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氣象服務需求與對策探究
時間:2022-10-08 04:30:09
導語:農村氣象服務需求與對策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生產離不開有效的氣象服務,只有準確地掌握氣象信息,深入了解氣象變化,才能避免天氣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危害。基于此,闡述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深入分析了農村氣象服務的現狀與需求,總結了農村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改善農村氣象服務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氣象服務;防災防害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關鍵問題,農業生產是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自然災害的預防與處理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經濟收入。氣象服務部門為了更好地為農業生產服務,建立了農村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有效地提升了農村氣象防災害的能力。在上級主管部門與當地政府機關的大力支持下,氣候報警雷達站、氣象衛星接受站、城鄉氣象監測站等氣象設施組成的綜合天氣監測系統已經建成,并實現了氣象監測精準度的提升,這對于有效提高自然災害的預測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農村農業生產受天氣影響極大,氣象災害給農民群眾的生命財產以及農業生產造成極大的威脅。我國大部分農業生產仍難以脫離“靠天吃飯”的困境,因此提高農村氣象服務水平對保證農民經濟收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氣象災害對于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
我國是農業大國,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了較大的影響。據我國氣象局統計,我國氣象災害給農作物造成的影響范圍極大,嚴重的自然災害可影響人口達4億人,直接和間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多億元。由此可見,氣象災害給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和農業生產帶來了較大的危害,影響農民經濟收入和農村經濟發展。
2目前農村氣象服務的現狀與需求
2.1現狀
我國農業氣象監測體系已經初步建成,并配備了大量的現代化氣象監測設備,氣象服務的重點內容以及途徑如下。
1)農業防災害天氣以及災害性氣象預告的決策依據。根據氣象災害預報的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抗災行動。
2)農業氣象監測以及氣象產生的預報。將衛星遙感與農作物氣象需求參數相結合,為農民提供針對性的氣象監測和預警,并提出農業生產相關建議。
3)對氣候資源分析以及區域劃分。根據區域對農業天氣的需求來進行規劃和系統性分析,便于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
4)增雨防雹工作。借助于飛機和大炮等形式進行人工降雨與防雹,增雨防雹對提高農作物產量至關重要。
5)防火氣象服務。使用衛星對叢林、草原火情進行實時監測。
6)生態建設服務。生態環境保護離不開氣象監測的支持,根據氣象監測的結果來準確判斷生態環境的變化,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
2.2農村獲得天氣信息控制的近況
從當前的社會發展狀況來看,農村對氣象信息獲得途徑主要有以下五個,
1)通過電視播報天氣預告的方法獲取氣象信息,這種渠道屬于最有效途徑。
2)通過短信獲得有關天氣狀況的信息。
3)通過撥打相關氣象部門的電話來獲得相關的氣象信息。當廣大農民群眾遇到惡劣天氣時,都會使用這種方式了解氣象信息。
4)以報刊、傳播的方法來了解氣象信息??墒瞧匠^r民的農忙時間較多,使用這種方式了解氣象信息的人數很少。
5)以計算機互聯網的方式了解天氣信息。隨著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通過網絡的方式獲得氣象信息成為了當前一種較為普遍的方式。
6)通過信息傳播的人員傳遞信息的方式掌握氣象信息。當前,隨著農業天氣控制預防機制與自然防災害體系建設的逐漸健全,各個州里氣象信息傳播人員對農人天氣災害防御功能方面的增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2.3農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
2.3.1常規天氣預告性的精準度較高
農村的農業生產與氣候條件有著密切聯系,農業生產必須要了解氣候信息,并進行科學的安排。農作物的種植需要全面了解天氣的一般規律,對自然災害采取有效的應急方案,保證農作物的產量;農作物的運輸、儲存、加工等,也需要掌握天氣信息。
