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及影響研究
時間:2022-09-18 10:57:00
導語: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及影響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調查高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及相關影響因素,為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方面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采用一般資料調查表、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評估量表對152例高職實習護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高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總體平均得分為(94.52±10.27)分,其學習效果一般;多因素分析顯示,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與實習醫院級別、每周使用移動網絡自主學習的時長有關(P<0.05)。結論目前移動網絡學習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仍需要學校教師和臨床帶教教師幫助實習護生明確移動網絡自主學習的目的,并對其專業信息處理能力進行培養,減少移動網絡環境的信息干擾,以提升護生網絡自主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影響因素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已成為人們(包括護生)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和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移動網絡學習是指利用移動網絡和移動網絡終端設備獲取教育信息、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使學習者可以隨時隨地隨需要獲取知識[1]。本研究以高職實習護生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實習中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進行調查,了解其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及相關影響因素,為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方面的教學改革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浙江省內的三級醫院和二級醫院實習的普通高職護生作為研究對象。1.1.1納入標準(1)2014級普通高護班實習生。(2)在實習期間,有基于移動網絡的終端設備。(3)基于移動終端設備+移動網絡的網絡自主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且持續3個月以上。(4)自愿真實表述,并參與本調查。1.1.2排除標準(1)在調查問卷發放日,由于請假等原因不能接受本調查者。(2)以臺式電腦+傳統教科書為主要學習方式者。1.2研究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問卷:由研究者在參閱其他相關文獻[2-3]的基礎上自行設計,用于獲取研究對象的一般人口學資料。內容包括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實習醫院級別、使用移動網絡學習的年限及每周使用移動網絡自主學習的時長。(2)網絡自主學習效果評估量表:該量表在參考臺灣學者梁佳玲的關于E-leaming效果評估問卷和專家咨詢意見的基礎上自行編制而成,共6個維度,30個條目。量表采用Likert5級評分制,包括很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和很符合5個選項。1.3選取樣本。按樣本量是所有量表維度的10倍來計算[4],并將遺失和無效問卷擴大到20%,至少選取132人。采用便利整群抽樣法,從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2014級的高護班實習生中隨機抽取3個班級,然后按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選擇研究對象,共入選護生152人。1.4資料收集方法。在征得學校、班主任和研究對象本人同意后,采用面對面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資料收集時間為2014級實習護生領取畢業證返校當日。所有問卷在同一天內全部填寫完畢,每份問卷的填寫時間為15分鐘左右。1.5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調查顯示:152例高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的總體平均得分為(94.52±10.27)分,其他結果具體見表1~2。
3討論
本調查發現,高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的平均得分為(94.52±10.27)分,說明高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一般,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這與王建發等[5]研究相一致。分析原因,可能與護生用手機作為移動終端開展自學時易受其他無關信息干擾,易使學習精力分散有關。這提示要增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就應在實習護生深入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幫助其明確移動網絡自主學習的目的、動機。本研究顯示,實習醫院級別是實習護生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之一,三級醫院的實習護生自主學習效果得分高于二級醫院實習護生(P<0.05)。這可能與三級醫院為實習護生提供的用于移動上網的硬件環境和三級醫院移動網絡學習交流的氛圍均優于二級醫院有關,提示應盡可能安排護生到高級別的醫院實習,這可以作為增強實習護生移動網絡學習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與此同時研究發現,每周使用移動網絡自主學習的時長在7~21小時效果最優,表明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應限定在一定時間內,學習時間不能過長,否則會降低學習者移動網絡自主學習的信息處理能力。相關研究也表明[6],上網時間過長時,學習者的信息處理能力下降,且往往伴隨著依賴感或不適感的增強,信息處理能力的下降與依賴感或不適感互為因果。
4結語
盡管目前移動網絡自主學習模式是護生常用的學習模式之一,但網絡學習資源往往是標準化的、非個人的,無法做到因材施教,無法完全適應人的創造性和思想的多樣性,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因此仍需要學校教師和臨床帶教教師幫助實習護生明確移動網絡自主學習的目的,并對專業信息處理能力進行培養,減少移動網絡環境的信息干擾,以提升護生網絡自主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菁,董菁,韓駿.基于科學知識圖譜的國內移動學習演進與前沿熱點分析[J].中國電化教育,2012(2):126-131.
[2]牛鑫.大學生移動學習設備的使用現狀調查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3.
[3]張平,呂煒.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網絡自媒體使用及交互行為調查[J].護理研究,2014(24):2978-2980.
[4]王建華.實用醫學科研方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5]王建發,武瑞,孫東波,等.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學生自主互助學習模式與效果研究———以動物醫學專業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6(15):64-67.
[6]趙希.大學生手機網絡使用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4(4):44-47.
作者:陳 璐 曹小萍 羅藝 王春英 吳曉琴 單位:1.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2.寧波市第二醫院
- 上一篇:氣象頻道電視直播類節目探討
- 下一篇:OTN傳輸技術在移動網絡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