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3-14 02:40:27

導語: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改革探討

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學校體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這為新時期的學校體育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在分析當前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對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改革提出了建議:通過多種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人文學科的比重;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創新教學督導工作,提高學生的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

一、人才培養要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主要是中小學的體育教師,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小學的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影響到青少年的身心素質,乃至未來人才的整體素質。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學校體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筆者認為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畢業生應具備以下方面的條件:

(一)高尚的道德素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將“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擺在重要位置?!暗隆睔v來是我國傳統教育的要旨,也是新時期對人才培養最為關鍵的方面。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的中小學體育教師,必須要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樹立科學發展觀,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

(二)精湛的專業素養

作為未來體育教師的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應該不斷努力,使自己具有精湛的專業素養,包括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首先應掌握中小學體育課程的全部內容,此外還應掌握解剖學、生理學等人體生物學科理論,學校體育學、運動訓練學等體育理論;體育史等學科發展史等。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還應掌握熟練的專業技能。專業技能的掌握需要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等人體器官系統積極參與活動并協調配合,身體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負荷,會產生身體疲勞,有時甚至向人體極限挑戰。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應該不怕苦、不怕累,通過勤奮的體育學習活動,使自己掌握熟練的專業技能,適應未來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

(三)專門的教育素養

體育教學既是科學,也是藝術,作為一名未來的體育教師的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應熟練掌握教育學、心理學、體育教學論、現代教育技術知識等相應的教育科學知識,具有現代教育理念,能夠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通曉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掌握體育教學原則和方法,并且能夠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教育理論總結概括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并使之升華,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思想。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還應具有教育能力素養,包括組織管理能力、表達能力、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等。作為未來體育教師的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還應具有體育科學研究素養。

(四)廣博的文化素養

作為未來的體育教師的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須要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使自己成為具有廣博文化素養的優秀學生。傳統觀點認為體育教師“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體育教師算不上是知識分子,這種觀點在某些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中也有所體現,有的學生只注重術科學習,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重視,認為只要學好了專業,就可以從事好今后的體育教育工作,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了,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應該在自然學科、社會學科等多種領域都有所涉獵,不斷充實自身,因為具有廣博的文化素養是成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的一個重要條件。

(五)健康的身心素質

體育教師要想“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自身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必須健康。青少年學生善于模仿,體育教師身體強健,對學生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另外受到體育教師健美身體的感染,也會激起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體育教師工作繁忙緊張,身體健康也是他們完成本職工作的重要條件。所以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生理健康非常重要,應引起高度重視。除了生理健康外,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據“中國教師職業壓力和心理健康調查”顯示,超過80%的被調查教師反映壓力大,近40%的被調查教師心理健康狀況不佳。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體育院校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培養中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使他們可以學會感受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學會對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控。

二、當前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當前在部分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中存在著厭學傾向,一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第一,經歷了中學階段緊張的學習,進入到大學后產生了好好放松的心理,有些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倦學習的心理。第二,一個輔導員要管多個班,不可能顧及每個學生;大學教師不坐班,與學生的接觸少。這樣學生會產生一種放羊的感覺,沒有約束感。第三,就業壓力大,認為學習好壞無所謂,反正以后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

(二)學生的人文素質比較欠缺

體育教師在促進青少年身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作為未來體育教師的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自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今后學生的發展。調查研究表明,當前體育院校學生的人文素質比較欠缺,魏萬珍等人在對5所體育院校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對現代國內外人文知識的了解相當匱乏,正確率普遍在50%左右。這對于體育教育專業的本科學生來說尤其嚴重,因為他們要成為未來的體育教師,人文素質的欠缺如何能做到“人之模范”?(三)學生的實踐能力有待提高由于實踐環節的薄弱,相當多的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實踐能力較差。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實習一般都安排在大四,時間為2~4個月,實習點數量有限,一名體育教師要同時指導多名實習生,這樣為每位學生安排的實踐活動就存在不足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個別的體育院校由于經費有限,實習費用不足,只在本校進行實習,缺乏真實的中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環境,也得不到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基層體育教師的親身指導,實習效果更不理想,學生的實踐能力很難得到有效培養。

三、對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教學改革的建議

(一)通過多種措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體育院校應采取多種措施,提高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一,各科教師應講清每門課程對學生今后發展的價值,提高學生對各門課程的重視程度。采取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第二,加強教學評價與學生就業的聯系。積極推薦優秀的學生就業,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第三,請中小學體育教師來學校,結合切身體會為學生講解“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中小學體育教師”,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

(二)提高人文學科的比重

人文學科在發展人的能力,形成良好人格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體育院校應加強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在課程計劃中增加人文學科的比重。目前,世界上大學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通識教育;另一種是以蘇聯為代表的專才教育。本人認為,應將“通識教育”與“專才教育”相結合。體育院校在對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培養過程中,應該在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基礎上,提高人文學科所占的比重,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三)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他們未來從事好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條件,應通過教學改革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第一,采取“導師制”。安排一名教師作為其導師,通過“跟教助教”活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增加學生實習時間。目前在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的教學計劃中只安排一次教育實習活動,一般都是在大四,建議在大二時就實排一次實習活動,學生通過實習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就可以在以后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創新教學督導工作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健全質量保障體系”。教學督導制度是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證高校教學質量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建議通過創新教學督導工作提高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質量。第一,重視對“學”的督導。長期以來高校的教學督導工作往往重視對教師教學活動的督導,當督導人員進入課堂進行督導時,學生會認為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就是“查教師的”,其實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是為了“學”,“教”的結果也最終體現在“學”上,教學督導人員應注重對“學”的督導,關注學生學習的狀態,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指導。第二,可以吸收部分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加入到教學督導隊伍中來。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學生作為未來的體育教師,如果在大學期間就參與教學督導工作,有利于提高他們對教學活動的認知,提高教學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作者:郭洋波 秦玉峰 單位:哈爾濱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