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對策分析
時間:2022-07-25 11:35:44
導語: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對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代,大學的功能不再單單只是一個人才培養的基地,它還具備了服務社會的功能。大學引領社會走向進步是社會發展的助推器,大學不僅為社會培養輸出優秀素質型人才,也滿足了人們對大學深層次的需求。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民健身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高校體育館作為大學生運動健身,培養其綜合素質的場所,也逐漸成為一些居民進行體育活動的場所,體育場館的作用被不斷地提升,同時也給高校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這需要高校加大對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管理力度,在提供給居民便利、優質的娛樂健身場館服務的同時,也解決了我國體育活動場館供給不足的問題。目前,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還面臨很多問題,需要高校針對相關問題,積極采取應對對策,推動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工作順利展開。
1.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面臨的問題
我國大部分居民的經濟水平不能滿足他們每天去商業性、較高檔次的體育場館進行娛樂健身活動;商業化的健身俱樂部都是單項健身器材和個人鍛煉項目為主,滿足不了居民想進行集體性娛樂健身活動的目的。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但也存在許多的困難,主要為場館的安全管理、器材損耗、經營模式等方面。
1.1高校體育場館設計觀念落后
高校體育場館的規模數量、服務質量很大程度的影響著其對外開放度,與室外體育場所相比,室內場館在投入資金、健身設施質量及服務水平要好很多。采用經濟學概念來分析,就是高校體育場館的自身條件決定了其對外開放的程度,比如設備的質量、照明、健身項目種類等;從居民的消費心理來看,高標準的室內場館更具有吸引力,所以高校體育場館自身設施的質量影響著其對外開放。目前,高校體育場館主要作用是承擔大學生的體育教學及培養專業體育競技人才,故大部分的場館規劃設計只滿足了體育教學的目的,無法給居民提供多元化的健身需求。高校體育場館一般具有設計不合理、靈活度小及健身項目單一的特點,且一部分的體育場館還存在功能結構、位置選址不當的問題,導致其服務時間不長就被拆除,無法滿足居民娛樂健身的需求。大多數的高校體育場所都是以傳統的乒乓球、游泳、田徑場等競技項目為主旨進行規劃設計,缺少配套的休閑健身、娛樂鍛煉的設施,導致體育場館健身功能單一,無法滿足居民的消費要求。
1.2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不當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高校體育場館在經營管理上應該合理的利用網絡資源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增加經濟收入。但高校體育場所的管理部門沒有意識到網絡營銷手段的重要程度,宣傳推廣能力不足。沒有使用微博、電子產品、視屏廣告等方式對體育場館進行宣傳,導致多數健身愛好者不能及時的了解高校體育場所是否對外開放、開放的時間段及收費項目、運動項目等,流失了大量的客戶資源,很大程度影響了高校體育場館的開放效果。
1.3高校體育場館開放安全問題
相對于公共體育場所而言,高校處于比較封閉的場所,在體育場所對外開放之后,大量的社會人員會出入學校進行健身鍛煉,給學校的財產及大學生人身安全問題造成隱患。尤其近些年來,高校和政府部門對高校傷人案件高度重視,體育場所對外開放時,無法對進出人員進行全面性的監管,很難維持高校對外開放期間絕對性的安全。另外,體育場館的設施大幅度的使用會導致器材老化損壞的速度加快,高校要付出更多的維修費用;居民在進入高校體育場館健身的會與學生體育課程產生沖突,甚至會引起矛盾,會侵害到學生的基本權利。
1.4高校體育場所開放時間沖突
高校體育場所對外開放時間很容易與大學生體育教學課程產生沖突,影響了體育教學的進度,這是阻礙高校體育場所對外開放的最大問題。高校管理者應該對學生教學與居民健身之間的矛盾進行思考,在不影響學生正常上課和鍛煉的前提下,合理的對外開放健身資源,這是實行體育場所開放的重要前提。居民的健身思想和高校正常的教學秩序發生沖突,如果全天候的開放會影響教學質量,如果放棄對外開放會無法滿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及減少高校收入,因此高校管理者要選擇一個合理的開放時間段,利用學生和教師的空余時間進行對外開放,解決兩者在時間上產生的沖突。今年五月份,有記者對全國超過百所高校的5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經調查顯示,學生舉得學校體育場館能充分滿足學生課程需求的僅有19%,超過90%的學生說明自己大學的體育場館實行了對外開放,其中有60%以上的學生認為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影響到本校體育教學計劃。在體育場館開放中沖突最嚴重應該是羽毛球館、籃球館和游泳場等室內場館,70%的學生指出這些場館資源滿足不了自身的健身需求。55%學生表示,如果學校體育場館被外來人員租用或者人數過多的情況下,會放棄進行體育鍛煉。
1.5體育場館管理制度不全
高校體育場館往往需要一個高效管理制度對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高校的體育場所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在進行對外開放資源的過程中,管理者一般只列出了對外開放的時間段、健身項目的收費標準等,缺乏配套的管理措施。我國高校體育場所一般都是采用學校管理、單位協作管理、體育部門統一管理、個人責任管理等;經營模式一般都是集體承包、個人承包、企業合作及租憑經營。一般的高校管理都會使用經營承包制度,實施租憑和有關部門的共同管理。但在進行體育場所制度的管理時,高校會選擇自主定制一套管理方案,缺乏統一規范的管理模式,失去了政府和相關法律的保護,使制度處于不完善的階段;在場館體育設施的管理和維修方面,缺少專業性的人員進行管理導致了高校體育場所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導致了高校體育場所管理運營模式的落后,促使對外開放項目處于低水平、低效率的狀態。目前,我國還缺乏體育場館的專業人才,高校體育場所管理者多為本校的教師、行政人員等,他們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兼顧進行體育場館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的影響了管理質量,無法對體育場所進行有效的管理。
