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體育生活化的高校體育改革研究
時間:2022-06-21 11:02:58
導語:基于體育生活化的高校體育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對于很多學生意味著自由,但是在獲得自由的同時也養成了很多不好的生活習慣,比如晚睡晚起、沉迷游戲、飲食不規律等,導致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普遍不高。針對這一現象,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體育教學的方針由原來的體能訓練轉變為生活習慣的培養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體育生活化教學的問題一直都得到關注,但是到目前為止,在我國各大高校中,對于體育生活化的改革,仍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首先,體育生活化中對學生的自主體育鍛煉的意識要求比較高,并不是說高校學生不重視體育鍛煉,而是將體育鍛煉付諸于每天的生活中,對于學生的意志力與毅力的考驗比較大,以致于很少有學生能實現體育的生活化教學。就目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而言,很多學生僅僅只是在體育課上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體育鍛煉,在私下的生活中堅持體育鍛煉的比較少。據統計在我國高校大學生中,能堅持每天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只有28%,有18%學生每周進行一次運動或者兩周進行一次,剩下的54%都是幾乎不鍛煉的。這部分人中,本著提高身體素質進行鍛煉的有7.8%,其余大部分都是對體育比較感興趣的學生。眾所周知,體育鍛煉有著比較嚴格的周期性與長期性的要求。如果只是進行間歇性的體育鍛煉,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起不到比較明顯的效果。甚至學生在長時間沒有進行及體育鍛煉,突然在體育課上進行強化訓練之后,身體方面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不僅沒能提高身體素質,反而會起到反效果。另外,由于大學生的生活節奏特別不規律,所以體育教學的生活化教學同時也是學生生活習慣的培養方式之一,體育生活化的教學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其教學方式上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二、高校體育教學生活化改革策略分析
對于高校學生的生活化體育教學策略而言,首先要從興趣出發,由培養興趣鍛煉大學生的體育自主鍛煉能力;其次要從需求出發,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教學;最后就是從意識出發,鍛煉學生體育鍛煉的習慣。
(一)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培養其體育鍛煉的能力
高校學生的體育生活化教學最重要的就是堅持,雖然體育鍛煉并不難,但是要堅持下去,幾年如一日卻不大容易,并且對于學生的自主性還有著一定的要求。而讓學生堅持體育鍛煉必須由兩個必要的條件,一是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二是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能力與興趣,往往是互相緊密結合在一起的。而通過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從而增強其體育鍛煉的能力是目前為止最好的方法。但是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又必須立足于其對自主鍛煉的能力。所以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必須要對學生進行自主鍛煉的能力進行教學,然后學生擁有體育鍛煉的能力之后,通過堅持鍛煉增強能力。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1.體育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等相關知識的教學,這里的教學不僅僅指的是體育鍛煉,而是體育技能、體育知識、鍛煉技巧、應急措施等。體育技能:其中體育技能指的是對于學生鍛煉時所需要進行的項目教學比如:引體向上、俯臥撐、跑步、仰臥起坐、籃球、羽毛球、足球等。雖然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對于前者運動項目或多或少會有著一定的掌握。體育知識:比如俯臥撐、跑步、引體向上等,但是這幾類運用對于運動的周期性要求比較高,不能盲目地訓練,這里面就涉及到鍛煉技巧方面的知識了。體育技巧:比如分組做俯臥撐和引體向上,而在運動前首先要熱身,比如跑步就是一種比較好的熱身方式,這就是體育鍛煉技巧的教學,然后及時體育知識的教學。這里指的是籃球、足球等運動的規則以及比賽的規則,還有運球、投籃的相關技巧等,這就是體育知識的教學。應急措施:而應急措施指的是,在體育鍛煉中發生受傷等經濟情況時的處理辦法,比如扭傷、肌肉拉傷甚至是骨折等。2.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這里的興趣培養需要讓學生有一個目標或者是目的。當學生有了鍛煉的目標之后,自然會培養出體育鍛煉的興趣,比如學校組織校際運動會或者是一些相關的體育活動、體育技能大賽等,讓學生進行有目標的體育鍛煉,并且根據學生的體育情況進行報名參賽。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馬拉松比賽或者是參加省馬拉松賽等。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目標之后就會有壓力,會將壓力轉換為動力,然后主動進行體育鍛煉以及相關體育知識的學習。
(二)從需求出發,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方法教學
