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教改思路

時間:2022-05-15 10:15:05

導語: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教改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拓展訓練教改思路

1拓展訓練的起源與發展

1962年,拓展訓練傳入美國,經過了Jerry和GrayBaker等人的數年不斷地完善與發展,已演變成了只需要簡單的教具或不需要教具都可操作的、具有現代氣息活動課程。1995年,拓展訓練傳入我國,但由于當時人們對其認識深度不夠和宣傳力度不強,所以僅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開展。1999年,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率先把其引入到MBA、EMNA的教學體系中,并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隨后,社會上的拓展培訓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的態勢成長起來,如:北京的“人中人”、上海的“海浪”等。近幾年,拓展訓練已逐漸地被引進到高校體育中,如:東北林業大學、江南大學、首都經貿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

2拓展訓練的特點

傳統的體育活動雖然從身、心、群等多角度強調隊員的身心和諧發展,但在實踐過程中往往都偏向了身體方面的鍛煉,缺少對人格精神等方面的培養。而拓展訓練以體能活動為引導,引發出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交往活動,有明確的操作過程,要求隊員全身心的投入。這樣,不僅鍛煉了身體素質,又強化了隊員的人格魅力和團隊的凝聚力,從而在真正意義上達到身心和諧統一。

2.1項目設置的靈活性

與以往的訓練相比,拓展訓練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室內室外均可,有無器械均可。主要是以自然環境為依托,使用一些簡單的器械(例如:木板、繩索等)來開展拓展訓練。

2.2寬泛的適應性

拓展訓練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不論什么職業、什么等級的人都會有相應的項目滿足其要求。同時,各類項目都可以根據受訓對象的具體情況進行開發、設計、組合,使每次訓練都能做到切合實際,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

2.3隊員的主動參與性

拓展訓練以其特有的開放性和趣味性,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吸引隊員,并使其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訓練項目之中。

2.4激發潛能的極限性

在拓展訓練的項目中,有一些項目的難度是非常大的,會很好的激發隊員的身心內在潛能。具管理學方面的統計,人的潛能是顯能的三萬倍。例如:珠穆朗瑪或翻越草地等項目,當隊員看見器材時,不論從體能方面還是從心理方面,按照以往的標準都是不可逾越的,但為什么在拓展訓練中每位隊員都可以順利的完成任務呢?這就是因為激發了隊員們的潛能,使他們的能力在項目的享受過程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2.5高峰體驗的刺激性

在完成項目所設的障礙之后,隊員們能夠體會到發自內心的自豪感和勝利感,獲得難得的高峰體驗,這些是在任何書本上都難以學到的知識。在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項目中,比如“空中抓杠”,隊員站在10米高臺上的時候不免有些緊張以至于猶豫不決,在我們的實際操作中,有很多隊員會站在上面長達半小時之久,進行長時間的思想斗爭:跳或不跳。無論最后他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在此過程中所獲得的情感體驗是任何活動都無法比擬的。

2.6熔煉團隊的協作性及彰顯個體的領袖性

拓展訓練常常是以組為單位來開展的,強調集體合作。力圖讓每名隊員都竭盡全力地為團隊的榮譽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并從團隊中吸取強有力的能量和自信,在集體中彰顯自己的領袖個性。例如:在“畢業墻”拓展項目中,一名隊員的力量在大,技巧在熟,也不會把這個團隊順利的推向終點,而是需要所有隊員的共同協作才能完成。但在集體的協作之中又要根據每名隊員的領導能力特點來發揮其個體作用,體現出隊員的領袖才能。

2.7良好的組織與計劃性

拓展訓練常以15—30名隊員為一單位來進行項目訓練,在人員搭配上以男女比例5/5—6/4為最佳搭配值,所以在隊伍的調動和項目的活動上,拓展訓練具有極強的組織計劃性。

