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信息安全
時間:2022-11-06 04:57:44
導語: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信息安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的現狀,并從構建保障體系、強化安全管理、推進標準建設和培養專業人才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保障措施,希望為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共建和共享工作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安全保障
電子政務以信息網絡為基礎,將公務數據信息通過網絡進行流通,降低了政府運營成本,讓政務信息實現無差別交流,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但是,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安全問題頻出,給政務系統帶來了不小的威脅,如何加強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安全保障,關系到政府工作的模式和國家信息的安全。
1新時期下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的現狀
政府的各級部門在日常工作中,運用互聯網技術,進行事務處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電子政務的特點就是政務信息在網上完成遠程審批,公文流轉等,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數據信息容易遭到竊取和篡改,因為信息交流復雜,需要接收、存檔、分發等,每個過程都可能受到不法分子的惡意破壞。為了保證信息不存在危險,系統運行安全,數據保存完好,內容準確無誤,就需要在整個社會,形成集網絡技術、信息系統和國家安全為一體緊密連貫的大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國家和政府部門能夠有效抵御網絡的威脅和侵害,運用信息手段保衛國家安全。
2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2.1構建保障體系
要在加強核心技術的研發基礎上,構建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與共享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保障體系應該注重對信息安全核心技術的研發,因為我國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保障主要是技術保障,要從根本上獨立自主,改變以往依賴外國先進技術的情況。這方面需要相關部門加大科研力度,形成信息安全產業規?;?,營造信息安全技術創新的良好環境。只有技術過硬,才能夠科學合理地構建安全保障體系,在安全操作、軟件運行、風險處理方面有所作為、有所突破和有所提高。保障體系還應該側重信息系統的維護和管理,建立專門的病毒庫,實時更新,能夠發現問題時能夠及時解決。
2.2強化安全管理
對信息進行安全管理才能確保信息安全得到落實,在組織上保障信息安全就需要建立相應的安全管理機構。為了更好地對信息進行系統的管理,在全國范圍年內,應該成立一個專門的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機構,之后地方政府也開設相關單位,服從統一管理,這就從地方到中央,能全方位,立體化地進行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同時要制定嚴格的制度,只有從制度上進行嚴格要求,才能夠發揮管理的作用,讓管理機構切實保障信息的安全,尤其是系統運行的管理、文件資料的管理、安全檢查的管理、信息通信的管理,需要全面地進行管理,不留遺漏。
2.3推進標準建設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信息交流變得日?;脱附莼榱烁玫貙崿F信息的交流、網絡的通暢、資源的共享、業務的便捷,就需要對信息安全進行標準化建設。雖然在信息安全保障上,國家高度重視并出臺相關法案,比如《計算機信息網絡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信息系統保密管理暫行規定》等,形成了正規體系,但是在具體的信息安全領域,還存在執法不規范的現象,主要是由于缺乏相關的標準,這就容易造成信息安全受到威脅。日前,山東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的6項標準,對電子政務公共服務云平臺的應用遷移、應用部署、服務目錄、政務信息資源標識符編碼規則、核心元數據、目錄編制指南予以詳細解讀。這些標準的和實施,有利于提高電子政務集約化建設和管理水平、推動政務信息資源科學配置和有效利用。
2.4培養專業人才
人才是信息安全保障的關鍵,為了更好地進行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大力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和隊伍。目前我國這方面的人才嚴重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遠遠不能滿足新時期的電子政務信息共建與共享對信息安全的需求。所以一定要加強對電子政務信息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只有全面提高人才素質,才能夠保障信息安全。近日,由廣東省委組織部、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舉辦的電子政務網絡信息安全專題培訓班在廣州開班。本次培訓班采用現場培訓和網絡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邀請全國網絡安全領域知名專家授課。學員將圍繞落實國家網絡安全戰略、解讀國家和廣東省電子政務網絡信息安全政策、構建廣東省電子政務網絡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等主題,全面展開學習和研討,努力推動全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電子政務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結合當今世界發展趨勢,政府工作部門更要加強電子政務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提高行政效率。
參考文獻
[1]王紅霞,劉林源.云計算環境下電子政務信息資源整合研究[J].電子政務,2015(06):91-98.
[2]王琳琳.江蘇海事電子政務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7.
作者:晁曉冬 單位:陜西省信息中心
- 上一篇:干部作風大整頓重點問題解決方案
- 下一篇:街道辦事處語言文字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