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課程建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時間:2022-10-17 03:49:31

導語:科技創新課程建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創新課程建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中學階段是培養學生獨立創新能力的關鍵時期[1]。此時提供適當的環境,讓學生在多種嘗試中去發現自己的潛能,發展自己的能力,無疑是大有裨益的。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創新活動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極強的動手能力,使他們具有遠大的理想、堅強的意志、濃厚的興趣、務實的作風、無畏的膽識和和諧的溝通能力。在學校提倡科技創新活動,能夠營造濃厚的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科技氛圍,讓學生更全面地去接觸科技、了解科技,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筆者所在學校十分重視應用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例如,學校舉辦了科技節板報評展、科技節考察活動、水火箭比賽、小小科學家創新實驗比賽、創客四驅車模比賽、創客航空模型比賽、創客航海模型比賽、創客機器人展示、3D打印科技展示等。開展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關鍵不在于結果,而在過程。在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習慣,形成一種意識,培養一種精神,能使一個人受益終生。

一、應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科技創新興趣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是構建在興趣之上的。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推動力[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盡可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自主應用科學知識探究問題。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對感興趣的事物比較執著且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例如,有的學生會因為好奇將玩具拆了重新裝起來,有的學生會為了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詢問他人、查找資料。由此能夠看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探索自然現象變化的原理。在帶領學生感悟內容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思考一下,這一變化可以用實驗來實現嗎?需要運用哪些實驗材料呢?”教師的這一番提問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經過小組探討后,學生決定用酒精燈與水、鐵盤與玻璃片、冰箱進行演示。教師再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進行實踐操作。學生在自主實驗過程中嘖嘖稱奇。有的學生恍然大悟道:“原來雨雪冰雹這些自然現象都是水在不同溫度下形成的!”教師這樣的教學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形成科技創新意識。

二、合理控制教學難度,激發學生科學求知欲望

科技創新應當緊密貼合學生的科學知識,才能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地探索,使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逐步內化[3]。在此過程中,教師切忌統一要求,而應當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大膽探索。例如,教學《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這節內容時,因為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都會接觸自行車,對自行車有較扎實的生活基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探索。但如果教師應用課本內容進行機械式灌輸,就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啟發學生大膽交流,可以先引導學生交流騎自行車的感受,然后給學生提出高難度的要求:“同學們,自行車上運用了哪些簡單機械呢?簡單機械在自行車上又有什么作用呢?”通過小組合作探討,學生能夠發現眾多新奇之處,探索知識點明顯超出了教材的范圍。此時,學生興趣高漲,學習效果也較好。教師可以將這節內容擴展到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在課后積極探索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實踐觀察、動手操作。此類教學方法能夠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在科技創新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改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科學、合理地控制教學難度,也應當加強管理,科學實施,注重過程評價,實現科技創新教育系統化,在管理上保證科技創新教育的有效實施。

三、重視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創造力

教育應當重視學生的多元個性,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點。扼殺學生的個性便是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學生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人才,教師應當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出多元要求,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潛力,引導學生分析并發現問題,從而有效解決問題。對于反應速度較快、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教師應當多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對于能力較弱、反應較慢的學生,教師則應當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例如,教學《固體酒精》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求其能跟隨教師進行操作便可;對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教師應當引導其深入思考探索固體酒精的成分以及固體酒精的制作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學生在動手實踐過程中能夠進一步發揮創造意識,提高學習潛能。教師應當確立并細化科技教育課程的開展模式與程序,確立一個系統的、有效的、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創新教育的開展模式,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教育的層次與水平,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科技人才苗子。同時,學校要積累經驗,發揮示范校的輻射作用,為周邊學校提供科技教育的模板與示范。

四、結束語

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布滿了琳瑯滿目的新事物。正是有了源源不斷的發明和創造,才有了我們當今的新產品。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提出了自主創新的戰略。自主創新的提出,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胡琴花.創新活動課程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法[J].亞太教育,2017(11):179.

[2]朱亮.淺談科技創新活動,如何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8(1):69.

[3]王丹,金國平.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理科考試研究:初中版,2016,23(4):35.

作者:崔立云 單位:廣州市華師附中番禺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