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網絡通信數據信息安全

時間:2022-02-20 10:54:15

導語:淺析網絡通信數據信息安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網絡通信數據信息安全

【摘要】數據信息安全問題是人們在網絡社會中關注的焦點,應充分認識到在網絡通信中保障數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明確引發數據信息安全問題的主要因素,積極探索有效的措施保障數據信息安全,最終為人們安全使用網絡提供保障。

【關鍵詞】網絡;通信;數據信息安全

網絡技術具有先進性,賦予網絡通信開放、靈活、快速等優勢,這使得人們享受極大的通信便利。然而現代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高速發展,相應的安全維護工作卻有欠缺,埋下數據信息安全隱患。在現階段的網絡通信中容易出現黑客攻擊、非法利用、數據信息泄露等問題,只有找到其原因,才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保障安全,提高網絡通信水平。

1網絡通信中保障數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如今人們對通信的要求是迅速有效、開放靈活,網絡可以較好地滿足其需求,實時網絡通信讓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便捷。但是隨著網絡通信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數據信息在傳遞環節遭受的安全威脅較大,數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漸提上網絡通信維護工作日程。網絡通信安全是為維護數據信息傳輸的穩定性,解決通信安全問題,這既是維護者的任務,又關系著商業安全乃至社會穩定[1]。盡管網絡通信安全保障工作難以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但能為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提供更可靠的網絡通信安全保障,促使各行業和各單位的數據信息傳遞更安全,制約不公平的商業競爭,遏制網絡違法犯罪,讓人們能夠在優良的網絡環境里工作和生活,維護社會穩定。

2網絡通信中威脅數據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在當下的網絡通信中,數據信息安全問題較為常見,引發經濟損失,危害社會穩定。威脅通信數據信息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①網絡自身的因素。網絡是開放的,每一個用戶都能在一定權限下從中獲取數據信息,提高工作或學習的效率。但正是開放的網絡環境讓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機,他們借助違規操作破壞用戶權限,盜取沒有公開的通信數據信息,威脅網絡通信安全。②系統安全因素。如今有很多網站為快速便利地控制用戶登錄端口,在計算機系統中設置遠程控制系統,一旦這種系統模式被不法分子惡意攻擊,他們就可以利用遠程控制系統入侵計算機系統,破壞網絡通信,給數據信息安全造成巨大威脅。③網絡通信加密因素。網絡傳輸協議和網絡代碼等存在安全問題,盡管網絡控制系統越來越完善,但根據黑客技術的發展,如果不能實時更新安全技術,黑客遲早會攻破系統[2]。為有效遏制此類事件的發生,人們嘗試增加網絡傳輸協議、網絡代碼,但其數量過多會降低網絡通信系統的運行速率,陷入兩難境地,應嘗試從數據信息加密方面取得技術性突破。④人為因素。對于網絡通信中的數據信息安全問題而言,人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部分工作人員因對安全的重視度不夠大,沒能嚴格落實日常維護工作,使網絡通信系統存在管理漏洞,破壞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3網絡通信中保障數據信息安全的措施建

