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社團管理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7-21 09:06:49
導語:高校體育社團管理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體育社團具有多樣性、自主性、實踐性等特點,是學生課外業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本文運用資料文獻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基于武漢市高校體育社團現階段的管理現狀,對體育社團發展的特點進行闡述,分析高校體育社團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對策,旨在促進高校體育社團管理模式的積極轉型。
關鍵詞:武漢市;高校;體育社團;管理
高校體育社團是在學校負責大學生社團管理部門統一指導下,由學生自發創立、多維管理、自主建設而形成的體育組織。不僅是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途徑,也是傳播校園文化與精神的特殊載體。目前,我國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的深入進一步促進了高校體育社團的較快發展,但同時也存在著管理與宣傳滯后的不足,嚴重阻礙了高校體育社團發展的質量與水平。在此背景下,社團管理的改革勢在必行。將互聯網融入日常管理的方法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符合大學生群體的需求,對武漢市高校體育社團的轉型和品牌化以及實現武漢市“十二五”時期體育事業的新發展、新跨越的階段目標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1高校體育社團相關概述
顧淵彥在《體育社會學》中提到,“社團是公民自愿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體育社團是以體育活動為目的或活動內容的社會團體[1]?!?998年國務院下發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體育社團是指經各級體育局審批并經各級人民政府部門依法核準登記成立,由各級體育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的體育協會、學會、研究會、聯誼會等非營利性社會組織[2]”。從上述定義中可以把體育社團歸納為由成員自發形成,以體育實踐為目的,實行自主管理的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王向東在《大學生自發體育社團的現狀及管理》中指出高校體育社團是“大學生為體驗體育活動的娛樂性,以掌握和提高體育運動的技能和技術,緩解學習壓力,擴大交往目的而自發組織起來的一種民間性體育團體[3]”。高校體育社團充分體現了學生的愛好和能力特點,自發形成,自主管理的社會組織。
2武漢市高校體育社團管理現狀
2.1體育社團的管理模式
2.1.1學校對體育社團的管理體制
目前,學校與學生社團建立起垂直的組織形式,由學校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對社團的日常運作進行必要的管理,保證社團的健康發展。這種“家長制”的管理模式較適合我國高校社團管理人員不足的現狀,負責學生社團日常工作的老師一般會身兼多職,在完成教學任務和行政命令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社團進行審查、批準、授予與監督。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只要建立的社團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目的,申請過程符合程序化,其實社團的建立并不困難,而且學校還積極鼓勵并支持創立新的社團。通常,由學生主動提出申請,填寫申請表,并提交相關材料和策劃書。學校實行準則制,由社團聯合會批準后,再經校團委老師進行審核后即可成立社團。
2.1.2體育社團自身的管理模式
根據調查,在校團委、學生會或社團的管理下,大部分高校體育社團設置了會長、副會長負責體育社團的內部管理,下設有組織部、外聯部、宣傳部和培訓部等。在此基礎上,有些學生干部還建議增設技術部、信息部等部門,或者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部門[4]。武漢市大學生體育社團的日常管理和活動組織資金的百分之九十主要是來自于成員每年繳納的社費,學校的財政撥款對于社團創辦活動的花費杯水車薪,而商業贊助也由于活動自身的級別和宣傳,造成贊助商能夠提供的物質幫助變的有限。
2.2體育社團的管理發展現狀
2.2.1社團數量不斷增加,發展速度較快
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8月,華中師范大學擁有107個社團,包括科技創新,文藝表演,學術科研等八大類型,其中,有16個是體育競技類社團,占全校社團總數的15%[5]。2010年武漢大學注冊的73個學生社團中有19個是體育社團,而截至2013年10月,武漢大學100個校級學生社團中,體育類社團上升至25個,占新增學生社團總數的23%[6]。從這些數據可以得出,體育社團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蓬勃的勢頭,在高校學生社團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為推進高校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發揮著積極作用。
2.2.2社團品牌化突出,成員參與度高
