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中專體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02-12 09:26:03
導語:職業中專體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職業中專體育教學面臨著重大的改革。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分層教學”這一教學方法積極地運用到職業中專體育課程的教育中,能夠很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本文針對分層遞進教學法在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做出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職業中專;體育;分層遞進
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分層遞進教學理念更為先進,它提倡因材施教的全新教育理念,即抓住不同學生個體間存在的差異性,以此為根據,規劃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方向,采取相應的教學手段,以此確保每個學生的發展水平都得到全面充分地提升。
一、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的重要性
1.能夠進一步提升教學的靈活度。從當前的情況來看,職業中專在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的時候,教學模式較為陳舊,教學內容過于單調,學生對學習沒有積極性,整體課堂效果不佳,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學校需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將分層遞進的教學方法運用到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讓處在各個能力層面的學生彼此之間相互幫助,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加強同學之間的互動交流。2.推動各個水平層面的學生實現全面的提升。分層遞進教學方法在理念上更為先進。這一教育方法的基本出發點是因材施教,針對各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開展相對應的教學活動,針對能力較弱的學生多多給予鼓勵,針對整體水平較強的學生可以在基礎教學之外給予額外的知識傳授。如此一來,學習較差的學生感受到了鼓舞,不會失落與放棄,調動他們對體育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同時,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因為接受了新鮮知識,能夠防止出現體育課無事可做的情況。教師可以安排能力強的學生與能力弱的學生分組合作,以此使雙方學生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二、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方法的途徑
1.以因材施教為教學根本,實現學生的差異化發展。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本身就存在著顯著的性格特征。在職業中專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采取統一的教學手段,就容易出現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覺得超出自身接受范圍、“吃不了”的情況,因此,體育老師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積極了解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并針對不同學生的素質水平,規劃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此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對體育這門課充滿興趣,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針對性教學方法的實施,是面向全部學生較為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貼合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是全面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保障。2.針對教學進度加以分層遞進處理,幫助學生打好基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是需要時間的,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地帶領學生進行體育訓練,避免使學生進行難以承受的大量訓練,否則會增加學生的體育運動負擔,導致體育學習興趣下降。例如,有些學生沒有跑過一萬米,對他們來說這是遙不可及的一個項目。不過體育老師卻讓所有的學生跑一萬米,對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來說就太過于勉強,甚至會讓他們對體育課充滿恐懼。體育教師應該把學生進行分層,帶領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體育訓練,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在進行體育訓練開始之前,教師給學生一個訓練的熱身期,開展小量的體育訓練,逐步提升體育訓練量,使學生能夠滿足體育教學發展需求,增強體育素質。3.根據學生本身素質情況,實施各種層級的訓練課程。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職業中專體育教學中較難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在以往的體育課程中,教師往往采用統一的教學手段,那么不同水平的學生就沒辦法都得到充分發展。針對各種素質水平的學生,假如教師都采取相同的手段,那么很容易讓一部分學生對體育這門課程失去興趣,或是沒辦法真正全面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針對以上問題,體育老師一定要充分結合學生的體質情況,展開針對性的訓練活動。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采取分層遞進的教學方法,根據身體素質水平把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然后根據學生本身的興趣點,實施針對性的體育訓練活動。例如,針對身體素質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讓他們慢慢練習長跑;針對身體素質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從慢跑開始,同時不做時間上的要求。這樣一來學生不再害怕體育,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教師開展分層遞進教學,讓不同素質的學生都可以參與體育活動中,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中專體育教學中實施分層遞進教學,能夠很大程度上解決學生參與運動興趣不高的問題,調動學生對體育教學的主動積極性,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有著積極意義,值得在中專體育教學中加以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王素珍.分層教學法在農村高中體育模塊中的運用[J].體育教學,2010
[2]吳雪麗.分層教學法用于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研究[J].搏擊•體育論壇,2010
作者:趙學豐 單位:山東省魯中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體育專業畢業設計創新模式探索
- 下一篇:油田油氣集輸儲運工藝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