1.6高校體育場所收費問題
高校體育場館在提供給大學生進行體育教學的同時,還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功能,在進行對外開放的過程中,應該選擇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不同規格的場館、體育設施的質量和項目選擇不同的定價。比如露天的體育場館可以免費對外開放,對資金投入量大、有較多項目的體育場所進行有償開放(游泳池、健身基地、羽毛球館等)。對學生和教師的收費標準要降低,對外來的消費者采用商業化的收費標準。
1.7高校體育場館經濟負擔重
高校體育場館在進行對外開放后,水電費依舊按照商業標準進行繳納,不會因為學校進行公益性的活動給予折扣,導致高校要支付大量的資金維持場館的運行。場館還需要支付大筆的服務管理費、治安費及維修費等,這些會給高校開放工作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導致學校陷入困難的處境。目前,我國高校體育場館建設維護方面的資金還處于缺乏的階段,一般都是由當地政府和學校出資建設,在場館維護工作投資的資金過少,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處于落后階段。導致了高校體育場所在進行對外開放工作時面臨巨大的經濟負擔,很大程度的影響了對外開放的進程。
2.高校體育館對外開放的政策
2.1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
為了保證高校體育場所對外開放的有序性和合理性,高校管理者要結合自身的情況來制定相關的體育場館管理制度。對體育場所的設施進行有效的規劃及管理,采用專業的素質型人才進行對外開放管理工作。要制定對外開放相關的政策法規,推動整個項目走向規范合理化(《居民進出校園的管理守則》、《場館對外開放的策略》、《場館項目收費標準》等)。為了確保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秩序,學校應該設置相關的指示牌,對場館的開放項目、時間地點、收費標準、安全注意事項等進行對外公布。
2.2加強對高校體育場所的宣傳力度
高校體育場所要加大對外的宣傳力度,要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采用不同的宣傳方式,可以使用廣告牌、宣傳手冊進行推廣傳播,也可以使用學校的官方網站、校園網絡平臺、微博等現代化網絡宣傳方式對體育場所進行宣傳,加強高校體育場所的信息化服務。同時可以利用網絡來進行場地的愉悅、建立一個健身人員數據庫,通過他們健身喜好對其提供相對性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同時還可以與媒體報社進行協商,將體育場所開放的時間及收費標準等向大眾進行傳播,加大高校體育場館的知名度,推動其對外開放度。
2.3選擇合理的收費標準
高校體育場所的收費標準要嚴格按照當地的物價部門的有關規定進行定價,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在本校大學生進行收費時,要實行最優惠的收費政策,滿足大學生健身鍛煉的需求;在教職工租用場館時,采用一定的優惠政策;在接待外來人員進行健身活動時,可以根據商業化的標準來進行收費。同時,高校體育場館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時間段,采用不同的收費標準。
2.4加強對高校體育場館的安全管理
高校體育場館在進行對外開放項目時,存在著很多不可避免的風險。因此,相關管理人員要擁有較高的預見性,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及時進行預防處理,減小場館開放過程中的風險性。要加強對場館管理人員和健身消費者的安全意識責任和義務的宣傳工作,制定出一套相關的體育保險制度,通過和保險公司的合作,將高校體育場所存在的風險進行轉移。
2.5建設現代化的體育場館
在進行高校體育場所的規劃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現代化的因素,合理的使用自身的特色來吸引居民進行健身消費。增加場館內的娛樂項目,提高消費者的娛樂體驗,對相關的服務內容進行完善(改善場所衛生間設施、增加食品服務內容等)。同時要加強體育場館的環保理念,在體育場館進行選址時要考慮到對周圍環境及居民的影響。要選擇建立一個多功能設施完善的體育場館,避免出現單一重復性的設計。
3.結論
高校體育場所對外開放工作要想順利進行,必須要保證其不會影響到大學生體育教學課程,要優先滿足體育教學目的。要處理好高校體育場館和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改進其的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要嚴格規范場館對外工作,加大高校體育場所的利用率看,推動我國全民健身活動的有效展開。通過以上的措施,可以為我國高校體育場所對外開放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不僅滿足了居民對鍛煉資源的需求,同時也使高校從中獲取大量的經濟收入。
作者:李國輝 單位:廣東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王蘇輝,王渤.高校素質拓展訓練現狀的實證研究:以鄭州市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5).
[2]孟凡會,張偉東.高校開展拓展訓練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7).
[3]王德喜,楊磊,張鳳麗.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開放學校體育場館的困惑與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35(10):82-84.
[4]陳元欣,王建,張洪武.后奧運時期我國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現狀、問題及其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5(8):26-30.
[5]韓海軍,徐玖平.普通高校體育場館管理模式的比較分析[J].程度體育學院學報,2015(02).
- 上一篇:化工企業網絡機房建設論文
- 下一篇: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論文8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