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三農”服務有關思考
時間:2022-11-28 11:03:08
導語:氣象“三農”服務有關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對三農服務工作的大力展開,很多相關部門積極響應三農工作,對于氣象部門來說,應該不斷提高農業氣象工作的質量來確保為三農工作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為我國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本文主要分析了氣象對三農服務的要點和相關思考。
【關鍵詞】農業氣象;氣象服務;三農工作;思考
我國是一個農作物量產的大國,農產品的穩定生產和輸出對國家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現階段我國農業科學技術的提升,已經讓我國農業擺脫了看天吃飯的尷尬局面,但是氣候對于農業的生產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要重視起來。
1氣象在服務三農中的特殊作用
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改革創新,農業的生產力調整、農村能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及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業信息化服務都需要氣象部門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氣象部門要把為三農服務作為服務理念,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三農工作的建設。氣象部門首先要落實公共氣象服務理論,尤其要為農業的生產做好氣象的預報預警工作,這樣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在最佳時機播種或收獲糧食作物,從而得到更多的糧食產量和經濟效益。氣象部門也要落實安全氣象理念,有關氣象部門能夠通過衛星、雷達圖像技術來發現自然災害。所以氣象部門做好防災減災的氣象服務,能有效減少農業因自然災害受到的損失。新疆地區是沙塵暴、冰雹、干旱、大風、冷害等自然災害多發地帶,氣象部門如果能及時的對災害發出預警,那么相關農業人員就能及時的采取措施來規避災害,從而減少災害對農產品產量的影響。
2氣象為三農服務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氣象事業是一個公益性以及技術性為一體的國家扶持性事業,很多氣象部門也按照國家的發展要求,將為三農服務作為首要工作目標。近幾年隨著農業以及氣象部門的密切協作,農業的生產以及農民的收入有了普遍的增長。但是我國現階段,很多地區的抗災能力還比較薄弱,我國現在很多地區的農民對自然災害抵抗的能力較差,而且農村的房屋較城市而言相對不穩固。所以當自然災害發生時,會造成很多農村人員傷亡事故。而且農村的農業、養殖業以及林業都是受天氣影響最嚴重的幾個行業。就目前而言,雖然我國相關部門能夠及時的對災害發出預警,但是我國每年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農業損失,已經超過了我國農業生產總值的20%,所以對于農業生產的自然災害預警和防護是十分重要的。雖然氣象部門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多的技術支撐,但是對于我國農業發展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F在很多氣象部門對生態環境的檢測不夠全面,監測的站點也相對較少,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監測上的疏漏。而且對于農業產品來說,有些農作物對于氣候的要求特別苛刻,可能一次天氣的變化就會影響作物的生長、產量及品質。而現階段氣象部門還不能對有些農業災害提供及時的氣象服務,從而導致了農產品的損失。而且現在氣象部門監測能力不夠完善,不能很準確的對天氣以及自然災害進行預測,不能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
3氣象為三農服務的思考
3.1與時俱進,做好農業氣象工作。氣象部門要時刻保持自身的先進性,不斷引進先進的天氣監測技術,不斷發展自身的監測質量,要保證自身的監測水平要與農業需求實時接軌,而且氣象部門在進行有效工作的同時,也要時刻將服務三農放在工作的首位,加強地區內的氣象部門的合作與交流,從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監測能力,做到與時俱進。氣象部門也可以構建自身的氣象情報業務系統,并且加強管理與完善,能讓天氣變化情況及時的出現在系統上。我國的農業在不斷地轉型升級,從原本的單一形農業轉變成為了多元化農業生產方式,所以傳統的氣象監測已經很難滿足現階段的農業生產需要。因此氣象部門要不斷拓寬自身的工作面,為不同的農業種植提供更為科學和實際的研究基礎。此外農業氣象部門也要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以及受災機理進行研究,更好地對農業部門進行預報服務,讓農業生產更加高效。3.2提高鄉鎮天氣預報準確率。在我國很多鄉鎮地區天氣的監測設備過于老舊,無法及時的對天氣變化以及自然災害進行實時監測,所以氣象部門要加強農業氣象理論,擴大農業氣象技術的應用范圍。同時氣象部門也要對鄉鎮的居民進行氣象知識教育,讓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天氣的變化以及對自然災害的規避方法。氣象部門也要不斷完善和強化鄉鎮的氣象監測設備和系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以及衛星、雷達監測技術來對自然災害進行風險評估,及時告訴農業人員如何避險。同時在鄉鎮使用更加先進的監測設備,有效地提高監測精確度,有效的提高農業的氣象風險的管理力度。氣象部門也要定期的組織員工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加強員工的工作素質,從而更好地進行氣象監測系統監測和維護工作。3.3構建農業產業化氣象保障服務系統。我國的農業開始朝著產業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氣象部門要配合我國農業的發展,積極構建良好的農業氣象保障服務系統,要按照國家三農政策要求進行專業化服務。并且也要加強氣象業務的管理水平,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從而更好地適應農業生產的發展形勢。氣象部門要對當地的農業情況作出調查和研究,不斷深化和改革工作重心,有效地對當地生態環境進行監控和預警。氣象部門要不斷完善農業氣象服務系統,并且結合三農服務內容,根據農業實際情況建立預報模型庫,對農業進行全方位的監測及服務。農業人員也要定期被組織起來對系統知識進行學習,增強工業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從而保證氣象部門對農業服務的有效性。
4結束語
氣象部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質量來迎合我國三農服務政策,為我國的農業生產提供更加準確科學的支撐,不斷完善我國農業事業的發展,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生產效率。讓農業生產不斷轉型升級,更好的適應國家的發展和市場的要求,促進我國農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斌.農業氣象為“三農”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吉林農業,2019(12):102.
[2]郭銳,于楠,張全,張峻鋮,劉婧婧.氣象部門為“三農”服務體系建設思考[J].南方農機,2018,49(21):92.
[3]李船,周珍丹,梁智馨.新興推進氣象為農服務“兩個體系”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11):268-270.
[4]王穎.宿州市氣象為農服務的實踐與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6(11):195.
作者:劉盛梅 蔡仁 沙比提•哈里木 歡樂希•沙比提 單位:烏魯木齊市氣象局天氣雷達站
- 上一篇:公共氣象服務平臺研究
- 下一篇:自動氣象站雷擊原因及防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