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普修開展拓展訓練的困境與對策
時間:2022-04-10 08:37:08
導語:體育普修開展拓展訓練的困境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高速發展的社會對高等相院校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現階段,由于學業上的壓力和步入社會的壓力使得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身心出現了各種問題。作為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的高等院校則有責任做相應的工作來保證這部分大學生的身心的健康。因此高校有必要戶外拓展訓練及其相關課程。
關鍵詞:高校;體育普修;拓展訓練;對策
1拓展訓練概述
拓展訓練英文為:OutwardBound愿意為一艘小船駛離平靜的港灣,義無反顧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挑戰。其最早起源于二戰期間,二戰中英國的運輸船隊被德國海軍的潛艇大量的襲擊從而沉沒。許多的海員因此而葬身海底。經過長期的觀察發現,那些幸存者不一定是身強力壯的,但一定是有強烈的求生欲望,意志力堅定,且具有豐富的求生技能的人。英國人從中得到啟發,并于1941年在英國成立第一所拓展訓練中心,對海員進行培訓以期提高遇襲后的存活率。在戰后,拓展訓練逐漸演變為一種全新的訓練方法與學習方式,是把受訓者帶到大自然中,通過專門設計具有針對性和挑戰性的課程,利用典型的場景和活動方式,讓團隊和個人經歷一系列的考驗,磨煉克服困難的毅力、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增強合作的團隊意識。[1]
2.1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現代社會中,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代表著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而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近年來,隨著大學生中單親家庭子女、貧困家庭大學生的增多,以及因為學業壓力、就業壓力、甚至同學間人際交往的壓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愈發常見。而對拓展訓練的研究結果表明[2],對實驗組實施人際交往拓展訓練后,實驗組成員的人際交往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實驗結果顯示為期2年的拓展訓練在減輕心理壓力,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了解與信任,形成團結奮斗、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上有著極為明顯的幫助。有助于在人際交往中建立和諧、相互信任的良好關系。由此可見拓展訓練與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息息相關的關系[3,4],研究結果同時也表明,拓展訓練通過親身參與使參與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在緩解緊張情緒,心理壓力大等方面有著獨到的作用。從而逐步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2改善大學生體質健康逐年下降的趨勢隨著高考和畢業后就業壓力的日漸增加,大學生重視知識學習而輕視體育鍛煉的比例逐漸加大。而且一部分高校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這句話的誤讀導致高校體育課在教學中“放任自流”,致使一部分大學生視體育課為“雞肋”;而社會對大學生群體的體質健康問題亦沒有足夠的認識,在這種社會大環境下使得大學生對自身的體質健康問題更加的不重視,從而導致大學生體質下降的狀況愈演愈烈。拓展訓練不僅僅是一種簡簡單單的體育活動,其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使學生積極參與以身體活動帶動心理體驗,進而形成自主鍛煉的意識和身心全方位發展的一種體驗式的訓練方式。拓展訓練所包含的運動形式多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實際的身體狀況靈活選擇,具有較高的普適性。且發生運動損傷的概率要遠低于籃球、足球等直接身體對抗的運動項目。2.3改善大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在現如今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青少年的在初高中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功課以期考上好的大學??梢哉f青少年在這期間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接觸的人和事物都極為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青少年對社會的不適應以及在人際交往上的不足,導致并不能完全的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這樣一來,當大學生離開校園踏入社會,面對著社會的紛繁復雜,能不能迅速的適應社會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這也決定著他們今后發展的程度。而拓展訓練一個最為顯著特征就是需要參與者在活動中不斷的去克服困難、超越自我,一方面提升了學生自身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為學生創造了與他人進行交流的機會,鼓勵他們敢于展現自我,使其深切的感受到團隊和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良性競爭的意識,并能對自身有一個清晰明確的定位。從而使大學生在離開校園后能盡快的適應社會并證實自己的價值。2.4對體育教學模式的革新我國的學校體育在歷經了百余年的發展后,達到如今的狀態并為我國的體育事業培養了大批的人才。但是在培養學生身心全面協調發展上還有一定的不足,未能徹底的貫徹“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指導思想與課程理念,只注重于教師的“教”,而沒有注重學生是否“受”;近幾年的教學改革雖然在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但是基層教學對這個的誤讀往往會導致在教學實踐中對學生只有表揚沒有批評。這樣反而把對學生“身”和“心”的教育給割裂開來了,更加不利于學生創造性和個性的發展。而拓展訓練著重于對學生身心的培養且不受教材的限制,改變了單一的授課方式,讓學生主動的去參與并在參與中去體會與理解,同時也改變了過去強調講解、示范的教學模式。
3高校體育普修開展拓展訓練的困境
