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管理的作用
時間:2022-08-10 11:12:02
導語: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管理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當前的農村發展進程中,新農村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隨著設施農業的開展,各種農業機械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在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卻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農業機械的管理方式過于傳統,對于日益增加的農業機械數量,這種傳統的管理形式逐漸暴露出了一定的弊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果能將信息技術有效的應用到農業機械管理過程中,將對提升管理效率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1當前農業機械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傳統的農業機械管理形式缺乏效率。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大量的農業機械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也為農業的設施建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但是,對于農業機械的管理,卻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問題。由于農業機械種類眾多,并且型號都有所差異,這就給機械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傳統的農業機械管理方式在應對大量農業機械的過程中明顯力不從心,并且在管理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資金,給管理帶來了一定的負擔。除此之外,運用這種傳統的管理形式還存在調動和協調困難的問題,所需要的農業機械不能及時按照要求進行調動,這也是傳統管理形式的弊端之一。1.2農業機械在管理的過程中缺乏維護。在農業機械的管理中,維護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機械長時間不使用,就應該及時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進行維護,這樣才能有效的保證機械本身的性能,從而在下次使用的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但是,采取傳統的農業機械管理形式時,機械的維護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視,機械出現的故障也未進行及時維修,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用的時候才想起對其維修,不用的時候就擱置不管,這也是傳統農業機械管理的弊端。除此之外,在機械維修的過程中,傳統管理方式并不注重科學性,因此很可能會導致機械的二次損壞,從而影響機械的使用壽命。1.3沒有先進的農業機械管理技術。在農業機械的管理中,經常采用傳統的管理形式,很多管理都是憑借著以往的經驗,而沒有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方式。這些傳統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經驗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適用于小規模機械管理的形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機械管理形式。如果不及時更新管理理念,一味的應用這些傳統的管理方式,必將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給農業機械管理帶來一定的困難。信息技術具有傳統管理形式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勢,在農業機械管理的過程中,如果能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應用,將大大改變傳統管理形式的弊端,提升農業機械管理的整體質量。
2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管理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2.1將信息技術管理系統應用到農業機械管理中。在當前的技術發展條件下,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的相關技術已經逐漸趨于成熟,如果能將這兩種技術有效的應用到農業機械的管理實踐中,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在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全球定位系統可以幫助管理者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優化配置方案,及時解決因為機械調動不利而產生的使用效率問題。同時通過全球定位系統,農業機械管理者可以實時掌握機械的具體作業位置,并且對其進行實時監控。通過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可以實現農業機械向模塊化和功能化發展,從而大大提升管理效率。2.2在農業機械設備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業機械的使用和購買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因此,這些具有鮮明使用特點的機械需要針對性的管理和維護。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農業機械的管理和維護,可以對機械進行全面的把握,對于機械在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及時發現,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從而有效保證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信息技術還可以實現農業機械使用者生產活動的全覆蓋,也就是說,使用者在使用農業機械的過程中,整個生產過程都是在有效的監測范圍之內。2.3將掌上移動設備應用在農業機械管理中。掌上移動設備具有攜帶方便,操作靈活等特點,將其應用在農業機械的管理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當前的信息技術已經實現了利用掌上移動設備進行信息管理,對于農業機械的相關數據,通過掌上移動設備都可以進行處理和查詢,并且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數據處理的效率較高,也可以在機械使用現場進行操作。因此掌上移動設備在農業機械管理領域的應用前景也是十分廣闊的。
3結束語
在農業機械的管理過程中,傳統的管理形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機械管理要求,而信息技術在機械管理中的應用,有效解決了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因此在農業機械管理中應用信息技術是時展的必然趨勢,管理者應該對信息技術引起足夠的重視,不斷的改進信息技術的應用形式,提升農業機械管理質量。
作者:辛黎明 單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四鋪鎮農林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徐友.信息技術在農業機械管理中的影響及實踐應用[J].南方農機,2016,47(6):26-27.
[2]秦莎莎.農業機械管理人員信息系統研究與開發[D].電子科技大學,2013.
- 上一篇:談信息技術與德育教育的融合
- 下一篇:“一帶一路”為交通發展帶來新格局
精品范文
3信息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