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電網規劃與運行分析

時間:2022-10-09 09:55:37

導語:智能配電網規劃與運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能配電網規劃與運行分析

摘要:電力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不僅加速了經濟的發展進程,同時也深入了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而配電系統作為國家建設的重要基礎設備,又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其質量直接影響是否實現優質電能,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配電網的建設規劃是供電部門的首要任務。電力公司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對電網系統做系統的整合和規劃,加大力度研究推廣智能數字化技術,并且將其合理運用到配電網系統中。針對于我國電網的現狀以及智能配電網的規劃運行,本文給予了闡述和對應的策略思考。

關鍵詞:智能配電系統;運行規劃;重要意義

配電網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建設之一。隨著經濟的發展配電網的發展也取得了相應的成果,但是配電網順應時展的潮流,也是未來供電行業的必然趨勢。我國目前的電力發展比世界先進國家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且城鄉發展的不平衡現象嚴重,供電問題亟須解決。據調查顯示,在現實生活中突然斷電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供電部門出現問題,前期因為技術人員的水平有限,加之對這種問題的不重視導致停電,極大程度上困擾了民眾的生活,也帶來不好的用電體驗,很多大型企業因為停電無法運行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綜上所述,配電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電力行業需要加大在實際配電操作中科技的靈活運用。在原有配電基礎上結合新科技打造一個全新的智能電網系統,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電力系統的不足,確保給予企業和個人安定有效的用電環境,該文對供電系統規劃的同時,就智能電網研發,以及建設中可能遇見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探討分析,期待能夠盡快實現舊的電網模式與智能電網的吻合,推進智能化配電建設并且全面投入使用。

1我國智能配電網的概念初解

相較于我國的傳統供電網,智能電網時效性更強,可以快速對用電客戶的情況進行掌握以及實時檢測。同時可以利用實時監控提高電網的運行以及管理情況,大大提高了效率,也讓服務變得更及時更快捷。智能配電主要存在3個重要階段:首先是供電企業對配電網的總體運行情況以及設備的狀態等信息做到實時監控,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節。其次,相關電力企業為配電網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把最新的電力資料傳輸分享到位。然后就是在信息傳輸的基礎上做深層次的探究,全面提高配電網的高效運行,全面拉動社會經濟的發展。

2我國智能配電網運行中出現的問題

2.1配電網的電氣配套設施陳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鄉建設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電力,工廠機器設備的增加、城市規劃建設用電及空調冰箱等家用電器的增加導致用電負荷增加。但是由于我國電力的配套設施跟不上,不能有效地匹配經濟發展的需求,給國家經濟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例如,我國現階段的配電線路多以細長為主,功率過小,用電高峰時刻經常會出現停電跳閘等電路故障,影響供電的質量。只有強大的電力配套設施才能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和供電的需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電網的升級更新問題迫在眉睫[1]。

2.2相關部門對日常電力運行的監管不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配電網管理有了一定的發展,然而相關部門只注重表面而沒有深入管理,所以管理和發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約,其問題顯著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設備技術落后,部分地區存在嚴重的線路老化問題及自動化水平不夠成熟等。由于這些基礎問題沒有受到重視,日積月累就對配電網的供配電效率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繼而影響到供電質量,對管理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不能持續可靠地為城市的發展建設提供可靠的電力保障。鑒于此,在日后的電網管理規劃中只流于形式,而是要日常監督維護,出現問題及時調整,保障供電系統持續有效運行。

2.3科技水平不能在配電系統中發揮出作用

因為諸多方面的制約,計算機未曾在配電管理中得到廣泛的使用,其根本原因是先進技術的牽引不到位,沒有科學的輔助管理,對于數據的收集和采集不夠精準。得出的數據結論不能反映真實的配電情況,出現電網中斷或者供電事故問題時難以及時精準的解決。

2.4供電事故發生率過高

供電質量的好壞關系到電力安全事故的發生,因為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太多潛在問題,比如配電網的外在構架太單薄,設備老舊損壞,技術上不能及時更新完善,計算機自動化技術水平有限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配電網的質量。低質量的配電電網系統增加了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也威脅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只有從根本上提高電力供應,解決社會的需求才能實現社會的全面發展。

2.5電網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國電網運行制度上存在漏洞,內部職能劃分含糊,職責不清,分工不明。這種局面導致管理工作難以推進,出現問題無人承擔責任,對于優秀工作者無法合理的獎勵。然而在電網的核心負責部門之間,難以跨行業區域的互相配合協作,導致了工作延時滯后,效率低,整個電網系統運行不暢。

