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時間:2022-02-20 05:01:07
導語:通識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識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個人修養以及增強學生的社會性質,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適應社會的發展,為社會做貢獻。本文將對通識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展開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通識教育;大學體育;改革
通識教育具有非功利性和非專業性的特征,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通識教育符合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需求,在大學應該落實通識教育,進一步深化大學教育改革。通識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強調培養學生體育綜合技能和綜合素養,推動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一、通識教育的概念
所謂通識教育指的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以及公共事務能力,通識教育具有悠久的歷史,它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通過多種靈活的教育方培養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人才。
二、通識教育與大學體育教學的關系
綜合能力的培養更加符合當今素質教育的需要,在體育學科同樣如此,體育綜合能力強調的不只是學生在某一個體育項目是專業化,而是強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所培養起來的學習思維和綜合素養。在過去,大學體育教學一味將體育定位于體育項目的教學,而事實上,在21世紀,個性化以及創新才是教育的重心,僅僅是看考試成績而評定一個人是否夠優秀的方式并不適應21世紀的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在大學教育中實施通識教育是時展的必然趨勢。根據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我們發現當前各大高校的體育教學還是比較傳統,對體育技能的重視多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導致很多學生的體育潛能未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興趣也有所欠缺。由于體育教學理念的落后,教師忽視了對體育理論的講解,這導致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流于表面,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普遍較低。大學體育教學中充分運用通識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涵養,讓學生的體育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從而獲得終身的發展。大學體育要不斷深化改革,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
三、大學體育教學在通識教育中的現狀分析
總的來說,大學體育的課程設置還是將重心放在了體育技能上,缺乏新意,學生很容易產生厭倦的情緒。有的學校過于追求教學模式而忽視了教學的實質,體育教學本質依然是體育技能的教學。體育教師個人素養尚不能滿足通識教育的需求,教師的理論功底較為薄弱,人文素養不足,這個通識教育的推行帶來了較大難度。另外,一些體育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深入了解,忽視了學生的精神需求,盲目灌輸體育知識,加劇了學生的排斥心理。
四、通識教育對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
1、教學目標的改革
通識教育視角下,大學體育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在體育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性格的培養、興趣的培養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教學不能僅僅看學習成績,而是要以學生的思維鍛煉和情感體驗為出發點,讓學生在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中健康成長。大學體育教學隨意性、集體性和社會性較強,因此大學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體育的特殊性培養學生的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競爭力。
2、教學內容的改革
為了進一步在大學教學中推行通識教育,我們首先要對大學的體育課程設置有所反思。到底什么樣的體育課程才能適應當前人才培養的需求呢?國內外教育工作者皆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究,美國大學將通識教育與心靈的教育聯系在一起,在大學開設了很多人文社科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目前,我國的部分高校已經實行通識教育,通過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設置將應試教育與通識教育結合在一起。通識教育又被分為了兩個版塊,第一部分是全校性必須學習的課程,另一部分設個人選修的文化類課程。這種課程設置的辦法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由于學校的課程安排比較靈活,學生的專業學習與通識教育課并沒有矛盾和沖突。大學體育教學一直都是各大高校的最基礎的課程,因此在推行通識教育的過程中,大學體育課必然會率先走上通識教育之路。盡管多年來大學體育教學的變化并不大,在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上沒有多大的突破,未能真正發揮體育教學的價值,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大學體育的通識教育必然會發揮巨大作用。大學體育在教學內容上要盡可能多元化,與時俱進,并盡可能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展開通識教育。體育教師要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各種發揮自身優勢的平臺,如體育競賽和體育娛樂游戲,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
3、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
通識教育視角下,大學體育的自主學習應該進一步發展。自主學習建設可以有效推動體育改革以及體育工作的高效完成。建立體育教學俱樂部不斷完善管理和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體育自主學習,培養學生體育技能的時候更關注學生個人文化涵養的提升。
4、教學評價的改革
教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和真實的認識自己的表現,可以引導學生的進一步完善工作,當然教學評價更是教學情況的一個真實反饋。通識教育下,大學體育教學必須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手段,既能真實反映教學環節的情況,更有利于后續改進和完善工作的展開。面對當前各大高校落后的教學評價方式,教育工作者還要不斷推進教學評價的改革工作,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在通識教育理念下,我國大學的體育教學要深化改革工作,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為國家培養更多棟梁之才。五、結論通識教育十分重視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而大學體育教學本身就具有強健學生體魄和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兩項重要的教學任務,顯然,通識教育與大學體育教學具有相同的教學目標。對此,體育教師還應當進一步提升教學水準,掌握有效的教學方式實現新時代的人才培養目標。
作者:郭鈺 單位: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偉.當今大學體育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優化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4(33)
[2]尹杰.當代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及發展趨勢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1)
[3]曹艷杰,武善鋒.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理念定位與反思[J].湖北體育科技.2013(10)
- 上一篇:大學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及實踐
- 下一篇:中小城市公共體育資源開發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