各高校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發展品牌特色社團,開展了多種競賽、文體活動。2015年11月,武漢體育學院武體巖友會和武漢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休閑教研室聯合舉辦的2015年第五屆斯坦格杯武體攀巖賽暨華中高校攀巖挑戰賽順利舉行,比賽吸引了170多名運動員報名參加,選手中,來自武漢大學的哈薩克斯坦留學生,武漢體育學院的英國外教,還有幾位快意攀巖俱樂部年齡在14-16歲的青少年選手都成功登頂。成員參與體育社團的出發點主要是從豐富課余文化生活,滿足自身興趣愛好,提高審美與氣質,獲得日常健身鍛煉的指導,增加社會交往等方面體現的。目前大多數學生已經意識到參加體育社團不僅可以增加體育鍛煉,還可以塑造自身的組織、協調與管理能力,獲得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已成為不少學生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
2.2.3社團種類多樣,活動內容豐富
武漢市高校體育社團的主要有網球、羽毛球、高爾夫球等球類社團,武術、拳擊、跆拳道等搏擊類社團,象棋、圍棋等棋牌類社團,瑜伽、健美操等健身類社團和包括攀巖、輪滑運動的競技性體育社團。社團種類多樣化,滿足了學生的多種興趣愛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體育社團的組織中。這些社團大部分所需投入不多,場地、器材等問題在高校易于解決,組織管理較為輕松。日?;顒映梭w育教學訓練,還有組織、參加競賽,教練員培訓指導,對外交流等各種形式,社團會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安排。
2.3高校體育社團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2.3.1傳統的宣傳方式存在局限性
伴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校體育社團管理的問題已日益顯現,并制約著社團的發展。其中,最為顯著的是體育社團在招新和舉辦活動中的宣傳方式依舊沿襲著幾十年來高校的傳統宣傳方法。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每年的九月至十月,是一年一度的社團招新日和社團文化節。在這段時間內,各大社團會在奧星院廣場兩邊搭上遮陽蓬,擺放桌子,懸掛海報,由社團成員散發傳單,招攬新生。對該社團感興趣的同學便會在學長學姐的指導下,當場填報信息,繳納會費,成為社團的一員??梢?,他們對該社團的具體情況并沒有機會進行深入地了解。社團用來宣傳舉辦活動的方式也大同小異,除了在廣場設報名點,還會在各棟宿舍樓下張貼海報,僅此而已。在這種方式下,并沒有對活動的宣傳起到很好的作用。
2.3.2社團發展受經費制約
高校體育社團普遍存在著活動經費不足的現象,一方面因為體育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娛樂消遣方式,伴隨著消費行為;另一方面在于社團作為一種自愿結合的互益組織,其非營利性決定了社團不能產生經濟效益[7]。社團經費的不足,導致很多活動不能進行。由于學校財政經費有限,再加上社團自身缺乏資金管理的能力,造成社團活動的物質保障不能實現?!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沒有足夠的經費,開展活動的體育器材、設施、場地受到限制,對活動的開展大打折扣,不利于品牌體育社團的建設,阻礙了社團的“走出去”。
2.3.3社團活動質量有待提高
如今高校并不缺少體育活動,各個社團都以舉辦豐富的活動為發展目標,然而,在這種快餐式的文化下,組織的活動大同小異,沒有創新。學校和學生真正需要的是高質量的活動。同時,由于社團活動組織人員為學生,社會經驗不足,考慮不夠全面,舉辦的活動缺乏深度,導致了參與度的極大降低。體育活動要體現大眾參與的特點,不能一味強調專業性,而是要強調提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體育活動。單單為了追求活動舉辦的數量,忽視其效果和質量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2.3.4社團管理體制存在自身缺陷
社團管理制度過于復雜。以武漢體育學院為例。學生社團不僅有自己內部的管理,還受到大學生社團聯合會和武漢體育學院校團委的管理,同時受到多重領導,造成管理的責權不清,在社團的日常工作上產生了分歧與混亂,大大降低了社團項目實施的效率。目前,高校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組織管理模式,缺少一定的開放性,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創新。社團的成員以新生為主,招入的新成員隨著時間的流逝日趨減少,大三、大四的學生基本上不參加社團活動,直接造成社團成員的覆蓋率不高,社團發展規模有限[8]。
3體育社團管理的對策研究
3.1自媒體與體育社團相結合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程度極高,自媒體改變了傳統單一的宣傳模式,為創新管理模式創造了基礎。社團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后,在校園里進行宣傳,通過微信掃一掃或者搜索公眾號的方式即可成功添加并關注。日后,社團公眾號定期推出與該體育社團的相關信息,幫助大家了解體育項目的內容,對體育活動進行推廣。社團可依托某一平臺的技術保障,對社團會員的信息進行分類匯總集中管理,然后通過多平臺對社團活動的常規工作進行推送[9]。在舉辦社團活動期間,除了以往張貼海報,安排人員設立報名點外,還可以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用手機直接在微信平臺上就可報名。這樣大大提高了活動的參與度,也節省了相應的用于制作海報和宣傳頁的費用,提高了資金的使用率,優化了人員安排,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社團的管理和活動的組織。自媒體豐富了社團成員間的交往方式,提高了同學的積極性與參與度,提供了建言獻策的渠道。通過微博、微信、BBS論壇等平臺,大家可以隨時隨地暢所欲言,交流自己的看法。這種便捷的交往方式不僅節省了時間和空間、增加了交流的頻率和效率,而且能集思廣益,更好地為社團貢獻自己的力量[10]。自媒體平臺可以吸引更多具有相同興趣的體育愛好者,大家聯合起來,志趣相投,共同促進體育社團的發展。
