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通信集成技術研究

時間:2022-11-23 03:56:11

導語:無線通信集成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無線通信集成技術研究

1設備狀態監測中無線通信技術集成網絡結構

在無線集成網絡中,由不同的節點組成不同的應用對象,會形成無線集成網絡節點,其中主要涉及數據采集單元、數據處理和控制單元、數據傳輸單元以及電源。由被檢測的物理信號決定傳感器的實際類型,加速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以及溫度集成傳感器等都是較為常見的傳感器結構。①數據處理單元,要對傳感器的信號進行集中的調理和采樣,確保頻譜分析效果的穩定性,并且借助模型診斷等算法對相關問題展開深度整合,確保數據能轉變為設備的狀態特征參數。②數據傳輸單元,主要是針對低能耗以及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模塊進行數據耦合,確保相關運行狀態和參數符合運行標準。利用電源優化通信算大對其發射信號進行功率匹配。例如:處理器利用IntelStrongARMSA1100嵌入式處理器,由于其用途較多,且具有32位微型處理器,其不僅具有16KB高速指令緩存寄存器,還能集成串行I/O接口,確保外部設備得以有效擴展。

2設備狀態監測中無線通信技術集成軟件系統

在無線集成網絡運行過程中,由于系統是由無中心節點組成的網絡形式,能實現無線通信模塊的優化自治,并且能針對具體的控制節點進行無線移動。系統是由無線通信模塊網絡節點組成的自治多跳系統,中心控制節點是分布式控制網絡,能保證兩個節點能實現直接通信。一方面,主機結構中,網絡節點需要應用有效的程序,數據采集和處理。另一方面,路由結構,網絡節點需要應用路由協議,確保選擇策略和選擇路徑得以實現數據轉發,保證路由維護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無線集成網絡結構中,信號采集、信號調理以及數據分析處理過程是整合狀態,而節點內嵌入高檔工業級微處理器,需要結合數據分析處理算法,保證頻譜處理效果和高價值信息應用模型符合標準,真正落實分布式處理。在線路規程中,設計人員要對通信系統進行集中整合和綜合性分析,確保處理機制和管控措施符合標準,也要對設備的運輸參數以及軟件預期接受狀態展開集中整合[1]。(1)詢問和確認方式,也被稱為Enquiry/Acknowledgement,在設備狀態無線遠程監測系統中,有兩種形式的存在,而詢問/確認方式主要應用在其中一種,但是不會有非預期的接受方接收傳輸的系統,換言之,兩個設備在一條專用的高速數據鏈路上傳送。詢問/確認方式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協調設備之間的傳輸或是查看設備是否已經準備就緒能夠進行接收與輸送,若在詢問后,結果顯示,可以接收,而接受法已經準備接收,在回答確認字符后,便可以開始接收,若回答否認字符(NegativeAcknowledgment),則停止接收,待準備就緒后,再次進行確認。若設備之間在一定的時間內沒有收到確認方式和否認方式,那么說明,傳輸方在詢問的時候可能將Enquiry丟失,此種狀況,只需要斷開連接,重新發送即可。若詢問方式給出的結果是否定的,且三次均呈現否定信息,那么傳輸方則需要斷開連接,并在下一個時刻重新開始連接整個過程,若呈現結果為肯定,也就是確認幀連接成功,則表示數據開始傳送,待數據傳輸完畢后,發送系統會以EndofTape結束此次傳輸。(2)輪詢和選擇方式,應有在設備主站中,能實現拓撲結構的綜合性優化,也能保證多點系統在不同節點間進行優化協調,確保設備準備工作和應用工作的完整性,對同一條傳輸線路的主設備和若干從設備展開深度的數據和信息交換。其中,主設備控制鏈路,從設備則負責接收和遵從相關指令。(3)差錯控制,在信號上對相關傳輸數字信號進行差錯控制,針對不理想的特性以及噪聲展開深度分析,將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規則,對檢驗信息碼元與監督碼元之間的關系展開深度的審定和分析。從而在研究體系建立過程中發現錯誤,然后及時的糾正錯誤。設計人員在對軟件進行實效性分析過程中,也要保證處理效果和參數系統的完整性,提高軟件的實時運行效率[2]。

3設備狀態監測中無線通信技術集成硬件系統

在硬件系統中,電動機在變頻器控制下會出現不同的轉速,使得傳動鏈轉動效果得以完成,在壓電加速器傳感結構安裝后,保證軸承運行方向符合標準。在實際設計結構中,要對具體的參數進行集中整合。(1)電動機。選擇三相異步電動機,型號為Y90-2,額定功率為1.5kW,額定電流為3.5A,主要是利用Y型接法,額定轉速控制在2840r/min。(2)變頻器主要選用的是ALLenBradley1336plus,能在5.28Hz、105Hz以及12.2Hz三種環境下運行,且對應的轉速為每分鐘300r、600r以及1200r。(3)加載機械裝置,主要是利用氣動加載結構,主要包括空氣壓縮機、導管以及加載箱三個部分。設備狀態監測過程中,要對無線集成網絡的不同功能進行判定,并隨網絡節點展開深度分析,不同的網絡節點要從數據采集單元、數據處理單元以及控制模塊展開深度分析,從數據采集和數據中轉等過程中提取具體數據,保證通信路由協議能實現數據和主節點的優化分析,作為數據的中轉站,節點在完成采集任務外,也要對周圍鄰居節點數據進行分析,從而保證能及時將信息傳遞到主節點中。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較為常見的就是PC104控制器。PC104控制器不僅能實現嵌入式控制,也能對總線規范進行高效整合,是一種較為優化其小型的控制系統。版型是90×90×15mm的小型模塊、自層疊總線不同母板、0.1英寸64引腳、總驅動電流4mA、模塊的功耗1~2W??偩€和系統較為易于擴充,需要技術人員對其進行集中審定和核查。在系統中,相應模塊具有橫向的總線信號,需要引出插針,能在優化使用原機總線擴充的情況下,實現整體模塊的優化升級[3]。

4結束語

總而言之,伴隨著計算機和自動化管理技術的不斷升級,應用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設備進行系統化維護,能在保證狀態測試的同時,對故障進行預診斷,并且對其壽命進行評估,從而建立過程化跟蹤體系,減少故障次數的同時,提高設備狀態監測的實際效果,為項目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曾昱 單位:廣州杰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勇.無線通信技術在設備狀態監測中的研究與應用[J].電腦迷,2017,15(03):175~177.

[2]李明明.設備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在化工企業設備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6,36(13):62~63.

[3]馮濤.無線通信技術在設備狀態監測中的研究與應用[J].通訊世界,2015,26(8):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