2.8完善綜合素質的教育性

拓展訓練可以讓隊員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得到知識,在知識中升華思想,在思想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習慣,在習慣中塑造完美的人格,在完美的人格中體現對隊員綜合素質的培養,使其達到挖掘自身潛能,提高自我效能;強化內在價值,培養社會角色;增強團隊意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學會欣賞、關注和保護大自然的目的。

3拓展訓練的分類

3.1根據目標的不同進行分類

拓展訓練可以根據目標的不同分為學校教育、心理康復、娛樂運動三類。學校教育又可分為體育教學和教學教育兩類。

3.2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進行分類

根據項目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地面、高空、水上、軍事訓練與野戰仿真對抗、極限、定向越野六類。其中地面類包括解方程式、交通阻塞、七巧板等,高空類包括空中抓杠、相依為命、緬甸橋等,水上類包括扎筏求渡、獨闖龍潭、水中漫步等,軍事訓練與野戰仿真對抗包括軍事體驗賽、CS仿真對抗、軍歌嘹亮等,極限類包括珠穆朗瑪、高空蹦極、長征腳步等,定向越野類包括城市定向、校園定向、野外定向等。

3.3根據參加項目人數的不同進行分類

根據參加項目人數的不同又可以分為個人和集體兩類。其中個人類包括高空斷橋、高臺演講、成功之路、人生之旅信等項目,集體類包括任背摔、求生墻、盲人方陣、穿越電網等項目。

4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中的開展意義

4.1拓展訓練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2002年教育部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指出“體育課程是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于身體活動并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又明確提出:“大力推進體育課程改革,要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教學氛圍”。這無不是在給拓展訓練提供一個良好的施展平臺和發展空間。拓展訓練以其特有的動態教學模式,通過學生自主地在實踐中享受體驗、得到反思的學習方式,一改以往“填鴨式”、“說練式”的教學模式,以期達到激發潛能、磨煉意志、完善人格、熔煉團隊、彰顯個性的教育目的,并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的完善與發展。這無疑不符合當前體育教學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4.2拓展訓練是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有效途徑

“德”是做人的最基本標準,如果一個人沒有“德”,那么他就不會形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管理學里面,把“有德有才稱為正品;有德無才稱為次品;無德無才稱為廢品”,而把“有才無德”稱為;愛因斯坦在對居里夫人的評價中曾說過“與其講,是智慧和才華發生偉大的影響,毋寧說,是人格和道德發生更偉大的影響。”這足以說明“德”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的重要性。而當今的大學生在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不懂得關愛、不懂得尊師重道等基本的道德知識。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知識即德性,無知即罪惡,無人有意作惡”,但現代部分大學生雖知識淵博,卻不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2007年8月31日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教育“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同志早在1917年《新青年》雜志上發表的《體育之研究》中明確指出“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予體,無體是無德智也?!边@說明體育教育可以塑造學生的道德情操,拓展訓練更能充分的完成此項任務,例如“穿越電網”、“解方程式”、“七巧板”等拓展項目,學生可以在實踐中充分體會到尊重、友愛、互相幫助等德性在完成一項任務的過程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我們可以反復進行此類項目來刺激學生的德性弱點,從而在學生主觀認識的基礎上培養其道德情操,使其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

4.3拓展訓練具有強化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可行性方法

在現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中,在同志在2007年“十七大”報告中提出要把“中國從人力資源大國變成人力資源強國”的偉大目標下,高校勢必要培養出具有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和創新潛能的綜合性高素質人才。這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大量的科學知識,而且還要具有創新精神、團隊協作意識、堅韌不拔的毅力、挑戰極限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綜合素質。而這些素質的形成光靠說教是永遠不能做到的,是要經過無數次的實踐經歷才能慢慢地培養起來的。但在大學校園中又怎么能有那么多的實踐機會呢?這就給拓展訓練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它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無數次的實踐機會,而且還能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醒你所犯的錯誤是什么,讓你去反思,直到你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為止。例如:某些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常會畏懼道路上的困難,不敢正面去面對而是選擇逃避;也會有學生缺乏團隊協作意識,具有自私、自立的壞習慣。這就可以通過“高空緬甸橋”和“高空獨索”等個人高空項目和“信任背摔”及“勝利大逃亡”等團隊項目的反復練習去突破心理障礙和塑造良好的社會合作意識。

