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分析在醫院醫保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11-28 10:35:16

導語:大數據分析在醫院醫保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數據分析在醫院醫保管理的運用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醫?;颊摺<{入標準[3]:①在本院住院的患者;②了解本研究的醫?;颊?;③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4]:①不愿參與研究或臨床數據不完善的患者;②伴有心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③精神障礙患者。98例患者中男58例,女40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45.7±7.4)歲,住院時間5~24d,平均(10.2±3.5)d。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1.2方法。首先,對醫?;颊哌M行分類管理,對患者的身份進行標識,主要包括醫保屬性、使用基金支付范圍和使用藥物目錄等。能夠通過電子處方對患者的類型進行顯示,有利于對患者身份的了解,進而使醫生依據患者的具體醫保類型進行相關處理。針對基金支付范圍以外的自費項目,應將具體情況告知患者和家屬,并進行簽字,目的是對醫患雙方的責任進行明確[5]。自付項目實行知情告知書簽字,明確醫患雙方的責任。醫保辦能夠對網絡數據進行隨時監控,主要包括患者入院信息、用藥和出院帶藥等一系列的環節,各個環節需要按照嚴格的規定和制度進行落實。另外,醫院對患者的醫療費用進行實時監控,醫院與醫保辦進行積極的信息合作,進而對醫保信息平臺的建設起到了有效的完善作用,同時對全院數據進行檢測,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6]。另外,醫保辦將各月的考核標準發送到醫院各個病區,各病區依據患者的住院費用和指標數據進行分析,有利于查找超標原因,進而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通常包括以下問題,例如,人均材料費的不斷增加,去年同期大手術開展的例數低于今年,新項目、新技術的開展引起“三費”增加等[7]。因此,應以有效的考核體系為標準,降低各個科室的費用,進而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見表1。對藥品預警進行有效管理,主要是借助數據平臺對每床日藥品費進行控制,對每月金額在前20位的藥品品名進行排列,并通過內網進行公示[8]。把各個病區上年的每科每床每日用藥品類和數量進行有效的監控,并進行季度考核。對超標科室,進行相應的罰款,加強用藥管理,提高患者用藥意識,見表2。并對抗菌藥物的具體分級進行管理,對各個管理級別抗菌藥物處方權進行一定的規定,通過網絡對抗菌藥的使用權限進行設定,目的是避免實行越級處方行為[9]。同時,分別對用藥合理和不合理的前10名醫師進行公示,并將處方結果作為醫護人員考核的具體標準。對點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用網絡對其進行干預和跟蹤管理,進而進行有效地改進。1.3觀察指標。①比較醫保出院患者費用控制指標,主要包括各個病區、人均藥品費、病區人均材料費、人均手術普通材料費、人均手術藥品費、病區人均檢查費、出院人均“三費”、高值耗材總額、人均高值耗材和出院(或手術)人次等;②比較床日藥品費用,主要包括各個病區當月床日、當月藥品費、當月平均藥費、上年平均藥費和扣減藥品費用等。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予以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予以c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醫保出院患者費用控制指標。腦外科病區人均藥品費用、人均檢查費用、出院人均“三費”最高,分別為2691、923、4112元,外科病區人均材料費、高值耗材總額、人均高值耗材最高,分別為308、108895元;骨科病區人均高值耗材最高,為2226元,見表1。2.2床日藥品費用。骨科病區當月床日費用最高,為2255元,腦外科病區當月藥品費、當月平均藥費、上年平均藥費最高,分別為607722.98、299.55、319.73元,兒科病區扣減藥品費最高,為2671.86元,見表2。

3討論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已經步入全民醫保時代。醫院醫保種類越來越多,主要包括新農合、商業保險、社會保險等。醫保方式不同,決定了患者就醫政策、待遇補償、結算方法和流程結算的不同[10]。就醫人數的不斷增加,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難度。過去,主要采取手工結算和粗放式經營思想,因此,工作效率較低,同時準確度較低,使得該方法逐漸被淘汰。當前,對醫保政策的實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并且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提高,為醫保和信息化的有機融合提供了更大的機會[11]。在醫院數字化建設中,醫療質量控制管理系統是其有效組成部分。該系統通過對醫院管理的相關需求,以自定義方式對管理者需要的信息和數據進行相關轉換,進而為管理層數據分析、評價和統計提供有效的理論依據,保證醫院數據挖掘的成功應用。該系統在醫院廣泛應用后,對基礎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進行了有效的提高,保證了信息系統數據的完整性、可控性和真實性。同時,該系統會依據醫療規章進行智能審核的數據為管理層提供違規條目統計和質量控制數據支持,摒棄依靠人工單純審核方法,進而形成數據評價、質控、分析的信息化模式。同時,能夠對醫療費用單據進行審核,提高了審核速度和準確性。并且能夠對藥物的禁忌證、適應證和輸注信息等進行顯示。還能夠對不合理的醫療費用進行篩選,進而降低醫院的相關損失,對群眾利益進行保護,確保提高醫保管理工作質量[12]。另外,民政部門配合醫保部門進行數據互通,為城鄉醫療救助建立了“一站式”管理服務平臺,進而達成了與民政部門數據一致性。大數據分析對貧困人群的醫療補助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對結報程序進行簡化。研究結果顯示,人均材料費不斷增加,2017年同期大手術開展的例數低于2018年,新項目、新技術的開展引起“三費”增加。腦外科病區人均藥品費用、人均檢查費用、出院人均“三費”最高,分別為2691、923、4112元;外科病區人均材料費、高值耗材總額最高,分別為308、108895元;骨科病區人均高值耗材最高,為2226元;骨科病區,當月床日費用最高,為2255元,腦外科病區當月藥品費、當月平均藥費、上年平均藥費最高,分別為607722.98、299.55、319.73元,兒科病區扣減藥品費最高為2671.86元,表明腦外科耗材較高,兒科病區扣減藥品費用較高。應用大數據對醫保工作進行管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醫保額度,進而促進醫保管理工作高效合理的進行。其次,大數據管理還能夠對患者的利益、醫院的利益進行保障,對醫保基金有效、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

綜上所述,通過知識庫系統和信息化的支撐,能夠有效改善醫院醫保手工管理模式,進而有效地實現了醫保費用監控的全覆蓋,有效保障了醫保額度,并趨于合理化和規范化。

作者:孫延 單位: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醫保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