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師范生公共體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16 03:55:40

導語:免費師范生公共體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免費師范生公共體育教學研究

摘要:以山東省免費師范生為研究對象,構建了公共體育教學體系:準確定位培養目標、分工協同管理體制、實行課程設置多樣化、模塊化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優化考核評價六個方面,旨在提高免費師范生的培養質量。

關鍵詞:免費師范生;公共體育;教學體系

山東省師范生免費教育是解決城鄉基礎教育發展薄弱的一項舉措,基于學生體質健康的現實性、體育育人功能的多重性、師范人才目標的決定性三個方面,亟需對免費師范生公共體育的教學進行改革。

1.山東省免費師范生的招生情況

1.1招生數量。2007年,6所教育部直屬的師范大學開始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用來解決農村教師的短缺問題,10多年來免費師范生存在畢業之后的薪資待遇、環境惡劣、發展機會匱乏、編制不能及時解決等問題。2018年,相關政策逐步得到完善,將“免費師范生”改稱為“公費師范生”,為地方高校的免費師范生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山東省是經濟、人口大省,教育的整體水平一般,基礎教育發展也不均衡,尤其是農村教師老齡化,學科配置不足,補充渠道不暢,師資“留不住”等現象。2016年,為了加強農村中小學師資隊伍建設實行師范生免費教育,重點培養學有專長、勝任多學科教學的小學全科教師和一專多能的初中短缺學科教師。3年來,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其中2016、2017年各3000人,2018年擴大到6000人,共計12000人,這足以說明各地市師資匱乏的現狀,急需補充農村的師資隊伍,以提高農村基礎教育的教學質量和教學環境;承擔培養任務的高校由原來的9所也擴大到17所,基本上覆蓋了省屬高校,位居招生計劃前五名的培養高校為: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聊城大學、魯東大學、臨沂大學。1.2學科與區域。從學科設置和區域分布來看,涵蓋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各個學科,語文、數學、英語的主科地位無法改變,也注重其他學科的補充。隨著2016年國家二孩政策的實施,學前教育、小學教育的師資也得到有效解決,其中在小學教育上菏澤797、臨沂323、濟寧286。而學前教育的補充在2018年才開始招生810名,平均47.5名/地市,該部分學生畢業后執教幼兒教育,存在滯后現象,仍需要加大支持的力度,以推動幼兒教育的基礎水平,保證二孩政策的落實與推動。

2.公共體育教學體系的構建

2.1培養目標定位。山東省免費師范生重點培養學有專長、勝任多學科教學的小學全科教師和一專多能的初中短缺學科教師。在2016年《山東省師范生免費教育實施辦法》中明確規定了高校要注重培養質量即“按照德育為先、一專多能、面向農村、強化實踐的原則,創新免費師范生培養模式,系統設計培養方案,建立高校、地方政府與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培養機制?!痹谏綎|省教育廳《關于做好2018年公費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強調“各高校單獨制定公費生培養方案,建立跟蹤培養機制,激發學生學習內在動力,關心和促進公費生的學習和成長,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笨傊?,在“三位一體”的協同培養體制中,高校對學生培養成什么,怎么培養,培養的怎么樣,是一個非?,F實的問題,可以說高校起著關鍵性作用。2.2管理體制建設。按照《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相關要求,在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的領導下,由教務處、團委與學工部、二級學院牽頭,公共體育教學部具體組織落實,建立免費師范生的信息互通平臺,形成分工協同的管理體制。2.3課程內容設置。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和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內容,對公共體育課程進行重新梳理,課程內容設置為體育運動項目類、體育運動素質類、體育組織能力類、競賽指導能力類、體育比賽欣賞、體育保健類等六大類,實現公共體育課程設置的多樣化,以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全面發展。2.4教學模式探討。緊密圍繞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基于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基于精品課堂建設的創建,基于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水平,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形成模塊化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探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體育技能、組織能力的教學模式。2.5教學方法創新。改變傳統的單向示范、講解灌輸式教學法,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等多樣化教學方法,注重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因材施教,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恰當地處理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關系,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推行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及多媒體技術教學。2.6考核評價優化。探索考試考核評價改革,注重學生從師技能考核。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內容體系要全面,具有可選擇性,學習評價內容與教學內容統一,評價方法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關注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作者:全濤 單位:臨沂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