3.1缺少專業的師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策劃和執行者。但由于拓展訓練進入我國的時間尚短且普及率不高,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還是新興的事物,因此對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一個較大的挑戰?,F階段高校體育教師缺乏相關的專業培訓,而且社會對高校體育普修的重視程度也不夠,知識體育教師不能獲得相關的學習機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將仍然是制約拓展訓練進入高校體育普修的一大短板。3.2教學設施的匱乏教學設施是體育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條件。但長期以來學校體育的目標一直向著“唯技術論”的方向偏移,導致教學過于強調“掌握運動技術”。學校體育的競技性傾向依然壓制著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活動。基于此,現有高校的體育教學設施大多是以滿足競技性需求為目標配置的。拓展訓練所需要的設施和現有的設施有著極大的不同,而且拓展訓練中有些項目的設施相對來說是較為昂貴的。導致拓展訓練由于教學設施的匱乏而無法在高校普修中普及開來。即便有些拓展訓練的項目由于不需要專門的設施被一些高校引入,往往也由于項目層次過低,不能給學生以應有的身心體驗而導致達不到所期望的教學效果。3.3課程設計有待完善拓展訓練課程包含著形式眾多的項目。由于受高?,F有資源的限制,且有些項目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將所有內容都包含進高校體育普修的課程中顯然是不現實的。因此,要在高校體育普修中開展拓展訓練就需要將適宜作為課堂教學的項目遴選出來,且拓展訓練與其他的體育普修課程相比在課程的設計、組織以及所需要的資源和環境上都有很大的區別。而且拓展訓練進入我國的時限尚短,各高校均處于探索階段沒有相互交流經驗的條件。這也嚴重的影響了拓展訓練在高校體育普修課程中開展的速度,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主要的因素。3.4教學中安全管理不足拓展訓練是源于二戰期間英國軍方的一種訓練,所以其本身就帶有著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安全問題是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普修教學中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F如今我國的大學生絕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他們需要拓展訓練這樣的運動來改善他們身心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但是在現階段“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對于學生的過度保護也制約著拓展訓練的開展。
4高校體育普修開展拓展訓練的對策
4.1注重對教師的培訓要將拓展訓練徹底的引進高校體育普修課程中來,勢必要對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體育教師要積極的更新專業知識,積極的去了解拓展訓練的相關理論知識.并且要對社會上現有的開展拓展訓練的俱樂部進行實地的考察與交流。在考察的過程中教師要親身的去參與所有的項目,這樣才會知道哪些項目適合在學校開展以及如何開展,而且教師要將俱樂部的訓練方法與高校體育普修的學生特點相結合,從而探索出更加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更加完善的課程安排。4.2加大對教學資源的投資在選擇拓展訓練項目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學校的資源能否滿足。上級的主管部門應對高校加大資源的投入,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同時,充分挖掘高校的資源,利用學校現有的場地資源開發一些拓展訓練設施。同時可以和社會上的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系互取所需從而建立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拓展訓練。4.3完善課程設計拓展訓練是通過專門設計具有針對性和挑戰性的課程,利用典型的場景和活動方式達到對人身心鍛煉的運動。所以各高校應根據本校所具有的條件選擇適宜的項目來組建教學的內容??梢砸M一些較容易組織的項目在校內開展,積累一定的教學組織經驗再逐步的引進更專業的項目。在課程的設計上各高??梢猿浞值睦矛F有的校內和周邊的資源自行設計一些符合高校體育普修教學要求的項目,從而使拓展訓練更好的融入高校體育普修的課程中來。4.4加強教學中的安全監管拓展訓練是對受訓者的身心進行訓練,一些項目對受訓者身心的承受能力有著一定的要求,如果保護不到位,不但達不到拓展訓練的初衷,反而會對受訓者造成一定的創傷。所以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第一,教師應該牢記“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而且掌握一定的保護技巧。第二,在課前對學生進行安全培訓,使其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第三,在課程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安全問題,選擇最適宜在校園中開展的項目。第四,在課前教師認真檢查器材的安全性,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活動進行監督。
作者:周子凱 單位:河南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凡濤,宋金美.將拓展訓練引入普通高校體育課的初步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4,26(3):63-64.
[2]楊劍,等.體育生活拓展訓練培養大學生社會心理能力的實驗探索[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12):1630-1632.
[3]汪曉贊.學校體驗教育與中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29(5):70-72.
[4]白莉,等.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的教學設計和組織形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0):120-122.教學探索JIAOXUETANSUO
- 上一篇:高校體育保健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 下一篇:高校體育專業課程教學論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