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學中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研究

時間:2022-02-03 03:10:38

導語:體育教學中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教學中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對策研究

一、高中體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階段,學生主要以學習為主,每天的學習壓力很大,學習內容也很乏味,學生每天從早坐到晚,枯燥單調的生活不利于身體健康。在高中緊張的學習氛圍中,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讓他們覺得心情愉快,頭腦清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提高健康水平。

二、終身體育意識的內涵

每次提到體育測試,大多數學生都是害怕緊張,想盡辦法不愿意測試。尤其是女生800M、男生1000M跑之后會出現的劇烈身體反應,這表明大多數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由于學生一味地重視學習而忽略體育教育,認為鍛煉身體浪費時間,所以學生沒有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意識就是讓學生自主鍛煉,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依賴老師和其他人的督促與管理,可以根據體育器械,場地的不同選擇適合的方式鍛煉。對體育鍛煉有濃厚的興趣,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科學的鍛煉。

三、目前體育教學存在的缺點

目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這樣的現象,這節體育課不上了取而代之的是數學老師英語老師的習題課。高中教學以應試教育為主,體育課課時本身就短,再加上大多情況下不上了或者自由活動,久而久之,學生對體育課失去了興趣,這也就使學生的體育意識淡薄?,F在的體育課還是保持著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籃球,足球,田徑為主,不注重學生對其他體育項目的培養,這也是學生對體育課不積極的原因。然而學校為了維持早操和體育課,多以點名為主或者一些其他的懲罰手段。這使學生把體育作為一種壓力,而不是愉悅身心的活動。學校里的體育器械還保持很據以前的樣子,體育器械種類少,數量少,壞損的多,每次遇到刮風下雨天,學生就沒與辦法進行體育運動,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四、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策略

(一)加強體育教育重要性的宣傳

首先應該加強老師對體育教育的重視,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著主導地位。教師應該積極開展體育活動,宣傳終身體育意識,擴大學生對體育認識的知識面,經常灌輸一些體育活動技巧方面和一些怎樣防止受傷方面的小常識。并且體育課上,老師不應該放縱學生自由活動,應該與組織的安排一些比賽項目,使更多的同學參加進來,提高對體育教育的熱情。隨和教育的改革,老師應將新課標中的開放式教育引入到體育教學中,老師和學生平等互助,積極交流,老師在體育鍛煉方面引導幫助學生,培養他們參加體育活動,堅持鍛煉的意識。

(二)引入新的教學設備

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設備還停留在很久以前的樣子,設備陳舊不齊全,學生對體育運動沒有新鮮感,更不愿花精力在上面,體育課上,寧可站著聊天也不愿動一動,因此導致了體育教學質量偏低的問題。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創新,體育教育也需要創新。學校應該加大在設備上的投資,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乒乓球,臺球,游泳等的需求量都很大,而學校并沒有這些設備和專業的老師,也就使學生失去了接觸這些東西的機會也錯過了學習這些體育運動的最佳時期。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非常重要,校園里應多設一些單雙杠,還有大大的籃球場、羽毛球場,整潔的乒乓球案子,干凈的游泳池等,讓學生們走進校園就對它們心馳神往,念念不忘。課堂上通過老師的悉心指導,讓學生們理論結合實踐,逐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三)增加體育運動的吸引力

在高中,巨大的學習上的壓力讓學生感到身心疲憊,體育運動便是一個好的放松機會,將創造性教學運用到體育教學當中,根據學生的性格、年齡特點選擇一些適合學生的游戲,還可以將比賽融入到體育教學中,比賽具有競爭性,將體育運動技能和體育常識以比賽的形式呈現給大家,這些做法可以激發大家的對體育教學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四)讓學生成為體育教學課堂的主角

濃厚的興趣是形成體育意識的基礎,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是形成體育意識的有效措施。教師的作用是引導、激勵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和諧的環境,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體育項目,再根據選擇的活動自由結組,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學會自主學習,在競爭中學會互幫互助。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亮點和存在的潛力,學校要重視運動會的舉辦,運動會上學生表現的舞臺,在這里他們可以獲得成就感,一份獎品不僅代表一份榮譽,還代表一份鼓勵,鼓勵更多的學生加入體育運動的行列。學校應大力倡導每天鍛煉的習慣,并按有關規定,讓學生們真正的做到每天鍛煉一小時。

現在國家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全民鍛煉,健康的體魄是青少年為國效力和服務的前提,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學生不但要有淵博的知識,勇于創新的精神,還要有強健的體魄,充沛的精神,而學生在體育教學質量方面普遍偏低,因而需要將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納入到體育課堂中,這不僅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薄國辰 單位:長春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