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在金融風險控制的應用
時間:2022-08-14 02:48:09
導語:大數據分析在金融風險控制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開始在我國的各企業過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再結合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條件來看,金融業需要向著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這就需要做好金融行業數據的整合,通過共享和開放等方式來為金融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動力,在這一發展條件下大數據“金融云”建設的形式為金融數據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促進了金融數據和其他領域數據之間的融合。
大數據經過多年的發展,所涉及到的企業形式過于廣泛,除了金融業之外,還包括政治、教育、醫學、商業等多個領域,其在不同領域所發揮出來的應用成效,說明了大數據應用所具有的綜合價值,其中以信息技術、金融保險和批發貿易等行業所具有的數據潛力最高。再加之金融業與新技術的深度融合,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新鮮的活力,有效激發大數據對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的有利影響,推動我國金融業的轉型和升級,通過對公司數據量計算和分析得出結論,金融行業是大數據應用的重點行業,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夠對可能產生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進行提前預警,讓相關企業人員能夠及時地制定出合理的防范策略,通過對多項數據的分析來保證互聯網金融的正常運行。
1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數據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ヂ摼W金融作為信息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互聯網金融活動開展會產生企業客戶及相關服務信息,與傳統的金融活動相比,互聯網的信息收集更加簡便,甚至還能夠直接將用戶的交易記錄進行儲存,方便以后的互聯網平臺建設,有助于銷售人員和購買人員之間的溝通。互聯網金融的數據分析主要為用戶數據、交易數據、文本數據。(1)用戶數據。金融業的發展需要以廣大商品消費用戶作為基礎,為人民在網絡交易的過程中提供金融安全保障,切實維護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同時,為了全面提高金融活動的有效開展,就需要做好用戶數據的管理,用戶的基本信息會被直接收入到企業的信息管理系統中。作為互聯網金融事業發展的主要服務對象,購買用戶的規模將直接反映出企業的未來發展前景。(2)交易數據?;ヂ摼W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向電子信息化發展的一種表現形式,互聯網金融的活動類型離不開用戶交易,互聯網金融企業為用戶提供了互聯網交易平臺,為了更好地保障交易過程的安全性,提高企業的整體服務質量,就是要做好交易數據的信息管理,通過記錄用戶和交易平臺之間的交易過程,來仔細分析用戶的交易偏好,降低交易風險。(3)文本數據?;ヂ摼W金融同樣作為信息傳遞的主要渠道,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會產生產品評價和用戶溝通數據,這些信息能夠充分地體現出民眾的輿論導向。為了能夠充分地發揮出金融輿情所具有的作用和激勵,減少金融危機事件的發生,就需要做好文本數據的分析和儲存。
2大數據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建立
(1)以數據為中心的體系化設計。為了做好互聯網金融數據的分析,需要遵循系統化發展原則,風險預警系統主要是對當前互聯網金融交易過程進行風險檢測和預警,這一體系的構建需要貫穿金融活動的整個流程,維護用戶的自身利益,同時還需要及時地反映出政府和監管機構所制定出來的決策和文獻,判斷各種交易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規范,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需要做好數據分析,嚴格遵循時效性的應用原則,結合互聯網金融數據所具有的內容不穩定性,進行系統化的數據中心體系設計,注重實時分析的重要性。盡可能地防范和減少金融風險的產生,判斷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提前做好預警和措施的制定,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處理在時間上和內容上要具有連續性。同時在進行互聯網金融信息處理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可操作性原則,在互聯網交易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做好數據的收集和處理,對可能產生的企業風險進行識別和判斷,完善系統體系,結合公司的運行情況制定出簡單可行的風險處理方案。同時在進行風險問題控制的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可量化指標,以此來作為風險處理內容的約束,減少傳統的風險處理過程中所產生的人為因素對系統內容進行誤導。以此作為基礎,提高數據評價體系的科學性,在進行互聯網進入數據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金融風險的預警,以此來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行,還能夠借助數據來對系統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2)以數據為中心的層次化設計。金融產業的發展需要以數據管理作為核心,助力金融發展體系的構建。因此,企業需要在進行互聯網金融預警系統的建立過程中,不斷健全企業服務機制,成立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數據發展中心,做好數據內容的收集和整理,通過加工和儲存等方式來為數據操縱提供便利,同時還需要企業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為風險預警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撐。想要在大量的數據網絡中實現對金融風險的預警,需要對當前的金融形勢有一個明確的定義,了解用戶的根本性需求,對于廣大用戶數據進行重新整理和分析,對企業層次化發展制定出明確的任務,實現數據的整合,全面數據分析系統的建立是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主要依據,為了保證其穩定實施,需要建立現行數據指標。為了更好地實現數據發展要求,就需要做好風險識別,對于風險的等級進行點評。同時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來優化企業的經營運行環境,做好企業風險的評估,保證企業評價的可靠性,降低風險對企業發展的危害。
