗借鑒

時間:2022-03-26 08:53:57

導語:國外農業科技創新經驗借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外農業科技創新經驗借鑒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和科技的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和金融支持是農業現代化對科技金融的內在基本訴求。科技與金融的結合是促進農業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手段。科技金融通過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深度結合,支持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發展。美國的農業十分發達,具有完善的農業科技金融體系和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政策手段,通過采政策性金融、財政支持、農業保險等多種科技金融手段支持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發展。

一、美國支持農業發展的科技金融體系經驗借鑒

(一)美國支持農業發展的科技金融體系

1.政策性科技金融機構

美國的政策性農村金融體系非常完善,主要包括農民家計局、農村電氣化管理局、商品信貸公司、小企業管理局等,由美國農業部直接管理,資金都來源于政府提供,是美國政府貫徹實施農業政策的主要工具。政策性金融機構通過政府資金、預算撥款與借款等手段為農業提供市場金融機構不愿提供的貸款服務。農民家計局主要對農場主發放水利和土地等貸款;農村電氣化管理局為電力和其他農村基礎設施提供貸款;商品信貸公司對農產品和農業生產提供支持與補貼;小企業管理局專門為融資困難的農業小企業提供貸款幫助。

2.農村合作性科技金融機構

美國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是在20世紀初經濟大蕭條時期由政府倡導建立的,主要由聯邦中期信貸銀行、合作社銀行、聯邦土地銀行等構成。聯邦中期信貸銀行吸收城市資金貸給農民合作社等農民經濟組織進行融資。合作社銀行通過貸款為合作社添置設備、補充營運資金、購入商品等提供貸款,幫助農村合作社擴大農產品的銷售與出口農業有關的活動。聯邦土地銀行主要通過向農場主、農業生產業及與生產有關的借款人提供長期不動產貸款來支持農業發展。

3.商業性科技金融機構

美國的商業性科技金融服務機構主要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及個人和經銷商開展的農業信貸服務。商業性農業科技金融機構作為政策性與合作性農業科技金融機構的補充,共同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金融支持與服務。美國聯邦儲備局規定,農業貸款占總貸款額25%以上的商業銀行享受稅收優惠,這極大地增強了商業銀行參與農業科技金融服務的積極性。

(二)美國支持農業發展的科技金融體系經驗

美國科技金融支持農業技術創新體系的特點是以資本市場為中心,同時輔之以政府政策引導和商業銀行信貸支持,呈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獨特優勢。

1.發達的風險投資體系

美國風險資本熱衷投資于新領域的科技創新,并將資金主要集中在企業的初創期和成長期,有力推動了高新技術研究和項目開發,被譽為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器”。為了鼓勵風險投資,美國政府于20世紀50年代推出了小企業投資公司(SBIC)計劃,規定SBICS發起人每投入1美元到風險投資項目中,便可從小企業管理局(SBA)得到4美元的利率僅為2%的低息貸款,同時還可享受特定的稅收優惠。20世紀80年代后期,又對稅制進行改革,使風險投資稅率由49%大幅降到20%。通過這種手段增強了市場對于農業科技創新的融資支持力度。

2.完善的信貸擔保體系

美國目前形成了3個層次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一是全國性的信用擔保體系。由小企業管理局及其在各地的96個辦公室直接操作。小企業管理局為15.5萬美元以下的貸款提供90%的擔保;為15.5萬~75萬美元的貸款提供85%的擔保。通過政府貸款擔保計劃,商業銀行可對小企業提供最長達25年的貸款,并且利率優惠。二是區域性的專業擔保體系。由地方政府操作,因各州情況不同而各有特色。三是社區性的擔保體系,為社區性融資提供擔保服務,服務于基層農業科技創新組織。通過完善的信貸擔保體系的擔保,農業科技創新組織能夠順利地進行融資,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研究,促進農業發展。

