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氣象災害針對性服務方法研究
時間:2022-02-20 11:32:19
導語:農業氣象災害針對性服務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天津市寶坻區大部分鎮街以農業生產為主,各類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嚴重不利影響,亟需氣象部門探究建立更加有針對性的農業氣象方法,開展更加科學的、更具指導性的農業氣象服務,使決策部門及農戶能夠提前采取防御措施,有效減少各類災害性天氣過程給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提高氣象為農服務的效益。
關鍵詞:農業氣象災害;針對性服務;方
1概述
天津市寶坻區境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適宜耕作,為中國北方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經濟作物中的“三辣”(五葉齊大蔥、紅皮大蒜、天鷹椒)出口到日本、香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該地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平均海拔高度在2.5~3m,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春旱較為突出,夏季高溫多雨,秋季降溫迅速,冬季少雨多風,冷暖干濕差異明顯,年平均氣溫11.8℃,年降水量556.6mm。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氣象預報服務的針對性和專業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各類氣象災害對寶坻區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加之近年來氣候變化異常,給寶坻區主要農作物的生長和生產帶來了許多不利影響。
2.1加強農業氣象監測能力。寶坻區全范圍內已建設了23套區域自動氣象站,鎮街覆蓋率達100%,3個七要素(氣溫、濕度、降水、氣壓、風向、風速、能見度),6個六要素(氣溫、濕度、降水、氣壓、風向、風速),4個五要素自動站(氣溫、濕度、降水、風向、風速),10個四要素(氣溫、降水、風向、風速)。并且建設有一套國家基本氣象站,農業小氣候觀測站3個,土壤水分觀測站2個,初步具備較為系統的農業氣象監測能力,但仍需進一步升級區域自動站,并進行合理布局,完善觀測站網,并在寶坻區糧食主產區建設大田作物氣象觀測站,實現作物全生長期氣象要素條件觀測。2.2分析災害性天氣影響。通過查詢寶坻區氣象局近十幾年的氣象資料數據,整理寶坻區現有的農業氣象災害性天氣(高溫、低溫、暴雨、大風、冰雹等)過程記錄,結合實地調研的方法,綜合整理分析,得出各類氣象災害對該區主要大田作物(小麥、玉米、水稻)及精細作物(三辣)的影響程度,提取主要影響的氣象因素,將災害數據及分析結果建立數據庫,以便長期分析,并建立其氣象災害指標集,明確各類災害性天氣影響閾值,開展針對性的農業氣象服務。2.3開展災害性天氣精細化農業氣象服務。災害性天氣服務效果主要前提在于預報的準確性與及時性,目前我國短時臨近預報預警的準確性較高,服務效果顯著,故需提升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預警的精細化、針對性工作。第一,通過對寶坻區特色農業產品“三辣”(大蔥、大蒜、朝天椒)及水稻、玉米、小麥等重點農作物關鍵發育期進行模型模擬,針對各類災害性天氣對不同作物的影響閾值,結合寶坻區監測站網數據及格點化預報結論,實現特色作物生長發育實時監測和災害性天氣實時預報預警,為種植戶和農田管理者的精準化決策提供了有效的科學依據,進一步提升了農業氣象災害的防御能力。第二,將寶坻區作物分布、地理信息、農業產業進行區劃,結合現有覆蓋全區的村級氣象預警大喇叭(667個)、預警短信(2000余人)、顯示屏(50余塊)、微信公眾號等用戶群組,針對不同作物生產區、農業用戶類型及農業氣象災害影響情況,開展寶坻區分區劃、分災種、分用戶的自動化、精細化、點對點預報預警的服務。2.4建立農業氣象服務周年方案。針對寶坻區經濟發展和農業轉型的實際需求,為了使黨政領導和有關部門能夠及時掌握天氣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科學地安排農業生產、生態建設等活動,并且為寶坻區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提供及時、有效的氣象服務,根據現代農業生產對農業氣象服務的需求及寶坻區農業氣象災害特點,逐年制定了寶坻區農業氣象周年服務方案。第一,及時做好干旱、低溫冷害、凍害、連陰雨、洪澇、暴雨、冰雹、大雪、大風、干熱風等重大氣象災害的預報及服務工作。第二,及時做好春、秋、冬季干旱、大風、沙塵、霧霾天氣的氣象服務,搞好第一場透雨農業氣象服務及汛期旱澇預測和服務,以及春、秋季霜凍天氣預測預報服務。第三,做好關鍵農時季節的氣象服務工作,如春耕春播、夏收夏種、秋收秋種專題氣象服務,著重分析農時季節內的氣象災害影響。第四,做好農業氣象災情的收集上報與災害評估。2.5開展災害性天氣農業氣象保險服務。近年來,由于災害性天氣頻發,造成的經濟損失越來越嚴重,大部分農戶或合作社均已對自家種植的作物進行了投保,一旦發生災害性天氣造成了作物損失,農業生產者會立刻啟動申報保險賠償流程,這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氣象災害實況證明的開具,因為災害性天氣實況數據達不到申報保險的標準,這將直接影響保險賠償的成功與否。氣象部門應盡量精細化災害性天氣實況數據的查詢提取,如大風天氣、暴雨天氣的及時提取,并將數據進行長期保存,最大程度地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有效的氣象數據保障。
3總結
通過對天津市寶坻區農業氣象災害針對性服務方法進行研究,建立完善的災害性天氣監測站網,分析建立農業氣象災害的主要影響因素和指標,開展災害性天氣精細化農業氣象服務,建立農業氣象服務周年方案及開展災后農業氣象保險服務,做到災害性天氣全過程的精細化、針對性、科學性的氣象服務工作,使決策部門及農戶能夠提前采取科學的防御措施,有效減少各類災害性天氣過程給寶坻區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提升寶坻區災害性天氣農業氣象服務水平,保障寶坻區農業產業的發展,提高氣象為農業服務的經濟效益。
作者:張輝 王寶山 單位:天津市寶坻區氣象局
- 上一篇:物聯網在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的運用
- 下一篇:玉米種植氣候條件探析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