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研究
時間:2022-12-05 08:39:51
導語: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課程設置與社會發展需求存在相對滯后性及“應用型”實踐教學相對薄弱是現階段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創新升級校企合作深度辦學模式及打造專業特色精品實踐教學基地是促進實踐教學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實踐教學;一體化
隨著近些年我國對生命健康關注程度的不斷加深,運動健身已經成為社會焦距的熱點話題。2016年10月,國家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設健康中國的戰略主題。在健康意識日益增長的社會背景下,專業的運動健身指導是實施開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現階段對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人才需求程度大幅度增加。如何提升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實現我國“健康中國2030”的最終目標,是當前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所面臨的重要任務。
一、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教學發展現狀分析
1.課程設置與社會發展需求存在相對滯后性。高校開設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使得學生掌握指導大眾體育、養生健身、休閑娛樂等運動技術,同時具備對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經營開發及教學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在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教學發展中往往更注重傳統理論教學,在教學計劃安排過程中課程設置更新不足。隨著我國文人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對運動健身的理念已經打破原有的傳統思路,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在教學發展過程中應該根據當前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及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際條件能力開設具有時代性的特色人才培養課程。在重點開設大眾體育健身指導與咨詢及體育產業的經營開發等課程的同時,要將群眾熟悉的戶外運動及特色群眾運動項目進行細化指導,滿足社會群眾對其現實需要。2.“應用型”實踐教學相對薄弱。實踐教學是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培養計劃中重要組成內容。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核心特征是實踐性。大部分高校中的實踐教學環節主要由校內技能實訓實踐及校外畢業實習兩部分內容組成。校內技能實訓實踐過程是由專業課程教師指導完成的,實訓中更多的是強調對專一內容的實踐教育教學,學生在此過程中多表現為重視程度不足,嚴重影響校內實踐的效果。校外實踐是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素質的重要途徑,往往高校都安排在畢業前的大四學年。校外實踐教學通常是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及校外實習就業一體化培養基地來完成的。目前,我國高校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普遍重視校外實習而忽略校內實習。
二、構建基于“實習就業”一體化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有效途徑
1.創新升級校企合作深度辦學模式。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校解決學生專業實習和就業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升,企業的基礎實力得到壯大,這種“雙贏”的合作模式是高校實踐教學推行的重要改革方向。在國家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中指出,要加快高等教育結構調整,逐步實現普通本科高校面向社會需求的應用型轉變。通過“訂單式”式培養合作及校企深度互動學習交流模式的創新升級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可以將當前社會發展最需要的知識技能引入理論課程教學中,從而擴寬在理論學習的知識范圍,提升學生專業知識的儲備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提高。2.打造專業特色精品實踐教學基地為全面落實?!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教育部等部門印發的《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打造專業特色精品實踐教學基地是構建基于“實習就業”一體化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高校要建立具有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基地的長效運行機制。根據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特點及社會實際發展需要進行遴選實踐教學基地,并強化實踐教學基地的內涵建設,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精品實踐教學基地,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另一方面,在進行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社會服務能力提升相結合的教學內容,在平衡好實踐專業教學的同時,更多關注與學生專業相關的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超.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發展途徑[J].當代教研論叢,2017(08):1030.
[2]凌波.關于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轉型發展的分析與實踐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7):152-153.
[3]張麗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9):226+228.
[4]佟云龍,吉學武.高校針對社會體育專業人才如何進行“實習與就業”一體化模式培養[J].體育科技,2015,36(05):145-146+151.
作者:佟云龍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
- 上一篇:初中體育教學之陽光體育淺析
- 下一篇:初中學生陽光體育實施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