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策略

時間:2022-04-13 02:59:16

導語: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策略

摘要:追隨著時展的步伐,人類社會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也正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要真正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必然離不開不斷的學習。因此,關于學習型社會的構建也成為了一個必然。在這種新型社會結構中,必須要求人們具備學習的能力和動力。同樣,高校體育課程不僅帶給大學生切實的體育技能,而且也奠定了現實中學生對體育運動、健康生活的基礎。針對社會的急劇發展帶給學校關于教育的深刻反思,本文先是對高校體育的現狀進行了概述,再分別闡述了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的意義、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的措施,最后分析總結出其不足與優勢。

關鍵詞:學習型社會;高校體育;課程;設計;體育學習

在現階段的社會背景下,個體的身心特點、生活環境根據時代的需求發生著變化。同樣,體育也是如此,其價值需求、運動內容也需要人們不斷地開發與探索?,F代社會對人們的體能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具體來說,人們需要發揮體育學習的潛力與動力、需要具備體育自主學習的能力等。為了更好的迎接學習型社會的到來,大學生在現實體育生活中要有追求。具體來說,大學生盡可能的主動探尋體育生活,就需要高校體育課程注重激發大學生們的切身感悟與體驗。

一、高校體育教育的現狀分析

據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高校體育教育的標準較之前已有大幅度的提高。各個高校對健康教育、體育教育也采取了一些強制與鼓勵措施。盡管這樣,但是在實施體育教育的同時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具體來說,現行的高校體育雖然有所改變,但是有的改變并不切合實際,這導致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與終身體育的目標相背離。放眼看來,高校體育課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大學生的自主性沒有被很好的發揮出來,即體育課堂完全由高校體育教師主宰,大學生在教學中只需要很好的配合完成即可。要解決這一問題,高校體育教師就必須注重體育運動的技能學習,即讓大學生自主掌握運動技能。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真正通過體育運動愉悅身心。在課堂教學教育中激情、好奇、自由是解決缺乏自主型這一問題的良藥。值得一提的是,各個高校在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將體育課堂存在的所有問題歸納起來,主要就是對技能的學習和體能的增長過分注視;對大學生生活的合理構建極其缺乏;對重點學科偏重太多。

二、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的意義

有哲人說過,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要將有用的知識經驗傳遞給后人。這些在社會生活與自然中累積的經驗凝聚了前人的心血與感悟。只有把這些經驗或間接或直接的傳遞給后人,后人在實踐與生活中才能盡可能的少走彎路,從而做出比前人更卓越的成就。其中,體育文明就是人類千百年來積攢下來的,也需要后人的傳播與繼承,而教育就是最有效果的傳播方式。對青年人來說,繼承體育精神,享受運動,進一步發展現有體育文明也是這一代人不可逃避的使命。要促進高校體育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在人類體育文明中聯系大學生的日常生活,這也響應了國家對高校體育教育提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號召。具體來說,就是高校體育教育不是為體育而體育,也非為教育而體育。在體育教育生活化的問題上,大學生們只有對體育生活化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與感悟,才能更好的享受體育,并養成一個終身體育的觀念,這會使得他們不自覺的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在某種意義上,終身體育不僅對自身的生活起到一個充實的作用,而且為大學生未來健康生活方式的構建起到了一個很好的鋪墊作用。

三、終身體育教育觀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的措施

(一)社會與學生需求統一

高校的體育課程始終要與實際相聯系。因此在高校體育課程中,必須要把學生們的終身體育學習和身心健康問題作為重點。從大學生對體育的需要情況來看,其和高校體育課程的要求是有本質區別的,即高校體育課程要求對學生的體質有一個長遠、統一的規劃。根據個體情況,需求取向基于特定的身體基礎、個性特征、來源背景等。針對這一情況,高校體育課程必須認真設計與探索,否則就會脫離實際,也失去了其存在的目的與意義。在對高校進行調查的過程中,了解到了有些學生喜歡體育而排斥體育課的情況。這一情況必須要使學校體育工作者做出深刻反思,在今后的課程設計中多了解學生的想法,使課程盡可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偠灾?,要提高大學生體育學習的動力和能力,就必須要統一社會需要與學生需要的辯證關系。

(二)體育學習活動要多形式共同作用

實踐出真知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真理?;谶@個觀點,高校體育教師就必須具有系統考慮、全方位的課程設計思維。這種方法雖然能實現起來有點困難,但是卻能有效培養大學生綜合、全面的體育教育觀。具體來說,可以通過采取多種多樣的形式達到這一預期。常見的體育學習活動的組織形式有社會體育交流、專題講座與討論、體育協會、體育課教學、校園體育網絡、體育俱樂部等。其中,體育課教學是最基本的形式。但在設計課程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即課程結構類型合理的安排的問題。這一點也是將體育學習力變得更加社會化、生活化的基本保證。結語在近些年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終身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終身體育也是如此。但必須承認在終身體育教育的觀念下,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也是存在一些誤區與盲區的。所以在目前來看,我們離真正的終身體育目標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總而言之,還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反思與實踐。

作者:周磊 單位:西安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曉芳.從終身體育教育觀審視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趨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4.

[2]潘淳浩.高校體育生活化環境的構建與學生體質健康改善的實驗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3.

[3]楊光.終身體育教育視域下大眾羽毛球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3.

[4]羅少功.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理論研究[D].河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