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安全監管思路淺析

時間:2022-10-14 10:58:46

導語:地理信息安全監管思路淺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理信息安全監管思路淺析

地理信息安全監管思路淺析摘要: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地理信息應用愈來愈廣泛,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壓力日漸突出。通過分析陜西省近年來向社會提供的地理信息成果情況和日常監管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加強陜西省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的幾點看法和思路。關鍵詞:地理信息成果;成果管理;保密監管地理信息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信息資源,廣泛應用于國土規劃、城鄉建設、資源環境、交通物流等領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信息支撐。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也在隨之發展,從數字化技術逐漸向信息化、智能化技術邁進,從勞動密集型的規?;M織方式向技術密集型的耦合化方式發展,從大到強、特色到優勢轉變,應用范圍日益廣泛和深入,各地管理和使用的涉密地理信息資料數量不斷增加,保密難度進一步增大。本文旨在通過分析陜西省近年來向社會提供的地理信息成果情況和地理信息日常監管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加強陜西省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的建議,為預防和減少地理信息失泄密案件的發生提供決策參考。

1陜西省現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資料及提供情況

經過7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測繪事業經歷了傳統模擬測繪、數字化測繪到現在的信息化測繪,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取得了從最初的建立大地控制網、水準網和重力基本網,獲取基礎航空攝影資料,測制和更新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到如今的建立三維、動態、地心、幾何基準與物理基準相統一的現代測繪基準體系等一系列成果,還建成了陜西省衛星導航定位基準服務系統和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并對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不斷更新,為服務自然資源管理奠定了牢固的基礎。1.1現有測繪地理信息成果資料類型。1.1.1傳統基礎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傳統測繪地理信息成果主要包括不同時期覆蓋全省的1∶10000、1∶50000矢量地形要素數據(DLG),1∶10000、1∶50000數字高程模型數據(DEM),1∶10000、1∶50000數字正射影像數據(DOM),以及GPS點成果、水準測量成果、三角測量成果和平面控制點成果等。1.1.2地理國情普查。、監測成果地理國情普查成果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數據、地表覆蓋數據、重要地理國情要素數據、正射影像數據成果,從不同角度對基本地理國情、綜合地理國情和不同專題的地理國情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地理省情監測成果是對陜西省的省情進行了全面的描述。1.1.3陜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由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負責管理的陜西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以全省多源、多尺度、多類型的地理信息空間數據為基礎,基于電子政務內網以及互聯網的網絡化運行環境,提供陜西省地理信息資源的共享應用。平臺提供涉密和非涉密2種版本的地理信息服務,目前主要包括電子地圖服務、地理實體服務、地理分析服務和定制服務。1.1.4航天遙感影像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是國家衛星測繪保障的省級節點,承擔國產衛星影像數據的收集任務,主要數據類型有不同時期的覆蓋陜西省的資源三號、高分一號、高分二號影像數據。1.1.5航空攝影測量成果。陜西省范圍內的航空攝影成果以飛機為平臺,搭載不同的遙感設備獲取不同時期的影像數據,也是一種重要的基礎測繪成果。1.2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提供情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服務是基礎性工作,是對歷史的繼承和延續,是測繪工作的根基和出發點。不同時期陜西省測繪地理信息成果使用情況見圖1。通過分析近年來陜西省向社會提供的各類地理信息成果情況,可以發現地理信息應用發展趨勢已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1)從成果應用形式上看,已由傳統紙質轉向數字化成果;2)從服務對象看,已由專業技術部門轉向社會各行業;3)從服務方式上看,已由數據拷貝向網絡化方向轉變,由文件共享向數據、服務轉變。隨著地理信息的利用形式、服務對象和服務方式的轉變,地理信息的獲取、存儲、利用、復制和傳遞等都變得非常方便快捷,隨之而來的是地理信息安全問題也變得更加突出。