這里的從需求出發指的是對學生的不同需求進行不同性質的體育鍛煉,體育鍛煉的性質分為很多種,強身健體、增強體能、運用比賽等。但是對于高校學生的需求而言,大致可以根據男生和女生分為兩大類,時刻掌握學生的心理,進行正確的教學方法。1.對于男生的體育鍛煉男生的體育鍛煉需求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強身健體,這部分學生一半身體素質比較低,所以想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自身的體能素質,對于這類學生教師就需要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出發,然后針對不同體能的學生進行不同強度的體育鍛煉方法的制定,讓學生每天進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并且循序漸進。對于這類學生而言,一般不要求強度太大的運動,而另外一種則是追求運動比賽。這部分學生一般對于體育鍛煉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于校際運動會或者是體能大賽有著比較高的參加欲望,而這時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天賦進行籃球隊、足球隊或者是其他運動項目的組建。讓學生除了平時的體育鍛煉之外,專門精通一種體育項目,而對于這部分學生而言,往往需要合理的增加訓練強度。當然也有一些比較特殊的需求。一般而言,男生對于肌肉都是比較向往的,因為肌肉不僅僅是身體素質的表現,還是一種比較美觀的身材,所以對于這類學生而言,也需要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比如說鍛煉腹肌的有仰臥起坐。鍛煉肱二頭肌的有俯臥撐,針對不同鍛煉肌肉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并且對其訓練進行合理的時間安排。2.對于女生的體育鍛煉從古到今,愛美是女生的天性,所以針對女生的體育鍛煉需求而言,一般也分為兩種,一種同樣是強身健體,另一種這是大部分女生比較向往的需求,減肥、塑身。對于體育鍛煉而言,幾乎可以滿足這里所有的需求,所以針對強身健體的女生而言,同樣安排一些比較合適的體育鍛煉,比如跑步、仰臥起坐等等,這類女生對于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而對于減肥塑身的需求而言,則需要進行科學的體育鍛煉方式,對于體育鍛煉的周期性與長久性有著比較高的要求,另外也可以讓這類女生進行舞蹈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
(三)從意識出發,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
對于體育意識而言,在高校學生的體育生活化教學中是比較重要的,而增加學生的體育意識卻要從學生的生活習慣方面入手。首先要增強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認識,然后再為學生制定良好的生活習慣,并且履行下去,將整個學校的體育教學都形成一種風氣。1.首先要增強學生對于體育意識的學習,讓學生知道進行體育鍛煉的一些好處。體育鍛煉并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同時可以磨練學生的意志力、忍耐力。要讓學生懂得在體育鍛煉當中成長。2.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健康身體素質的決定,所以對于學生的生活習慣也要進行培養。首先為學生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時間,可以用晚上熄燈、門禁、查房的形式,讓學生及時的休息。然后呼吁學生每天早上上課之前先進行晨跑運動,將學生一整天的活力喚醒,最后則要對學生的體育訓練進行合理的安排,必須要是在空閑的實踐,所以定為早上與晚上。3.最后就是要讓學生培養運動目標,無論是對于減肥還是強身或者是運動比賽,都需要通過合理的體育鍛煉來增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讓學生看到自己鍛煉的成果,更好地促進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三、結束語
高校學生進行體育生活化的教學改革趨勢已經勢在必行,而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而言,首先要對學生的意識觀念進行轉變,然后根據學生的需求對其進行體育技能等方面的教學,最后達到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完成生活化教學。高校學生的體育教學最終的目的還是增強其身體素質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其體育教學的改革也要立足于這個觀之上,將體育鍛煉變為高校的一種普遍的風氣,營造校園體育運動的氛圍。
作者:何湦 單位:文華學院
參考文獻
[1]李曉芳.從終身體育教育觀審視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趨勢[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4):99-102.
[2]胡仲秋,杜華,李志鴻,等.從終身體育觀審視我國高校體育生活化發展趨勢[J].教育界,2015(36):97.
[3]馬勇,李海燕.論高校體育課程建設的改革———對大學體育教育生活化的實驗研究之二[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32-35.
[4]張祥彪.上海市拓展訓練開展現狀及高校體育引入拓展訓練課程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6(5):15-16.
- 上一篇:高校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 下一篇:大型社會體育活動及影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