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11-14 08:40:27

導語: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研究

摘要:當前國家對特殊教育事業越來越重視,針對此問題有很多地區學者和專家都做了相應的調查,但大同市特殊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調查還屬于空白。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存在的一系列問題:(1)體育師資薄弱,教師數量少,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2)對殘疾學生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夠重視;(3)體育設施數量質量都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1)政府應該更加重視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建立特殊教育職業崗位的優惠政策,大量吸引學歷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2)讓殘疾學生明確體育學習、康復的重要性,培養他們良好的運動習慣;(3)相關部門要投入資金,進一步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器材。

關鍵詞:大同市;特殊教育;殘疾兒童;體育教學

一、引言

目前我國特殊教育事業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體育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短厥饨逃龑W校暫行規定》提出特殊體育教育的目的是“使殘疾人掌握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具備較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得到不斷提高,初步掌握補償自身缺陷的基本鍛煉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復”[1]。本論文通過對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進行調查,發現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找出阻礙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發展的因素。并提出建議。

二、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本文的研究對象以大同市最大的特殊教育學?!笸刑厥饨逃龑W校和大同市城區培智學校為調查學校。其中,共調查體育教師6名,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3名、大同市城區培智學校3名。由于體育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殘疾種類及等級。為了研究的順利開展,本文研究的學生群體主要為聽力與語言障礙的學生共170名。其中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聾啞學生130名、大同市城區培智學校聾啞學生40名。2)研究方法。①文獻資料法。根據課題的需要,通過中國知網、山西大同大學圖書館、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藏書館、大同市圖書大廈等查閱了三十余篇相關文獻,獲得了有價值的理論質材。②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課題內容的需要,結合專家學者意見,設計了先關問卷,并邀請有關教授、領導對問卷內容進行了審查、修改。調查問卷信度檢驗采用重測信度檢驗方法,求得r=0.8241,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共發放教師問卷6份,學生問卷170份。③數理統計法。運用Excel2007,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師資力量現狀分析

1)師資現狀參加本次調查的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共6名。從年齡的分布上看,出現了斷層現象。而且大部分教師的學歷都在中專水平,只有兩名教師是大專。可見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的文化程度有待提高。2)體育教師工作內容及工作量從調查結果中可以得出,被調查的兩所學校,體育教師的工作內容都非常復雜,既包括早操、課間操、活動課等課余體育活動的安排和執行;也包括一些后勤工作,如查宿舍、查校園出入人口等,進一步加重了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因此,大同市特殊教育教育學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性質多樣化,工作內容豐富,對教師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有較高的要求。

2、殘疾學生體育學習情況

1)殘疾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通過調查,學生體育愛好集中在游戲、跳繩、羽毛球和籃球這四項體育運動中。因為游戲、跳繩和羽毛球沒有太多的身體接觸、運動量小,學生沒有太多的心理抵觸,并且這三項運動沒有性別特征的差異,男女學生都可以參加。選擇籃球的比重也在這些體育運動中較大,對于其他的運動項目,一方面因學生的興趣愛好而異,另一方面因為場地器材有限阻礙了學生對其他運動項目的了解和認識。2)殘疾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動機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生中參與體育學習的動機是能夠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占到84.2%;為了促進人際交往的有74.3%;有72.4%為學生是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了調試身心的占到59.9%;為了培養社會適應能力的占52%,為了促進身體康復的占到32.9%。由此可知,絕大部分的學生參與體育運動都有明確的動機和目標。3)殘疾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態度絕大部分殘疾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態度是認真的,對學習的性質認識水平較高,學習所帶來的身體愉悅感使得這類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成績提高更加快;反之,學習態度消極的學生由于不理解學習的意義和價值,會對學習過程產生厭惡感,因此會感到巨大的學習壓力,不利于學習進度的正常進行并嚴重影響學習效果。3、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器材情況大同市兩個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場地設施現狀不容樂觀。既沒有建設標準的田徑場地,籃球場地數量較少,羽毛球和足球場地沒有建設,很難滿足教學需要,阻礙了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場地建設質量也沒有達到標準要求,田徑場都是沙土和煤渣,籃球場地也是普通的水泥地面,對于殘疾學生而言,在這樣的場地上體育課、活動安全系數太低。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1)體育師資薄弱,教師數量少,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大同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師資隊伍以中青年教師為主,所學專業與職業技能要求不配套;學歷主要以中專為主,職稱以初級職稱為主,有待于進一步從專業技能方面提升。2)學生學習體育動機明確,都是為了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增進人際關系、增加自信,鍛煉身體、增進健康,娛樂身心、調節壓力等。對殘疾學生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不夠重視。3)體育設施數量質量都無法滿足體育教學的需要,嚴重阻礙了運動項目在特殊教育學校的開展和普及;限制了殘疾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形式,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建議

1)政府應該更加重視特殊教育事業的發展,建立特殊教育職業崗位的優惠政策,大量吸引學歷高、業務能力強的教師。2)相關部門從管理角度加大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支持力度,健全管理制度。3)相關部門要重視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學,投入足夠資金,進一步完善體育場地、設施器材。

作者:柴梓 鄒淼 張博 單位: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參考文獻:

[1]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定.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號,1998,12

[2]張志剛.長春市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3]吳子艷.蘇_錫_常地區特殊學校聾啞學生課余體育參與現狀及影響研究[C].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4]周坤等.安徽省特殊教學學校聾啞體育課意識及參與現狀調查[J].安徽體育科技,2009(30):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