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應用
時間:2022-09-17 10:59:40
導語:信息技術在企業戰略管理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引論
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并成為企業生存發展、在同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核心力量,現階段信息化是加快我國企業現代化的必要技術支持。“十二五”規劃中明確了戰略新興產業是國家未來重點扶持的對象,其中信息技術被確立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將被重點推進。面對消費者權利意識增強、經濟信息化、競爭激烈化,信息技術體系可以為達成戰略目標,在企業總體戰略、企業競爭戰略和企業職能戰略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本文簡述信息技術的基本內涵,分析企業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以期為我國企業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提供實踐參考。
二、理論簡述及國內外研究現狀
信息技術是指對信息進行采集、傳輸、存儲、加工、表達的各種技術之和,能延長和擴展人的信息知識面,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有互動性、低成本性、跨地域性等特點。企業戰略管理的本質在于制定、實施企業戰略,并對企業戰略進行評價以保證組織結構能實現發展目標的綜合性決策。我國企業信息化研究是從1998年開始萌發的,企業信息化早于管理信息化,并逐漸由定性分析想實證研究和定量研究轉變。而最早的戰略管理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法約爾提出的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5大管理職能。20世紀80年代后,信息技術開始被一些發達國家重視并應用到企業戰略管理上來。1999年,我國學者霍國慶在《企業戰略信息管理》中提出在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形成戰略管理理論。2002年,樓天陽認為信息化應有從“應用管理”到“戰略管理”的過程。信息技術有助于企業戰略管理的創建、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對策分析、企業競爭力的提高,正在改變企業的管理過程和管理方法。
三、信息技術與企業戰略管理的關系
信息化與企業管理模式的發展歷程具有伴隨性。企業戰略的管理可以分為內部管理和外部管理兩個模塊。下面非別就兩個模塊展開與信息技術的關系分析。
(一)信息化與企業內部管理關系研究
1、信息化與業務流程管理。在企業戰略管理中可以講企業現有的內部資源進行優化調整,規范的業務流程是企業信息化能夠順利運作的前提條件。信息化手段的使用可以控制企業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推動企業適合環境變化,促進企業發展壯大。
2、信息化與企業財務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能夠長期運作下去的關鍵環節,對財務進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企業核算、控制、決策層面的財務問題弊端?,F階段信息時代,需要對企業原有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變革在信息網絡化的基礎上,通過信息系統的有效實施利用,實現資源共享,滿足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分析等企業經營需求,為財務預算與核算的同步控制、強有力的財務監控、實時查詢、協同作業提供技術支持。
3、信息化與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是企業活動性最大的生產要素,是創造物質利益的主要力量,而在實際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具有復雜性,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提高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效率,促進人力創造性的開發,調動員工積極性,在人才選擇、人力培訓、統籌安排等方面起很大作用。
(二)信息化與企業外部管理關系研究
1、信息化與供應鏈管理。信息化是供應鏈的基礎,供應鏈管理的產生和發展因為信息技術的使用而變得科學有序。流程的網絡化、渠道策略的運作、存貨管理、運輸計劃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2、信息化與客戶關系管理。伴隨著整個社會環境的需求,消費者意識增強,其對銷售活動的了解、對服務速度和質量的要求、對銷售人員工作效率的要求,需要信息技術的介入協調來實現。
3、信息化與企業內、外部管理的整合。在內部資源優化配置、建立于供應商的及時交流、為客戶提供高效便利服務,需要信息技術信息系統的科學應用,如ERP系統和SCM的整合優化,有利于企業把握內外部信息。四、信息技術與企業競爭力信息的獲取、處理、傳輸、應用,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信息技術應用于企業管理形成信息系統,是企業戰略管理中與同行業區別、形成自己競爭優勢的不竭動力。信息技術對于外界信息的整合和及時反饋可以幫助企業真正實現“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促進企業組織結構升級,從內部進行整合從而獲得核心競爭力。在降低企業成本、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改善企業與客戶關系層面,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可以影響企業高層管理者的決策方式,基于即時信息的管理,可以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信息技術的在企業競爭戰略管理層面的滲透改變產業結構,創造競爭優勢,實現優化管理,成本、差異化、創新和聯合等競爭手段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武器。
作者:張云清 單炟森 索寶劍 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 上一篇: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英語教學研究
- 下一篇: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及防范措施10篇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