3.靈活的債券發行市場

美國政府對農業企業發行債券融資規定較為寬松。農業企業與作為承銷商的證券公司對債券發行總額、發行條件協商一致,即可作出發行決定。科技創新型農業企業能夠方便地發行資信等級低或無等級債券?;钴S的“垃圾債券”包銷市場為科技創新型農業企業提供了一個便捷的融資平臺。此外,美國政府所屬的小企業管理局還對農業中小企業提供直接融資支持和技術、管理支持。

4.發達的科技金融資本市場

國外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除了財政和信貸之外,方式十分多樣。如美國聯邦土地銀行可向金融市場發行債券和票據籌集資金。當美國農業科技型企業發展到成長階段的后期或者處于成熟階段的時候可以進入交易市場通過發行股票來進行融資。美國還專門成立了納斯達克市場(NASDAQ),為中小企業及科技型企業進行融資服務。

二、美國支持農業發展的科技金融政策經驗借鑒

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政策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美國具有豐富的科技金融手段,主要是以政策性金融為主導,商業金融、資本市場、農業保險、財政支持與其他投資主體為輔助的綜合金融服務,促進農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促進農業發展。

(一)美國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科技發展的政策措施

1.金融支持大型水利工程建設這類工程投資量大、涉及面廣、工期長,工程的建設資金尤其是前期投入資金一般以國家投入為主。在前期投入基本完成時,金融機構也會以收益權質押或國家擔保為條件介入對這些項目的支持。金融支持的方式主要是銀行貸款、建立信托基金、發行建設債券和股票等。以美國田納西河流域治理工程項目的建設為例,在開發田納西河流域時,美國建立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政府撥款不足的情況下管理局通過向銀行貸款、發行公債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并建立了“開發基金”,以保障項目對資金的需求。

2.金融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基本建設美國的農田基本建設如平整土地、建設水利工程等采用成本共享政策,所需資金由農場主和聯邦政府或州政府共同負擔,農場主所負擔的部分可由農民家計局提供低息貸款或由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農民家計局可以為這部分貸款提供擔保。農業電氣化管理局主要對農村電業合作社和農場等發放貸款,用于建設農村電網、購買發電設備等,以促進農業電氣化水平的提高,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

3.分階段地為農業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美國專門對小企業提供貸款的機構是小企業管理局,向那些不能從私人信貸機構獲得貸款的小企業提供貸款。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將該局的貸款范圍擴展到農場和農工聯合企業的技術改造,并發放農場經營貸款。小企業管理局對小農場的貸款是與農民家計局分工協作,借款人經濟狀況不好且貸款額度小,由農民家計局提供資金支持;當借款人經濟狀況得到改善后,更多的貸款需求則由小企業管理局提供。美國金融集團根據農業科技創新企業在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量身定制各種金融產品,為農業科技創新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將農業科技創新企業分為3個階段,并分別成立獨立的業務小組為它們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務:一是加速器(Accelerator)階段,農業科技創新企業處于初創期或早期發展階段,農業產品或技術還在研究開發過程中,沒有銷售收入或銷售規模很小,不足500萬美元,在此階段主要提供中長期創業貸款,與企業吸收的創投資金進行配比,以支撐農業科技創新企業完成產品的研究開發并實現對外銷售。二是成長期(Growth)階段,此時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的產品已經進入市場,銷售收入日益增長,規模在500萬~7500萬美元,主要為農業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業務發展需要的流動資金貸款,一般采用應收賬款質押等供應鏈融資產品。三是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階段,此時農業科技創新企業的銷售規模已經超過7500萬美元,向企業主要提供現金管理和全球財務管理解決方案。

4.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生產活動對農業生產活動提供支持的金融機構既有農民家計局、聯邦信貸系統等政策性金融機構,也有聯邦土地銀行、聯邦中期信貸銀行、合作社銀行等農村合作金融機構。例如,聯邦土地銀行主要提供長期不動產貸款,用于購買土地、修建房舍、改進生產設施等。聯邦中期信貸銀行主要提供中短期貸款,用于農民購買種子、飼料、生產設備等;中央合作社銀行為區合作社銀行提供資金并獨立辦理跨地區的大額貸款,還可以買賣商業票據,辦理清算;區合作社銀行主要是對農業合作社提供貸款和咨詢服務。

