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樂部教學在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實施
時間:2022-06-30 10:36:35
導語:俱樂部教學在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實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高職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社會和時展需求,亟待優化更新。俱樂部教學模式能極大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和學生的個性發展,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潛能,是我國高職公共體育教學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俱樂部教學應用于高職公共體育教學是一種創新,一種時尚,高職院校應強化重視。該文闡述了俱樂部教學的內涵、特點、優勢,并提出了其在高職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以饗讀者。
關鍵詞:俱樂部教學;高職;公共體育;優勢;實施策略
近年來,高職體育教育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諸多嘗試,盡管也取得了一些看得見的成就,但這些模式換湯不換藥,依然難以擺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不斷為學生體育學習列出了很多條條框框,學生學習自主性與主動性并未得到完全激發。隨著高職體育教學的進一步發展,俱樂部教學模式因運而生,它以其獨特的優勢很快得到教育者的認可。
1俱樂部教學的內涵及特點
所謂俱樂部教學模式,即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結合、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利用學校體育器材與體育場館,并以俱樂部的形式實現體育課堂理論內容、課外實踐鍛煉、學生群體競賽、專項體育訓練等完美融合的一種現代、科學、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俱樂部教學模式實施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發展學生個性,促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學習的理念,并形成健康、積極、向上、文明的生活態度等。俱樂部教學模式最突出的特點是以“俱樂部”的形式展開教學,這是前所未有的。該教學模式能給予學生很大的學習自由度,讓學生依據自身興趣與愛好選擇學習內容,充分發揮了自主學習、創作學習的優勢,能有效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2俱樂部模式應用于高職公共體育教學的優勢
2.1更關注學生選擇,教學時間與空間更自由
俱樂部教學模式將學生的“主體性”放在首位。它更加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強調給予學生酣暢淋漓的認知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我評價、互相評價,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無論是從活動內容,亦或是活動形式上,俱樂部都能給予學生更多選擇性與自主性,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另外,高職院校在實施俱樂部教學模式時極大改善了學校場館與師資缺乏的問題,這極大拓展了體育學習的空間。
2.2激發學生興趣,全面提高其實踐能力
傳統“教師強硬傳授,學生被動接收”的教學模式極大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其學習自覺性,但俱樂部教學模式卻能輕松做到。俱樂部教學模式將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學生能基于自身興趣、愛好以及學習期待等選擇項目,投入學習,極大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再者,俱樂部教學所組織的各項體育實踐活動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在實踐訓練中很自然提升實踐與創新能力。
2.3教師主導性更強,課內課外得以巧妙融合
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實施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課堂主導性作用,讓教師通過展示扎實專業知識與運動技能實現與學生的溝通,構建一個師生互助學習“共同體”,這不僅有效提升調動了學生興趣與激情,也使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再者,高職公共體育教學運用俱樂部教學模式能輕松實現體育“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的結合,更能凸顯高職公共體育教學的職業性特點,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鞏固知識,提升能力,一舉多得。
3俱樂部在高職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3.1強化高職院校對俱樂部教學的重視
在高職院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實施俱樂部教學模式離不開院校領導的大力支持與鼓勵。因此,要強化高職院校對俱樂部教學的重視。首先,學校領導以及相關管理部門應在資金、政策、設備上進行傾斜。毋庸置疑,俱樂部教學模式的實施必須要有完善的體育設施、體育器材、教學設備等作支撐,故學校應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硬件設施建設。其次,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學校要結合體育項目特點以及學生學習情況等建立完善活動管理計劃與管理制度,以此來規范俱樂部教學發展,幫助教師實現高質量的俱樂部教學。最后,制定科學的管理目標推動俱樂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學校領導的重視不應只集中于財力方面的傾斜,更應強化管理,制定具體、科學、合理的管理目標。例如,俱樂部活動多長時間舉行一次,會員出勤率為多少等要有一定的活動目標。
3.2注重俱樂部教學的組織工作的開展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教學中的俱樂部教學以其新穎獨特、靈活多變的組織形式打破了傳統體育教學的常規模式,體現出巨大的優越性。對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師來說,在實施俱樂部教學模式時應加倍關注俱樂部教學組織工作的開展。首先,從大一開始實施俱樂部教學。大學一年級第一學期可以通過大班授課的方式開展俱樂部教學,讓學生充分了解體育與健康常識,在一年級第二學期,直至二、三年級,教師可以讓學生基于興趣愛好進行選課,開展俱樂部教學。其次,教師可讓學生通過網上報名的方式參與俱樂部活動。學生網上自主報名有利于俱樂部根據學生報名情況以及師資力量對學生進行分層、分組教學。再次,俱樂部可設置不同的班級。一般可以設立基礎班、提高班、高級班等幾個類型,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師資匹配,便于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項目以及教師。最后,教師要發揮指導與點撥的作用。
3.3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實施俱樂部教學
科學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全面提升俱樂部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一般來說,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主要有學生自主學習、群體討論學習以及小組合作學習等幾種。在俱樂部教學中,學生自主性作用發揮的更為淋漓盡致,學生一般能自主掌控學習步驟,對自身學習進行日常管理。俱樂部教學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學生自主的參與俱樂部活動實踐、例如,關于日常工作管理,教師可以實施“輪流管理制”,讓學生輪流自覺進行日常管理(如課前的準備工作與課后的總結工作等),提升學生的實踐水平。再如,在田徑、籃球、羽毛球等比賽中,俱樂部要求學生能自主、自由地去組織課堂教學中的比賽,并做好比賽人員調控以及裁判人員的安排,這樣將極大提升學生的組織與管理能力,推動學生創新發展。當然,在具體的活動中,教師可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3.4不斷建立健全俱樂部教學的評價體系
健全完善的俱樂部教學評價體系都提升俱樂部教學質量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健全評價體系,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教師應強化指導與評判。俱樂部教學模式雖然給予了學生更大的學習自主空間,但并不代表教師可以完全放手,適當時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撥與評價很有必要。例如,可以在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自我修訂計劃等之時給予其恰到好處的指導,促進學生質疑、探疑、析疑、解疑等能力的提升。其次,確保評價體系的科學性與規范性。評價內容要全面、評價方式要靈活、多變,評價主體應多樣,除此之外,要特別注重激勵性評價。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應在不傷害其自尊的情況下鼓勵其改進、推動其進步。對于那些成就斐然的學生,要進行相應的物質獎勵或精神獎勵,全面提升其自信。綜上所述,俱樂部教學模式應用于高職公共體育教學具有巨大的優勢,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具有雙向的促進意義。俱樂部教學模式具有開放型、自主性、實踐性等特點,它以生動活潑的組織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健康第一”等體育教學理念,是目前十分有效的高職體育教學模式。當然,對于俱樂部教學模式,高職體育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改進,才能真正發揮其教育功能。
作者:劉彥 單位: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陶曉斌.湖南省高職院校體育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2]宋建德.俱樂部教學在高職公共體育教學中的實施探究[J].知識經濟,2014(12):152.
[3]羅仁玉.淺談高職院校實施體育教學俱樂部的現狀和措施探討[J].雪蓮,2015(26):51-53.(上接93頁)
- 上一篇:高校公共體育課程考核評價要素探討
- 下一篇: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空間要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