2.3.2需要快捷的傳輸氣象信息
在農村防災中,準確的報告氣象信息對于農民而言意義非常重大。現代農村有線電視、互聯網、移動通訊等多媒體、通信功能的服務范圍逐漸擴大,這樣有利于實時的獲得多樣的氣候信息,才能方便農民們提前搞好防災害的各項準備。
2.3.3氣象信息的實效較長
在農業生產中,往往需要獲得一個月或者更長時間的氣象信息。并對氣象的變化情況做出一定的預測。
2.3.4需要涉及綜合信息服務
多半農戶都希望得到包括農業、天氣、種植等相關內容科學有效地概括和整合后的信息,這為農民的使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3.5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
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有效利用相關的氣象信息,以便于對農業產業的結構進行調整,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特別是當引入新型的農機體系、良種等工程防災害及防旱的過程中,更加離不開對于氣象信息的獲取和分析,以實現科學調控。
3農業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3.1氣象服務產品無法滿足農村的需求
伴隨著我國農業經濟的飛速增長,農業對氣象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然而現今氣候服務產物的多樣性明顯不足,服務方面在速率、深度、廣度等仍然無法知足農村的要求。
3.2氣象服務信息的有效傳播無法得到保障
當前時期,農民對于氣象信息的獲得渠道多數都是通過電視,而撥打氣象服務電話、通過互聯網獲取氣象信息等方法大多還比較適用于年輕人。但是,現在農村的人口狀況是以老年人為主,因此,在對氣象信息的獲得渠道方面仍然存在著局限性,農村百姓不能利用現代方法,及時有效地獲取氣象信息。
3.3農民缺乏專業的氣候科學知識,防災害意識較弱
目前,我國部分農村各方面的條件相對比較滯后,文化知識水平較低,關于這方面專業人員也無法對百姓開展關于氣象知識方面的培訓工作。氣候服務領導們重視程度不夠,以及現存管理體系差,人力財力不足的原因,難以實現對各個農村的百姓進行天氣科普知識的宣傳,在這樣的情況下,使懂得天氣科學知識的人員很少,這也會嚴重的影響氣候信息在農村當中發揮很好的作用。
4提高農村氣象服務水平的建議
4.1加強氣象工作職員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要提高農村氣象服務的水平,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至關重要。因此,應開發更加適合農村生產狀況的服務產品,為農村的氣象預測提供有效的支撐,促進其在農業生產之中發揮更為關鍵性的作用,以減少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帶來的損失。
4.2建立農村氣象科普宣傳教育體系
農村氣象科普宣傳教育體系的建立需要相關的氣象部門進行實際地調查研究,并且,根據實際的農村情況和農村需要,編制通俗易懂、對農業生產具有實際效果的宣傳指導教材。
4.3完善農村氣象信息的傳播渠道
各地區電視廣播部門需要將重要的氣候災害信息綠色通道。在農民進行種植、養殖的關鍵時期及時的插播氣象預報、突發性的暴雨、雷電、大風等災害氣象進行預告。與此同時,氣象部門應著手建設較為完備的天氣信息程序,并且,在農村設立負責氣象信息傳遞的專業人員,這樣能夠使得農民及時準確地接收到較為重要的氣象信息,從而實現對農業生產的指導,以減少由于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5結語
農村的氣象服務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這也是未來農村氣象服務的重要任務。通過對氣象服務工程的建設,將會對有效地預防農業災害,提高農業的產量,提高農民的收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內容,為全面建成創造出非常有利的條件,而且有利于我國的繁榮發展以及社會進步。
參考文獻:
[1]楊再位,盧雪勤,柳林秀.淺談農村氣象服務的需求與對策[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3,34(1):67-69.
[2]吳延年,王建勝,嚴春銀.需求與對策:氣象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調查[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3):35-37.
[3]趙莉.農村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家之友,2010(6):74,95.
[4]鄧曉明.農村公共氣象服務缺失及對策——氣象為新農村建設服務調研情況淺析[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6.
作者:次仁卓瑪 單位:西藏芒康縣氣象局
- 上一篇:黨風廉政約談制度
- 下一篇: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