2地理信息安全監管中發現的問題

日益突出的地理信息安全問題引起測繪行業的高度重視。自2008年起,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地理信息安全保密監管,多次與保密、安全部門聯合開展涉密地理信息保密檢查,查處了多起非法測繪和失泄密案件,處理了一批違法違規事件責任人,并按規定通報了處理結果。在檢查中發現,部分涉密地理信息使用單位在保密意識、涉密地理信息保密制度、日常使用管理、計算機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2.1保密意識淡薄。部分涉密地理信息單位的領導和工作人員對涉密測繪成果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特別是近年來互聯網上各種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和電子地圖的廣泛應用,有人甚至認為地理信息早已屬于公開的信息,無密可保。依據《測繪法》,地理信息依法實行有償使用制度,用圖單位需支付一定的費用(注:2017年4月根據財政部和發改委通知,該項費用已停征)。因而,用圖單位普遍存在一種從地理信息資料保管單位領取涉密地形圖后就是將圖“買”回的觀點,將涉密地理信息視為本單位資產,根據業務工作需要隨意進行簡單處置,對地形圖的國家秘密載體這一本質屬性視而不見,個別用圖單位甚至為實現“效益最大化”,不顧保密法規,違規擅自復制、轉借已申領到的涉密地理信息。2.2保密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現在部分涉密地理信息單位保密管理制度不規范,未能落實單位法人代表、分管領導、部門負責人、成果保管人和使用人的保密責任,未能根據單位工作需要,合理確定涉密地理信息成果使用范圍,規范涉密地理信息成果生產、保管、使用、傳遞行為和工作流程等。2.3日常管理混亂。部分涉密地理信息單位日常管理混亂,例如,存在已有涉密地理信息成果種類、數量與賬冊不符;涉密地理信息管、用分開制度落實不到位;涉密地理信息復制、掃描、拷貝無審批、無記錄,復制品沒有按照原密級管理;涉密地理信息使用借閱未履行審批手續;涉密地理信息使用后不及時歸還;利用涉密地理信息生產的衍生品,未按規定納入保密管理等。2.4計算機管理違規。隨著信息化的發展,涉密地理信息的載體形式已由傳統的紙質形式向光介質、電磁介質等轉變。涉密地理信息使用單位大部分都使用計算機存儲和處理涉密地理信息,但在使用中存在涉密計算機未建立管理臺賬;涉密計算機及網路管理不規范,未能實現與互聯網或其他公共信息網路物理隔離;非涉密計算機存儲和處理涉密地理信息,且連接外網;移動存儲介質在涉密和非涉密計算機上交叉混用等問題。

3加強保密安全監管的思路

新的地理信息保密形勢對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強對地理信息獲取和應用的監督管理對于維護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陜西省地理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從幾個方面提出加強保密安全監管的思路。3.1開展培訓教育,切實提高涉密人員保密意識。涉密地理信息成果生產、保管、使用、傳遞等各個環節保密工作的落實,歸根到底需要“人”來完成,因此,提高涉密人員的保密意識和加強保密知識的學習至關重要。全面推行地理信息涉密人員崗前培訓制度,通過有針對性的保密培訓、教育和考核,使涉密人員清醒地認識到地理信息保密形勢的嚴峻性,樹立與時俱進的保密觀,掌握基本的防竊密、防泄密技能,認真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和保密制度,切實維護地理信息安全。2009年至今,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已舉辦涉密地理信息管理人員保密培訓班21期,培訓人員3500余人。同時,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應當督促涉密地理信息使用單位把地理信息保密培訓納入本單位的崗位培訓教育內容,并將培訓開展情況納入日常監管范圍。3.2監管窗口前移,做好首次申請單位管理。按照2015年修訂的《陜西省地理信息管理條例》第16條規定,首次申請使用涉密地理信息的單位,需提交具備保密條件的有效證明材料。目前,我國對涉密信息系統集成以及從事涉密載體制作、復制的企事業單位已經實行保密資質管理,但是涉密地理信息使用卻未納入保密資質管理范圍,而涉密地理信息使用數量大,涉密領域廣,保密管理基礎薄弱,存在大量泄密隱患和風險。結合陜西省大部分申請單位的實際情況,對無法提交證明材料的單位,地理信息主管部門采取現場考核的方式,對其保密制度、涉密資料庫房、涉密計算機及存儲介質和人員管理等方面進行考核。通過加強首次申請單位的管理,將監管關口前移,避免將涉密地理信息提供給那些不具備保密條件的單位,大大降低了涉密地理信息的失泄密隱患。3.3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后監管。2013年以來,國家多次對地理信息保密工作提出要求,陜西省也對涉密地理信息管理提出了要求,涉密地理信息使用已列入保密重點監管內容;地理信息主管部門多次聯合保密、國安等部門,對涉密地理信息使用管理進行跟蹤、監管,組織開展地理信息安全保密檢查,對地理信息的獲取、持有、提供、利用情況,實行可追溯管理的監管檢查。同時,2016年以來,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陜西省地理信息主管部門每年按一定比例對已申領使用涉密地理信息的單位開展雙隨機檢查,已累計檢查103家單位。對于在檢查中發現存在失泄密隱患的單位,現場下達整改通知書,督促整改;發現涉密事件的,及時移交線索,并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加大涉密地理信息案件的查處工作。3.4加強測繪地理主管部門監管能力。地理信息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正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為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消除地理信息安全隱患,迫切需要提升地理信息安全監管部門的管理能力。1)改變傳統地理信息安全監管思路,逐漸向合理開放過渡;2)加強地理信息安全政策研究,強化對地理信息安全監管知識的整體把握,加快防控技術體系設計,提升地理信息安全監管的自信心;3)重點關注地理信息安全的重點環節和失泄密隱患的高發點,做好執法人員培訓,特別是市縣級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力量的建設;4)采用先進的地理信息監管技術,例如,通過數字水印、安全許可等技術,強化對地理信息安全監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整體全局監管。

4結語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地理信息的應用更加廣泛,在經濟建設中的影響越來越大,地理信息安全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紅線”。地理信息應用工作是不斷發展的,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保密問題,把握應用與保密的平衡,妥善處理好測繪成果與經濟建設之間的關系。

作者:李俊鋒 陳秋成 單位:1.陜西測繪地理信息局 2.西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