3.2加強與兄弟社團的交流
無論是與同校的其他社團,還是與外校的體育社團進行交流與合作,都是社團“走出去”,獲取經驗的重要途徑。社團間活動的舉辦,是交流和學習的過程,彼此間的溝通與了解,是建立友誼和經驗互補的方式。為社團以后開展體育活動,掌握校園動態,建立品牌形象打下堅實的基礎。2015年11月8日,武漢體育學院跆拳道社團與武漢大學跆拳道協會進行了技術文化上的交流。在交流中,社員互相學習跆拳道的技巧,討論豐富各自校園文化的建設,不僅使得兩校社團學員得到了交流,還促進了學校之間的友誼。
3.3管理體制的轉變
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是促進社團管理高效進行的保障,但是,往往為了達到學校的目標與要求,開展的活動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意志,造成社團成員的積極性不高。實行有效的管理幅度,學校對社團管理的體制進行轉變是促進大學生社團創新發展的制度前提。重視效率與效果,在致力于辦好體育活動的同時也要強調活動項目的成果,保證活動有效穩定的運行。處理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對活動進行綜合的把握。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是促進組織內部優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交流環境可以保障社團內部信息傳遞的順暢,使組織內部發展目標與外部大環境要求的配合達到一致性,是組織獲得外部驅動力的有效方式。
3.4發揮教師指導作用建立長遠發展計劃
專業的指導老師是保證社團發展的關鍵部分,學校應意識到指導老師的重要性,并提高指導員的整體素質能力,為體育社團發展提供建設性的技術與指導,對校園內部的體育組織進行機構改革,實現工作的有序開展。為提高體育社團的影響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是必不可少的。對體育社團人員進行專業的知識和指導,從而形成正確的健康理念[11]。社團可以根據老師的建議,從制度上調整社團發展的方向與速度,提供干部選聘和培訓的指導,使得社團可以按照規定的路線,達到長遠發展的目標。體育社團舉辦的活動以體育教學的內容為基礎,使體育社團和日常教學相聯系,在減少體育社團盲目開展活動的基礎上有著重要意義。
4結語
高校體育社團是展現校園文化的重要途徑,對推進學校體育、社會體育、群眾體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現階段武漢市高校體育社團發展形勢總體很好,但一直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高校體育社團自身應跳出傳統管理的思維定式,迫切需要通過合理的方法進行創新,為社團注入新的理念與內涵,開展高質量的體育活動與競賽,提升社團的綜合競爭力,推動社會體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作者:陳添巧 沈克印 單位:武漢體育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顧淵彥.體育社會學[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1999:126.
[2]黃亞玲.論中國體育社團[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51.
[3]王向東,李夢義,馬寶玲.大學生自發體育社團的現狀研究及管理[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1,(4):73-74.
[4]徐磊.和諧視角下高校體育社團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武漢市高校體育社團為例[J].體育科技.2013,(34):150-155.
[5]社團成員.華中師范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EB/OL].
[6]武漢大學社團聯合會[EB/OL].
[7]梁紅霞,王哲.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J].湖北體育科技,2013,(32):1014-1017.
[8]魏玉瓊.武漢市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發展瓶頸及對策研究-以湖北工業大學體育社團發展為例[J].搏擊,2015,(7):16-17.
[9]張淼.自媒體視域下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創新-以浙江財經大學為例[J].經營與管理,2015,(3):150-153.
[10]吳垚.自媒體時代學生社團品牌化建設的途徑探析[J].新聞戰線,2015,(6):46-47.
[11]喻昌軍,范曉曼.湖北省高校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現狀研究[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4):95-96.
- 上一篇: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途徑研究
- 下一篇:新時期大學體育教學方法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