5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中開展的實施策略

5.1拓展訓練的開展模式

隨著拓展訓練在高校中的不斷滲透,目前其開展渠道主要是體育課程和體育課外活動兩方面。

5.1.1拓展訓練在體育課程中的開展模式

拓展訓練以其特有的活動方式強烈地吸引著廣大學生,但當其面臨器材時卻無從下手,以至于下手操作也不能收到預期效果。這主要是缺少教師的引導和對拓展訓練知識的匱乏。所以,高校應開展拓展訓練課程以其對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傳授。課程的開展模式主要有兩種:體育學院的專業選修課、全校的公共體育選修課。體育學院的專業選修課模式下,拓展訓練在社會和學校中廣泛地開展勢必會需要大量的拓展培訓師,這就給體育學院學生在就業的道路上拓寬了渠道。而全校的公共體育選修課這種開展模式不僅增加了學生在課程上的選擇余地,而且提高了學生對新興事物的了解。

5.1.2拓展訓練在體育課外活動中的開展模式

為了提高學生體育課外活動的質量,我們可以以“俱樂部”或“拓展運動會”等形式在高校的校園里廣泛開展拓展訓練活動。例如:2003年11月,首都經貿大學舉辦了我國高校體育史上首次拓展運動會,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2拓展訓練課的內容設計

高校體育開展拓展訓練課,課程內容可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兩類。

5.2.1理論部分

理論部分主要是拓展運動的基本知識和一些簡單的鍛煉方法及運動保健。例如:(1)、拓展運動的起源、發展、目的意義。(2)、拓展運動的國內外開展現狀及項目設計原理與經典項目介紹。(3)、拓展運動裝備及使用方法介紹,保護及常用繩結技術(4)、體育鍛煉的方法與手段。(5)、運動醫療常識。

5.2.2實踐部分

實踐部分主要包括團隊組建、拓展游戲、拓展訓練項目、身體素質練習四個部分。例如:(1)、團隊組建:破冰、選隊長、制定隊名、隊歌、隊訓、團隊展示等。(2)、拓展游戲:心靈感應、大樹與松鼠、桃花朵朵開、縮小包圍圈等。(3)、拓展訓練項目:解方程式、穿越沼澤、信任背摔、穿越電網等。(4)、身體素質練習:推小車、收腹跳、負重弓箭步走、鴨子步等。

5.3拓展訓練課的授課方式

根據拓展訓練課的內容分類其課程的授課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理論課主要采用多媒體教學,可集中授課,譬如每周安排一到兩個晚上在多媒體教室講授相同內容的理論課,選擇了拓展訓練課程的同學可選擇在自己沒有其他課程安排的晚上聽課。這既節省了開支,又提高了教學效率。實踐課主要是戶外分班制,采用“做中學”、“開放式”、“探究式”、“體驗式”等授課方式,運用破冰熱身—項目體驗—反思分享—總結運用的流程,一改傳統的授課方式,給學生營造出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

5.4拓展訓練課的評價和考核方式

拓展訓練課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情況、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感表現等方面,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定等方式進行??荚嚪绞街饕歉鶕鶎W的拓展運動知識(理論課知識和各拓展訓練項目實際操作方法、流程、所需器材、注意事項、安全措施、目的意義等)編制成試題庫,由學生抽簽選擇3-4題作答,老師給予評分,占總成績的60%,其余的成績是包括每次課老師所留的心得體會作業(占總成績的20%)和平時的綜合成績,包括上課的出勤率、學習態度、參與的積極性等多方面因素的觀察給予評分(占總成績的20%)。

