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對策
時間:2022-05-15 09:48:35
導語: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文教育就是學校不再把培養大學生的知識作為日常教學的唯一目標,而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價值觀教育,為社會培養懂得世俗學問、有人道主義精神、有品德和能力為社會進步而獻身的人。因此,人文教育在高校的體育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
1.1體育人文精神是體育文化的核心內容,是和其他文化相區別的重要標志
在人類社會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出現了多種多樣的體育文化體系,也形成了千差萬別的精神內涵。但在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共同影響下,無論是體育文化體系,還是體育精神的內涵,都有了一個共同的發展方向,那就是促進人的協調發展,實現社會的和諧進步。奧林匹克文化作為現代體育文化的主流,在向全球推廣時,也在不斷的接受著世界各地文化體系的影響,其文化內涵也在多種文化的影響下逐漸整合,進而使其人文精神更加豐富。尤其是在中國社會的現實語境中,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人為本”、“剛健有為”、“崇尚和諧”等精神特質逐漸和其緊密結合在一起,進而在華夏大地上形成了另類的“獨特風景”。[1]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育中,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學生了解中國文化,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1.2加強人文教育是健全大學生人格的重要舉措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院校向社會輸送的人才,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對本專業的知識掌握的比較豐富,而本專業以外的其它專業知識了解的卻很少,尤其是體育專業人才,對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識明顯掌握的不夠。高等院校忽視人文教育,會給大學生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極易造成學生之間不良風氣的形成,吸煙、酗酒、打架、斗毆等時常發生;言談舉止輕浮,缺乏涵養,生活情趣單調乏味等。因此,在高校的體育教育中,加強人文教育,有助于大學生改掉自身的壞習慣,積極樹立健全的人生品格。對體育專業大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目的不在于為學生將來從事某種職業做準備,而是教給他們倫理與道德、情感與責任,是要綜合體力、智力、情趣、倫理各方面的因素,使其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使其人格豐富多彩。[2]在高校的體育教育中,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不僅有助于大學生實現人生事業,推動社會的發展,而且還能使大學生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和合格的“公民”,提高大學生的生活品味。
1.3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加強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
在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的影響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一些糟粕思想也流入到中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自私自利等思想,對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產生了嚴重影響。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大學生,由于人生經驗不足,辨別外來文化好壞的能力有限,極易受到這種不良思想的影響。此外,大學生的思想激進,好奇心很重,極想嘗試的思想,也是他們成為世界文化的首先接觸者。由于大學生不能很好的對外來文化進行鑒別,就容易走進誤區,形成一些不良思想,如不思上進、安于現狀、貪圖享樂以及“有錢是兄弟,無錢是仇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因此,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對大學生加強人文教育,有助于凈化大學生的心靈,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積極向上、艱苦奮斗、居安思危的優良品質,從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質。
1.4高校加強人文教育,是推動高校體育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社會也進入信息時代,即知識經濟時代。這就要求人們要適應新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生活方式,為此,就必須對人們進行智力教育,也就是要對人們進行智育。所謂“智育”,就是對人們進行開發智力的教育,對大學生而言尤其重要。人文教育以智育為核心,并不是說體育就失去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是豐富了高校體育教育的內容。這說明高校體育教育除了可以強身健體、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外,還可以培養大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勤勞、博愛、民主、尊重等人道主義精神。對高校體育教育地位的肯定正是人文教育價值觀和人文精神價值觀的充分體現,也是對高校體育教育重要作用的肯定,正是因為此,才使高校的體育教育有了強大的思想基礎,也為高校體育教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2我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現狀
雖然人文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這就促使高校更注重對大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培養,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率,這就忽視了人文教育在日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高校的體育教育,往往注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增強和艱苦意志品質的培養。久而久之,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艱苦奮斗的精神都有所提高,但也養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和不良思想。因此,我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現狀還是非常嚴峻的。
2.1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缺乏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廣義來說,就是指一個人成其為人和發展為人才的內在精神品格。這種精神品格在宏觀方面匯聚于民族精神之中,體現在人們的氣質和價值取向之中。從狹義來說,人文素質就是人文知識和技能的內化,主要指一個人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品格。人文素質教育強調的是人文知識和人文精神的提高與培養,而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文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教育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體育教育逐漸缺失了人文素質教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1.1重武輕文的體育思想導致高校體育教育缺少人文素質教育
