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體育服務效率與公平模式研究
時間:2022-04-06 11:26:46
導語:公共體育服務效率與公平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切實提高公共體育服務的績效和能力,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研究認為:在法律、政策的體制或機制支持下,通過加大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確保物質保障投入效率和公平,才能有效兼顧社會價值、群眾體質健康、社會經營者的經濟效益的公平和效率的統一。
關鍵詞:公共體育;社會價值;群眾健康
在中國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發展的背景下,公共體育服務成為打造強國體育文化、挖掘和培養體育儲備人才、提升國民體質的基礎和根本舉措之一。但在市場經濟環境和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只有兼顧社會效益、經營者的經濟效益與群眾體育需求,才能真正發揮公共體育服務的宗旨。
1公共體育服務的效率模式
追求和提高公共體育服務的效率,是實現公平和提升公平的基礎保障。
1.1群眾體質健康提升的社會價值效率
公共體育服務的本質之一,就是社會價值的追求和不斷實現。其實現方式有:⑴政府運用決策機制去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以形成“多元化的城鎮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主體與供給方式”[1]。包括以財政預算的方式穩定和加大政府公共體育投入,科學階段社會組織參與資格和范圍引導社會體育投入,切實提高公共體育服務能力和績效。⑵政府鼓勵和引導更多的自愿組織發揮奉獻精神。既包括政府單位、事業單位的公共體育設施的社會性開放,如學?;蛘w育場館的開放等;也包括社會經營性的健身館開放與有條件的私人設施開放,以及個人的自愿捐獻行為。
1.2群眾健身氛圍創設的體育文化意義
建設良性、積極、激情與科學的體育文化氛圍,是公共體育服務的基本內容之一。作為一種潤物無聲的公共體育服務方式,營造和不段豐富群眾健身氛圍,引導和激發廣大群眾積極地參與健身、科學健身,是體育文化的體現和意義所在[2]。表現為:激發群眾健身的公共標語,群眾健身或體育活動的技能方法介紹,群眾健身的公益宣傳和教育活動組織,群眾健身公益表演活動組織和舉辦,公益健身指導人才的表率、帶動和教育作用的發揮等,打造教育、激發、引導全民健身和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為群眾提供健身、健美、娛樂、自我挑戰與追求時尚的文化環境。
1.3經營性公共體育服務的經濟效益模式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各種社會經營組織在法律范圍內,創辦各種形式的群眾健身或體育活動載體,以多元化的體育服務以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健身與體育需求。各類“體育社會組織”尤其是“草根組織”在政府的支持下,通過不斷創新服務項目的方式以“切實提升承接服務能力”[3]。首先,表現為體育社會組織的經濟效益。以相關組織經營的利潤率和利潤量,一般利潤越高則公共服務效益也就越好,相應的其公共服務能力或經營性服務能力也就越高。其次,表現為體育社會組織的發展狀況。以相關組織的規模壯大、經營項目的專業性、特定區域的市場份額量,以服務對象、服務區域范圍內的消費美譽度等,各種指標之間存在的正比關系,規模越大、專業性越強、市場占有比越高、美譽度越高,則其服務效率越高。
2公共體育服務的公平模式
公共體育服務作為一種運用公共資源的行為的過程和結晶的統一,體現、維護和打造社會公平是其基本的要素特質[4]。
2.1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的城鄉公平模式
創造、實現和維護公共體育服務的公平,是不斷提升服務效率的關鍵。隨著改革的深入和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平被在越大的范圍內實現,為更多的普通群眾提供體育服務。結合公共體育服務的實踐,其可行的操作辦法有三種:一是,城鄉硬件投入公平。以政府公共財政預算為主導,引導各種社會資源的參與,為最大限度擴大公共體育服務公平創造條件。包括城市大型體育場館建設、城市公共城市體育中心建設,城市內街道、社區與各種公共場地的戶外體育設施建設,以及鄉鎮和農村公共體育中心、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等,以相關設施和場地建設情況,盡可能地提高其人均服務能力。二是,城鄉文化建設公平。以各種硬件設施為載體,去創辦各種公共體育活動形式,如群眾體育表演活動、體育知識宣傳活動、群眾體育競技活動、后備競技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大型公共體育活動的組織等,以各種適當形式對群眾形成教育、指導和正能量的沖擊作用。三是,城鄉人才投入公平。在“人往高處走”的發展理念下,許多的體育人才多集中在城市以及縣城,導致體育服務人才城鄉之間的嚴重失衡。需要運用政策和法律的力量,引導人才向鄉鎮與農村流動,以切實滿足農民健身需求。根據當前公共體育服務發展的實踐,以各種志愿者的服務為主要表現。另外,充分挖掘農村中小學校體育教師,各類退休的居住在農村或鄉鎮的專業技術人員等人員中的體育特長人才,是科學建設人才隊伍與提升城鄉公平績效的有效舉措。
2.2公共體育服務的性別公平模式
盡管在新中國下,男女平等已經提倡多年。但在公共體育服務的實踐中,依然存在性別服務不均衡的現象。結合公共體育服務和群眾健身實踐,舉措有三種:一是,開發性別公平的體育服務項目。隨著體育與藝術的結合,以及各類時尚體育社會性組織的創辦,卻呈現了“陰盛陽衰”的女性項目多的現象,如全國各地掀起燎原之火的廣場舞,其他的如瑜伽、健美舞、健美操、肚皮舞與鋼管舞等項目,以各中年齡段的女性為主要服務對象和活動主體。對廣大男性而言,的確缺少具有性別關愛的專業項目,挖掘與整合現有各類項目去創新具有性別專業性的日常體育項目,是提高男女體育服務公平的有益嘗試。二是,建設服務女性的專業場地和設施。在提高人均服務和城鄉公平的基礎上,建設能保護女性隱私的專業場地和設施,是保護和提升婦女體育權益的做法之一。尤其針對那些哺乳期、肥胖者,以及一些需要穿著較少服裝的特定項目,建設或創設一個封閉性、專業性的空間,有助于實現婦女人權和提升性別公平。三是,研發和投入多性別健身器材。重點在于開發適合女性力量、體質、身材的器材,尤其是負荷適中的力量型器材,如啞鈴、杠鈴、握力器、拉力器等,既能健身、健美又能不傷害身體,切實滿足女性群眾對美與健康的追求。
3結語
公共體育服務作為衡量現代社會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其效率和公平的實現直接關系群眾的幸福指數。在國家和居民都富裕的時代,在政府的主導下,在居民、家庭和社會組織的充分參與下,在提高人均硬件設施數量的基礎上,提高人均公共體育服務質量,為各種需求的群眾體育活動和健身需求,創造多元型的服務模式與多樣性的服務載體。
作者:辛娟娟 單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馬德浩,季瀏.城鎮化進程加速背景下提升我國城鎮公共體育服務供給能力的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4,(12):12-17.
[2]張小龍.太極拳與全民健身服務產業的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4):114-117.
[3]郭修金,戴?。徺I體育社會組織公共體育服務的實踐、問題與措施———以上海市、廣東省為例[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4,(3):11-16.
[4]王莉敏,王勇.全民健身的全面性與統一性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4):12-14.綜述報告ZONGSHUBAOGAO
- 上一篇:公共體育服務多元化發展的幾點思考
- 下一篇:大學生體育鍛煉能力與習慣養成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