2.6智能化水平低

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科技水平也有了提高,智能化被運用到各個領域且效果顯著。配電網的智能化不僅能提高經濟的發展,同時提高了效率為國家節約了資源,只有企業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在以后的配電網規劃中,需要全方位實現供電系統的自動化,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人工出錯的概率,同時也提高了效率滿足了社會對電力資源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

3實現智能電網的思路方法

3.1夯實基礎建立完整的配電網結構

配電網結構是否穩定牢靠,直接影響到城市用電的通暢與安全,確保供電系統良好運行,對于維護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配電網的結構中最為關鍵的是牢靠性,安全可靠地保證供電系統的運行,選用優質的線路材料進行,另外在安裝電路的時候要盡可能的確保配電線路去繁從簡,裸露在外邊的線路一定要使用絕緣導線材料。這樣不僅能防止漏電現象的產生,另外也能在維修的時候一目了然快速修整。

3.2強化電網微機智能化保護

為了確保電網系統的良好運作,在技術上投入了更多的支持,對此微機保護的優勢就脫穎而出。不僅能夠及時共享信息數據資源,而且可以有效地銜接各個環節,一旦某一個元件或者說是系統出現問題??梢酝ㄟ^微機將信號傳輸到其他暫時完好的元器件使之發生連鎖反應,這樣信息收發及時,就能夠避免全系統故障癱瘓。

3.3提高城市配電網規劃的自動化水平

在互聯網信息時代,智能化也飛速發展。建議城市電網也盡快實現自動化,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供電效率保證供電質量,同時也可以給企業帶來充足的電力保證提高企業的發展速度。智能自動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保證其高效穩定的發展才能維系社會的穩定和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配電系統的智能自動化不僅是自身發展趨勢更是經濟發展的需要[2]。

3.4對配電網設備運行狀態加大監控力度

電網是一個龐大且復雜的系統,專業性極強。保證其安全穩定的運行需要相關人員及時監測管理,定時查看記錄做好嚴格的等級管理,例如,在微機保護狀態下對故障發生的周期、頻率與時長等做詳細的記錄。相關檢測人員會根據該記錄做周密的調查研究,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對于電網系統的運行、監管及維修都有著重要意義,也在另一個層面上為電網的維修提供了數據和參考依據。

3.5完善配電管理體系建設

完整的配電管理體系對于保證供電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促進城市化的建設中配電的合理操作會直接影響到供電質量的合格與否,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確保配電網規劃符合質量要求的同時也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的長治久安。綜上所述,只有嚴格地對配電網規劃進行標準化操作流程,才能夠嚴謹認真,減少因為質檢問題出現的用電故障及事故,避免經濟損失。

3.6加大先進科技在電力的投入使用

電力企業應該增加科研技術的投入,保證電力行業的智能化技術得到發展與進步。比如網絡化在電力行業的應用可以提高數據收集的效率,避免人工計算中存在數據漏洞、計算誤差等問題。確保了數據采集的準確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供電的時效性。除此之外電網設置的數字化技術實現了自動化操作,為供電提供了質量保證。

3.7配電網的運行及檢修

為了實現供電時效性,需要重視配電網的檢修維護工作。結合城鄉用電需求統籌規劃配置。增加對變電站地址的保護工作,提高供電智能化水平。爭取用戶每年的平均停電控制在1h左右。走訪落實基層群眾需要,前置配電需求滿足城鎮化建設的需要,微機監測城市中心或者經濟發展點應該及時增加電力供應。

3.8低電壓調控治理

嚴密監測低電壓頻發地區,增加監管力度,統籌兼顧加快配電網的建設。對于低電壓要優先改造升級,提高電網配置水平,采用高壓輸電法來減少輸電線上的損耗,另外微機檢測強化對電網的監管力度,一些因為天氣因素被破壞的設備應及時更新調整,定期檢測設施設備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我國電網設備暢通無礙,高效供電。

4結語

智能配電網是支撐國家發展的基礎性設備,是整個電力系統的核心內容。智能配電網的應用程度決定了城市發展的進度,是衡量其全面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要確定電網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只有電力規劃和經濟的發展緊密結合并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策略,才能切實有效的推廣實施,指導電網的改造和建設,實現電網超前建設,和城市全方位發展。但是我國當前配電網運行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多利用科學知識制定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為實現全面的智能配電提供豐富的經驗和材料參考。智能配電的實施過程要求供電企業加大投入科學技術的支持和保障,確保高配置電網的時效性及可行性。

參考文獻:

[1]聶仁杰,荊書婷.基于網絡電力儀表的智能配電系統解決方案[J].電子測試,2021(03):120-122.

[2]朱兵,蔣曉亮,劉紅平,等.客滾船智能配電系統設計與應用[J].江蘇船舶,2020,37(06):21-24+5.

作者:姚鵬 單位:國網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