長期以來,人們對體育的認識就是能夠用來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這種單一、保守的體育思想嚴重制約著人們的體育觀,對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厥兹祟惖陌l展史,不管是西方體育,還是中國的傳統體育,最早都與戰爭中的士兵訓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為了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體能和技能的培養就成了體育教育的核心內容,人文教育只能成為體育教育的冰山一角。這種重武輕文的體育思想,嚴重導致了高校體育教育中人文素質教育的缺失。
2.1.2重文輕體的體育思想導致人文知識素養的薄弱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難就業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據統計,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人,而相對應的就業崗位增加的卻不是那么明顯,有些城市就業崗位還有明顯的下滑趨勢,這也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就業壓力的增大,也促使高校更加注重知識的培養。重文輕體就是高校的教育過于注重文化知識的教育,而忽視了對大學生進行體育素養的培養。在高校的體育日常教育中,教師往往會對學生進行身體強化訓練,而對體育文化知識卻很少涉及。有些高校為了加強大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只在大一、大二開有體育課程,大三、大四就不再開設體育課,這就嚴重削弱了對大學生進行體育文化知識的培養。因此,重文輕體的體育思想導致了人文知識的缺失與薄弱。
2.2體育教師的人文素質不高
高校體育教師是高校開設體育課程的重要力量,高校體育教師人文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能否在體育教育中對大學生進行人文主義教育。然而,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師大多都是體育專業的畢業生,由于他們之前在學習體育時,沒有接受過良好的人文教育,導致高校的體育教師人文素質普遍不高。教師是大學生成才的引路人,也是大學生學習的榜樣。要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精神,教師自己要尊重科學、嚴于律己、實事求是。此外,體育教師缺乏豐富的知識面。我們要做一個能夠隨社會發展的教師,必須要努力讀書,拓寬知識面,勿固守專業疆域,要終身受教。[4]由于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師大多是體育院校畢業的體育特長生,缺乏豐富的知識面,就很難在體育教育中對大學生進行較好的人文素質教育。
3加強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對策
3.1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人文修養
教師是高校開設某項課程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學生學習、效仿的對象。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必須加強自身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要力求精神抖擻、情感豐富,對講解的體育知識要形象、直觀,易于大學生理解。體育教師要以豐富的情感、淵博的知識,在學生中樹立一個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形象,對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產生重要的影響。體育教師加強對人文知識的學習,是在體育教學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人文修養的提高,以便更好的在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3.2高校體育要轉變教育觀念,使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
長期以來,高校的體育教育觀念就是體育是強身健體、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的人生品格的重要手段,這種單一、保守的體育觀念,嚴重制約了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因此,高校體育要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尋找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的結合點,使體育教育能更好的與人文教育相融合。而高等教育價值觀念的轉變是實現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首要前提。高校體育教育應以人文素質教育為核心,以人文教育為基礎,注重大學生人格整體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3.3提高大學生人文知識的思維意識
目前,高校的體育課程主要有理論課和實踐課兩種形式,將兩者有機的相結合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知識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在體育理論課上,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文基礎知識的學習,豐富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大學生對文化的認知力。在體育實踐課上,體育教師可以將人文知識融入到一些游戲中,使大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掌握人文知識。體育教師還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將人文知識制作成形象、直觀的課件,讓大學生來分析人文知識在體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價值。因此,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手段來豐富大學生的人文知識,提高大學生的人文修養,以此來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大學生的人文知識思維意識。
4結語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加強人文教育,是現代體育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然而,在現實社會中,人文教育在體育教育中的實施遇到了很多困難。一方面重武輕文、重文輕體的體育觀念對現代體育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嚴重制約了體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另一方面社會的進步、市場經濟的發展、大學生難就業的壓力,也使高校更注重文化知識的培養,體育教育所占的課時逐漸減少,能用來加強人文教育的時間也比較少。此外,體育教師自身的人文修養不高,也致使高校在體育教育中很難加強人文教育。因此,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人文知識的學習,提高自身的人文修養;高校要轉變體育教育觀念,使體育教育與人文教育能夠很好的融合;體育教師還要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大學生人文知識的思維意識的提高。高校體育教育要加強對大學生進行人文教育,推動人文教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快速發展。
作者:姚建明工作單位:中國民航飛行學院飛行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體育演進的理性觀察
- 下一篇:黨的群眾路線暨農業工作會講話稿3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