(二)美國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豐富手段

1.健全的政策性農業科技金融農業科技研發具有風險性高、收益不確定等鮮明特征,因此市場融資環境惡劣,政策性金融就成為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科技發展的基礎力量。美國農業金融以政策為導向,為農業機械化、科技化、土地改良、育種等項目進行融資服務。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有專門的農業技術推廣機構或政府部門專門負責,實現產學研相結合。政策性金融為其進行融資服務。

2.完善的商業性農業科技金融商業金融因其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因此只能作為農業科技金融的輔助項目,主要服務于能夠創造利潤的農業技術的研發融資。美國等發達國家具有發達的商業金融服務體系,能夠為農業生產者、企業、農業科研院校及科研機構提供科技開發融資。在盡量保證投資盈利的前提下,支持農業科技開發。商業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相輔相成,共同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融資服務,促進農業發展。

3.先進的農業科技金融保險由于農業科技研發風險大、成本高,美國通過建立健全的農業保險制度支持農業發展。美國主導著全球農業保險,它提供了兩個非常龐大的農作物保險計劃,一是聯邦農作物保險計劃(FCIP),它提供有補貼的多險種農作物保險(MPCI)。二是私營企業、商業化運作、無政府補貼的農作物雹災保險方案,以及一些規模較小的牲畜保險計劃。農業科技保險能夠分散農業科技開發的巨大風險,為企業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

4.農業科技財政支持美國經過70多年的不斷調整和充實,目前已形成一整套完整而又復雜的補貼政策體系。美國通過利差補貼、稅收優惠等手段鼓勵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發展。通過直接財政補貼、專項補貼等手段鼓勵農業科技人員進行科技創新;通過稅收優惠等間接手段鼓勵商業性金融機構支持農業科技創新的融資、保險業務。

5.其他投資主體除了金融、財政、保險等傳統科技金融手段之外,美國還采用了靈活多變的手段支持農業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發展。美國私人企業通過基金委員會農業科技研發進行融資;農業科研院校的研究經費通過聯邦政府和國家科學基金進行撥款,企業、個人也可以進行資助。并且通過補貼的手段鼓勵民間資金投資于農業科技研究。這些投資手段都極大地豐富了農業科技經費的增長。

三、對中國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啟示

1.完善的農業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成功的案例顯示,發達國家具有完善的農業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財政,保險等全方位支持農業技術發展,實現了科技與金融的深度結合,促進了農業的快速高效發展。農業政策性金融在支持農村科技發展的金融體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并以其他多種形式的科技金融方式進行輔助,為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融資服務。同時,美國政府通過優惠政策促進市場金融與農業科技進行結合,讓商業性金融在農村科技融資中發揮重要的補充作用。

2.政府的主導作用由于農業科技創新的高風險特征決定了政策性金融是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主導力量,這就決定了政府在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中起到主導作用。政府一方面直接通過政策性金融手段直接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融資服務,鼓勵農業技術創新與發展;另一方面政府通過財政專項撥款、稅收優惠、制定科技保險政策等優惠手段激勵商業性金融機構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金融服務。美國在科技金融支持農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扮演著主導作用,引導整個過程的進程。

3.豐富的科技金融支持政策要想實現科技與金融的深入結合,就必須采取多樣性的、綜合性的手段,通過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的不斷創新,向科技創新活動提供金融融資服務??萍冀鹑谥С洲r業發展也是一樣,為了拓寬融資渠道,保證農業科技創新具有充足的資金,美國通過多種金融、稅收、財政手段直接或間接對農業科技發展進行支持,實現了農業科技發展與農業金融的深入結合,充分發揮了金融對于農業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實現了科技金融對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作者:曹若霈工作單位:安陽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衛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