3大數據下金融風險防范
(1)信用風險。面對競爭越發激烈的金融市場,金融機構想要獲取資金,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因此,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選擇具有高收益的信用債和股票等資產形式,高收益與高風險是并存的,很多金融機構的產品底層資產都是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政府所具有的隱性擔保是保證機構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雖然在政府的干預下,我國的信用風險看似得到了降低,但是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出現企業債務問題,并且打破了傳統的剛性發展趨勢,結合國際金融發展形勢來看,金融業長久發展的主要核心并不在于創新,而是在于發展的穩定性。面對大數據所帶來的金融沖擊,需要有效利用風險管理工具來保證對企業風險的有效監管,通過大數據的應用來解決金融領域所具有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全面提高企業的風險運營能力,大數據技術得長遠發展將改變傳統的信息獲取形式,為信息獲取提供更多的渠道,為信息化風險管理提供技術支撐,能夠通過大數據的應用,從客戶的交易行為中獲取交易數據,鑒別風險管理過程中的信息。隨著我國金融企業于社交媒體和電子商務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客戶線上線下的購買行為結構化信息越來越豐富,因此需要打破傳統的數據邊界,做好客戶的立體化跟蹤,健全風險管理體系。(2)流動性風險。隨著我國金融市場和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流動性風險管理越來越重要,其中所具有的顯著特點就是“低頻高損”,流動性風險的發生頻率較低,但是一旦發生就會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例如:2013年發生的“錢荒”事件,對于我國的證券公司帶來了較大的經營沖擊,2014年的巴塞爾委員會所的流動性風險,對當前的流動風險管理提出了更為精細化的管理需求,將傳統的單一式管理方式變為全流程管理。為了更好的預防流動性風險,2016年證券協會正式了配套規則,重新規劃了治理結構,制定出了相應的政策和策略,對金融業發展過程中的信息計量提出了新的標準和具體化要求,建立了完整性的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監管機構制定出了全新的行業標準,要求金融機構更好地實現對存量業務的靜態化分析和動態化分析,保證金融業內部管理體系的多維度和精細化發展,這些管理優化都離不開大數據技術來作為支撐。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提高當前金融機構資產所具有的流動性,全面提高了風險管理的自動化發展水平,加大對流動性風險的管理力度。(3)操作性風險。為了保證金融業風險控制的有序化發展,就需要對系統的實施和操作內容進行規范化處理,制定出科學有效的管理程序,堅持以數據為中心,制定出明確的系統管理計劃。同時還需要幫助相關人員明確自身所具有的權責和業務范圍,制定出明確的風險管理分析系統,在發現企業金融風險時能夠及時的進行解決和響應。例如:著名的法興銀行作弊案,讓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事件越來越多,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商業銀行,都曾經出現過不同程度的操作風險,并且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銀行在發展和運營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面對人員、流程和系統以及外部環境所帶來的風險,利用大數據技術平臺,能夠實現對風險管理系統的一體化管理,做好信息和工作的控制,節約企業的發展成本。
4結語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既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還需要廣大用戶和相關人員的共同監督,因此,政府監管部門需要不斷互聯網金融企業完善法律法規,營造出公平的社會競爭環境,切實保護互聯網金融企業和用戶的經濟效益。明確互聯網金融工作的業務范圍,建立起有效的市場準入機制,在原有的金融發展模式上進行創新,為了保障互聯網金融市場的有序發展,還需要加大政府的監管力度,對于一些投機的金融行為進行處罰,做好市場的輿論監管和輿論導向。相關企業還需要在網絡上相關數據,充分發揮出外部監管所具有的作用和有效性,減少金融風險的發生,國內外商業銀行在日常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所歷經的各種操作風險,都能夠為我國的金融業發展敲響企業風險的警鐘。
參考文獻
[1]劉錚.大數據技術在商業銀行的應用研究[J].金融科技時代,2018(5).
[2]王建通.基于生豬產業大數據的小額貸款模式研究——以農信互聯為例[D].浙江大學,2017.
[3]李英.試論基于金融大數據背景下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J].現代營銷,2018(9).
[4]王文凱.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如何做好物流金融風險控制[J].商情,2018(41).
作者:鄭默 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
- 上一篇:數字電視信號傳輸風險規避措施
- 下一篇:數據挖掘在網絡病毒防御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大數據學習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