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探究
時間:2022-01-28 03:09:31
導語:中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建設網上學習平臺是開展學生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徑
實施新課程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此,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學習平臺顯得猶為重要。經過綜合比較,筆者選擇了免費的基于建構主義理論而開發的課程管理系統Moodle平臺作為新課程自主學習和教學教研平臺。為此還同縣內幾所學校和縣研培中心一起成立了專項課題——《基于Moodle(魔燈)平臺的縣域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實踐研究》,對這個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和應用研究。經過一年多的打造,這個平臺目前能為教師提供教學教研、備課、上課、作業、測試、評價、交流等功能,能為學生提供預習、上課、測試、作業、交流、復習、擴展探究等功能,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上網實現自主探究學習,有疑問可以和同學或老師進行網上交流。
2選修能選才能真正實現新課程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信息技術新課程提供了五門選修課,在實施過程中有幾點原因影響到學生不能選:一是由于硬件設施不齊備,師資不足或教師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而無法開課;二是由于學生選課后打亂了原有的班級編制、課時不好安排,學校不便組織而采取“一刀切”的方法;三是由于高一下期數學課中新加了“算法”內容,數學教師對相關知識不熟悉,有的學校就要求學生統一選修《算法與程序設計》。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雖然學校及教師操作起來容易,但這違背了新課改的宗旨,也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對此,如何組織選修課,因各校具體情況不同也沒有一個好的普適性的方法,筆者是將學生特長培訓和選修課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選課。
3探索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才能達到新課程教學目標
新課改以來信息教師經歷了從技術操作教學轉變到全面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過程,從傳統教學轉變到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比如任務驅動、分層教學、自主探究學習、協作性學習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模式,只要用好了,都能使學生的思維“動”起來,他們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就能真正地培養自己的創新、合作能力。比如高中《信息技術基礎》,由于內容多知識面廣,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也參差不齊,有必要要求學生課前做幾分鐘“預習”。這時教師可在Moodle網絡平臺上為每一節課設計好課前預習檢測,并對學生的預習效果設計相應的網絡評價。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可在Moodle上設計“分層式”教學任務,而對于難點問題可設計“專題式”教學模塊,更利于學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針對涉及內容較廣的擴展閱讀部分,可直接放到Moodle網絡平臺上,讓學生自主探究,這樣更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4從高一新教材來看,每章節都有相應的評價內容,可見,要實施好教學
任務,使學生能達到一定的學習水平,必要的評價是不可少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無論是一節課、還是一章,或是一個任務、一個作品,最后都應對所學或任務結果進行評價對于知識點,筆者主要采用Moodle在線網絡測評,讓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我測試,并能即時看到自己的得分及問題所在,使他們能清楚掌握自己學習的情況,鞏固和加深自己所學,教師也可以正確地判斷出自己的教學效果。而課堂評價則可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及教師點評等手段,但要多從“思想、藝術、創意、技術”等方面加以評價,引導學生提升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提升他們的創新動手能力等。因此,要完成好新課標,必要的評價體系是不可少的。
5積極開展興趣小組是延伸課堂取得成果的有效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總會有些技術專長的學生涌現出來,這些學生不滿足課堂所學,對信息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有計劃地對這些學生的愛好給予正確引導,將選修課和競賽培訓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特長,也就能順便取得相應的競賽成果,展現學生的信息素養風采。筆者學校的自主招生報名軟件就是由程序興趣班的學生編寫,這個軟件同時也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創大賽省級二等獎。學生們還自發成立了軟件社團,進行小軟件和小游戲創作,參加省市動漫展活動。經過近幾年的實踐與探索,筆者在教學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較好地實現了新課改精神,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們也取得了較多的應用創新成果。但同時信息課的教學也面臨著一些矛盾,比如有些家長、班主任阻攔學生來參加信息技術活動,學生能自由安排的時間太少,信息教師雜事多待遇低等,如何才能正確處理好這些問題,需要大家共同探討,集思廣益,以努力實現新課程精神。
本文作者:眭昌偉工作單位:四川省雙流中學
- 上一篇:淺談幼兒園新課程的整合
- 下一篇:食品安全監控結構模型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