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影作業在氣象為農服務的應用
時間:2022-06-18 11:16:32
導語:人影作業在氣象為農服務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人工影響天氣的作用和必要性,論述了人影作業在氣象為農服務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并對人影作業進一步發展進行思考,以期為氣象為農服務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影作業;為農服務;氣象;應用
農業是弱質產業,受氣象條件影響較大。氣象災害是農業生產中不可抗拒的現象,目前還沒有完全防止氣象災害發生的措施,但通過人工對天氣干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氣象災害損失[1-2]。阿克陶位于新疆帕米爾高原東部、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境內多山,立體氣候明顯,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區,干旱少雨雪,春季升溫快,多風和浮塵。阿克陶農業氣象災害主要有干旱、沙塵、大風、低溫霜凍等。通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能對天氣進行干預改造,可以減輕或避免農業生產中由于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證農業生產的有序進行,保證農民經濟效益。
1人工影響天氣的作用和必要性
人影作業是黨和政府提出氣象為農服務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建設中的重點項目,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國家將氣象為農服務重大項目建設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規劃中,對于人影作業方針政策十分明確。隨著全球氣候變化,阿克陶氣象災害發生頻繁,自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加之防御氣象災害能力薄弱,對于干旱、冰雹等氣象災害的防范手段有限,迫切需要通過人工增雨(消雹)作業來避免或減輕氣象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經濟損失,同時改善大氣環境,增強生態恢復能力。科技的迅速發展給氣象為農服務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近年來,各種先進科學技術應用于氣象事業中,可通過其判斷自然降水時空分布及云系結構演變,利于專業數值模擬系統分析人影作業條件,明顯提高人影作業效率及水平。
2阿克陶縣人影作業應用于農業生產現狀
2.1領導高度重視阿克陶縣氣象部門領導高度重視人影的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認真貫徹國家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依法對人影作業進行管理,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來執行。積極開展安全檢查工作,牢固樹立人影作業安全意識,從思想上、行動上高度重視,并杜絕安全責任事故發生。2.2人影隊伍不斷擴大阿克陶縣氣象部門定期對所有人影作業人員進行培訓,并通過結業考試持證上崗。以氣象部門相關領導為指揮,依托天氣雷達資料和其他相關氣象信息,為人影作業提供天氣預報、臨近作業及下達作業等指導意見,并進行作業情況通報,實現資源有效配置,提高經濟效益,為農牧業生產有序發展提供保障。2.3人影作業社會影響力不斷提高每次進行人影作業,氣象部門會向上一級部門及縣政府和各相關部門通報作業具體情況和效果,力爭做到主動作業和廣泛宣傳,使人影作業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并引發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3人影作業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3.1人工消雹減輕冰雹災害帶給農業生產的損失冰雹具有突發性,往往會在局部地區形成,來勢兇猛,持續時間短,冰雹降落時會對農作物產生機械性破壞,使大量農田顆粒無收,如遇強雹災,往往災后幾年都很難恢復到災前農業生產水平。阿克陶縣冰雹較少,基本不會影響當地農業生產,但也要做好突發性防范。3.2人工增雨保證農業穩產增收阿克陶縣地處干旱區,年均降水量約60mm,干旱災害時有發生。干旱天氣導致土壤中有效水分貯量減少,同時蒸騰作用加強、蒸發量大,作物缺少水分便會枯萎甚至枯死,造成當年農作物產量降低;干旱還會使地表水徑流量變小、灌溉用水及飲用水缺乏。阿克陶縣春旱、伏旱影響農業生產的正常進行,再加上春季常有大風天氣,大風揚起土壤表層,很容易引發浮塵天氣,對農林作物當年產量和質量會造成極大影響。通過人工增雨作業,利用高炮或火箭等運載工具向云中播撒碘化銀等催化劑,可有效開發利用空中水資源緩解旱情,解決農作物缺水問題,保證農作物當年的產量和質量。人工增雨投入不大且見效快,使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得到充分提高[3]。
4人影作業發展思考
4.1進一步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投入機制。阿克陶縣人影工作要始終堅持“安全、科學、高效”工作原則,加大部門聯動協作,健全安全作業制度。加強彈藥嚴格安全管理,并對炮點設施定期維護與檢修,保證人影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要加強人影作業人員知識技能培訓,定期組織學習,保證人影工作安全正常進行。4.2加大氣象部門對人影作業的科研投入。氣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人影作業的科學研究,利用新技術不斷實現領域的突破,在保證人影作業可行性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化學藥品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加大對人工影響天氣的科研投入,及時對人影設備更新換代,保證其有效使用率和作業質量,爭取以最小投入來獲取更大回報[4]。4.3加強氣象防災減災的科普宣傳工作。氣象防災減災工作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發展,僅靠氣象部門力量難以完全實現。因此,要不斷加強氣象部門科普宣傳力度,擴大人工影響天氣科普宣傳,讓群眾認識到通過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可以有效避免和減輕災害受損程度,號召人民群眾積極主動防御氣象災害。
以上至對流層頂濕度較小,溫度曲線和露點曲線呈上部分離,下部緊靠的“漏斗狀”,大氣層結上干下濕,500hPa以下垂直風切變較大,主要表現為風向(東風和西南風)切變,狀態曲線走向基本沿濕絕熱線,而溫濕層結曲線非常接近,為典型的暴雨探空形勢。(4)分析中尺度環境條件場可知,溫度露點差、比濕場、水汽通量散度等變化都說明水汽在甘南西南部有匯聚,溫度脊說明甘南南部有上升氣流,這些都為強降水提供了不穩定條件。此外,500hPa低渦的維持與地面高壓的發展相配合,對降水區域上空的大氣起到了明顯的抬升作用。(5)此次暴雨過程與水汽通量散度場變化和相對濕度有著密切的聯系。水汽通量散度很好地體現了暴雨落區,在甘南北部水汽的集中程度最高;相對濕度則反映出暴雨發生期間中低層相對濕度明顯增大,濕層明顯增厚。
參考文獻
[1]劉新偉.甘肅暴雨天氣氣候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3.
[2]邵建.寧夏暴雨特征及客觀預報方法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3.
[3]盧瑞荊,史蘭峰.1961—2008年貴州暴雨時空分布特征[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0,4(3):17-21.
[4]楊曉霞,萬豐,劉還珠,等.山東省春秋季暴雨天氣的環流特征和形成機制初探[J].應用氣象學報,2006,17(2):183-191.
[5]劉洪蘭,張強,劉德菊,等.河西走廊中部一次暴雨過程的天氣學診斷[J].干旱氣象,2014,32(2):262-268.
[6]王仲波,梁朝云,安華銀,等.預報員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7]陶詩言.中國之暴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8]張雅斌,武麥風,侯建忠.陜西四次臺風遠距離暴雨過程的水汽條件對比[J].干旱氣象,2014,32(5):788-797.
[9]師銳,何光碧,龍柯吉.一次四川盆地低渦型特大暴雨過程分析[J].干旱氣象,2016,33(5):845-855.
[10]劉國忠,韋春霞,班榮貴,等.廣西區域極端大暴雨成因個例分析[J].氣象科技,2013,41(5):895-905.
作者:張璇 單位:阿克陶縣氣象局
- 上一篇:三級食品安全監管網絡初探
- 下一篇:農村氣象服務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