5.5拓展訓練課的注意事項

在安排每次拓展訓練課的內容時,教師都要樹立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認真備課,將每個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隨時注意檢查器材和保護措施,嚴格操作要求,做到收獲最大化,代價最小化。而在上課時,一定要隨時提醒學生按照安全要求來完成所體驗的拓展項目,不要麻痹大意,違規操作,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傷害。

6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中的管理

6.1組織管理機構

拓展訓練課程的內容涉及體育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內容,所以單憑體育學院的能力是無法完全勝任高校拓展訓練課程的教學的,所以要以體育學院為基礎來組織一個獨立的管理機構,進行項目的開發、課程的設計及課程的教學。

6.2經費的來源和投入

6.2.1經費的來源

高校建設拓展訓練基地與課程教學的經費來源主要有三種渠道:(1)2005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高等學校主要負責同志作為學生體質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加強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領導。學校領導班子要把體育工作真正擺上學校的議事日程,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專題研究體育工作,制訂年度體育工作計劃,采取切實措施,解決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所以體育學院的領導應該積極的向學校的領導介紹和說明拓展訓練在當今高校體育中的發展前景,應加大資金投入。這樣拓展訓練的課程的啟動資金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落實。(2)體育學院可以把學校的拓展基地作為俱樂部的形式來運轉,對社會進行開放,以學校的所有體育設施及良好的師資隊伍為一體的形式進行打包以此來進行開發。這樣既可以服務于社會,又可以以物養物的形式回收資金的投入,以此來解決經費短缺的問題。(3)體育學院可以與社會的拓展訓練公司進行合作,共同來建設拓展訓練基地,公司投入資金,學校出地皮和教師,共同打造一個商品化的訓練基地。這樣即可以解決經費問題,又可以樹立一個知名的教學品牌。

6.2.2經費投入

高校拓展訓練基地與課程教學的經費投入主要是由所要建設的基地面積及所要開設的項目來決定的,如果學校沒有環境去建設基地并所要開設的項目都是一些簡單易行的,那么就不需要多大的經費投入。如:首都經貿大學的“軍事拓展體育場地400障礙賽”是在400米體育場上,添加了一些簡單化的軍事障礙,這不僅節省了資金,又避免了環境問題所帶來的障礙。而像東北林業大學、江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一些高校在校園中所建設的拓展基地就與其大不相同,不僅有自己的獨立空間,而且拓展訓練項目更是種類繁多(高空、地面、水上等)。這樣的基地自然需要大量的經費投入,但它所帶來的效益卻是更大的,不僅美化了校園環境,更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6.3場地的設置與開發

拓展訓練基地的場地設置與開發主要是由學校的自身環境和經費的投入量來決定的,有自然環境固好,但當沒有那么大閑置空間時,我們也可以建設一個設備齊全的拓展訓練基地,這樣的場地就要設置的緊俏些,可以把一類的項目進行組合,例如:東北林業大學的校園拓展基地就是在水泥地上建造的,占面積也就一千多平方米,但其中所包含的器材卻是相當豐富;而江南大學的拓展基地就是以自然環境為依托,在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建造起來的,總面積達到五萬平方米,不僅包括陸地項目,而是一個水、路、空、三位一體全方位的拓展訓練基地。

6.4場地、器材的維護與管理

在高空和水上的拓展項目中,有些項目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需要一些繩索和救生衣等保護器材。而這些器材需要進行嚴格管理與維護,不能輕易地就投入到課程的教學之中,在每次課的開始之前應由專人進行檢查以免發生意外。而對場地中的器材進行管理和維護同樣十分重要,不僅要按期對一些器材進行檢查、維護、更換,更要安排專人在基地上進行場地的管理,不能讓學生們隨意的開展拓展訓練項目,以免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7結論

把經教材化的拓展訓練引進高校體育課中,不僅是對傳統體育課的內容和形式的補充與改革,更是完全符合現代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需要,研究它具有極高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但目前把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中的研究還不全面,急需從理論和實踐方面做進一步的挖掘,以便形成一個全新的高校體育課程體系。

作者:李鵬工作單位:蘇州科技學院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