3.1完善建立用戶身份驗證。有效驗證網絡用戶的身份是保障數據信息通信安全的重要途徑,在實施網絡通信前嚴格驗證用戶的身份,保證是合法的、安全的操作,保護好數據信息安全。用戶身份驗證以用戶名和密碼之間的一對一配對為主,只有兩者配對才可以得到網絡通信權限[3]。該傳統驗證方式可以滿足普通的網絡通信安全需求,但網絡信息技術在持續發展和更新,傳統方法也需要有新的變化,如利用安全令牌或者視網膜檢測、指紋檢測、掌紋檢測等安全性較高的技術,增加模仿或偽造的難度,進一步提高數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另外,網絡通信用戶應學習使用殺毒軟件,定期檢測計算機的安全性,保證數據信息安全。3.2加強防火墻系統的建構。網絡的安全性較弱,難以防范數據信息泄露,無法攔截來路不明的數據信息以及安全等級較低的數據信息,威脅通信安全。因而要針對計算機設備系統設置防火墻,實現對不安全數據信息或來源不清的數據信息的有效攔截,避免其損害計算機網絡系統,提高軟硬件系統的安全系數。當然,網絡技術的更新速度很快,黑客技術也越來越高明,病毒在網絡通信系統中的隱藏越來越深,發揮病毒的能力不夠強,必須不斷改進防火墻技術,加強系統建構,保障滿足安全需求。在防火墻系統的保護下,經過計算機系統的網絡通信數據信息就可以被過濾、篩選,攔截有問題的數據信息,確保網絡通信安全,同時為用戶的數據信息增加保護網,推動網絡通信技術安全建設,實現級別更高的安全保障。3.3應用網絡通信加密技術。在數據信息的傳輸中,保密工作至關重要,特別是針對個人隱私、商業信息等加強保密傳輸。不過網絡通信安全面臨著內在隱患和外在威脅,數據信息傳輸需借助網絡通信加密技術,保障數據信息安全[4]。常用的加密技術包括:首先,數據信息傳輸環節的鏈路加密技術,即在OSI數據鏈路層實現數據信息保密。利用該項技術能夠在數據信息通信的所有傳輸環節實現加密,保證各環節的數據信息都有專用密碼,杜絕數據信息外泄。其次,在數據信息傳輸首尾采取端端加密技術,即在數據信息的發送端實現加密,并設置接收端的解密,所有數據信息均以密文形式在傳輸途中存在,所有端端加密的全過程都是在應用層發生的,和鏈路加密技術比起來,應用更為簡便,工作量也較少,只需在數據信息的發送端、接收端設置好加密、解密。再次,混合加密技術,因為鏈路加密、端端加密在網絡通信的數據信息保密工作中是有局限的,遇到特殊情況就要協同使用這兩種加密技術。如針對傳輸較為頻繁或數據信息穩定性不足的網絡通信就應使用混合加密技術,降低傳輸環節數據信息被泄露的概率,保障數據信息傳輸的安全性、保密性。3.4增強網絡安全維護意識。對于網絡通信中的工作人員來說,增強安全維護意識是保障數據信息安全的重要舉措,要求相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要防范網絡通信安全,及時將非法訪問切斷。專業的工作人員還要加強對網絡通信系統的維護,把數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到必要的檢查維護日程中,確保從源頭上盡早發現網絡通信設備的故障隱患,采取措施加以彌補,降低數據信息泄露風險。網絡通信系統的代表性設備主要有路由器、交換機以及HUB等,能夠實現有效的網絡轉發、連接,一旦這些設備發生故障,其指示燈的顏色就會改變,向人們提出警告。所以平時一定關注設備,只要發現指示燈變色,就要即刻向技術部門匯報,及時找出故障的原因,并展開檢修工作,排除故障。作為用戶也應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如果在網絡通信中遇到陌生的文件、視頻等必須謹慎識別,嚴禁登錄不明確的、沒有安全保障的網址。針對重要的數據信息也要做好備份工作,在數據信息發生泄露、丟失或遭受惡意攻擊時還可以通過備份實現還原,盡可能挽回損失。

總而言之,網絡通信為國家、政府、單位及個人都提供極大的便利,能促進數據信息的有效傳遞、交流,推動社會高速發展。但人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必須認識到其潛在的數據信息安全威脅,不僅要完善用戶身份驗證,還要建構防火墻系統,強化數據信息加密,切實做好網絡安全維護工作,為數據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充分發揮網絡通信的服務功能。

參考文獻

[1]曹文超.信息通信安全技術的有效應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8(8):152-154.

[2]劉晉偉.網絡通信技術與信息安全的保障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7(8):149.

[3]湯健鴻,許敬偉,林滿佳,等.通信保密和信息安全技術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18):151.

[4]于東旭.計算機網絡通信安全中數據加密技術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9):216-217.

作者:車昊德 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