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分析
時間:2022-07-25 09:00:58
導語: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以及實地考察法,分析我國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現實狀況。結果發現: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能夠有效的緩解社會健身場所不足,有效緩解高校體育經費緊缺,有效促進高校體育人力資源利用,高校環境與體育設施條件更有利于社會人群進行鍛煉,有利于高校提高社會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但是,我國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在管理模式、場館服務內容及價格定位、對外開放的體育場館的利用率等問題上存在弊端。提出建議:制定社會群眾進入高校進行體育鍛煉的相關條例,規范體育場館設施使用的審核程序;擴大高校體育場館的服務內容,合理制定場館的使用價格;對于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協議場館、高校以及政府要擴大對外宣傳,吸引群眾鍛煉,提高場館的利用率。
關鍵詞:全民健身;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
近年來,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事業,全國各地興起了建設全民健身廣場、置辦健身設施的熱潮?!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的,更體現了國家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視。但是,由于我國人口數量龐大,目前可供人民群眾進行健身的場所遠遠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需求。我國高校數量眾多,而且高校的體育設施相較于社會較為齊全,體育場館類型也較為豐富。那么,將高校體育資源向社會大眾開放,無疑能夠有效的解決社會大眾的健身場地不足、設施不夠齊全的窘境。同時,也能夠有效的促進社會大眾參與健身的積極性。但是,高校體育資源對社會群眾開放必定會產生一些問題。研究的重點旨在對我國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現實狀況進行分析,發現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有利的方面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推動高校體育資源為我國的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對中國知網(CNKI)進行檢索,以核心期刊為來源文獻,對檢索出的文獻進行閱讀與分析。1.2專家訪談法。通過對高校從事體育場館管理工作的人員以及專家、教授進行訪談,了解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對全民健身的意義以及目前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現實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1.3實地考察法。對高校一部分體育資源進行實地考察,了解高校體育資源對外開放的現實狀況以及場館的利用狀況。
2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現狀
2.1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有利方面。2.1.1能夠有效緩解社會健身場所不足的困境。雖然目前我國非常重視全民健身事業,在全國各地鼓勵各地政府修建全民健身場所。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社會上的健身場地以及健身設施根本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需要。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與健身場所不足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我國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表明,截至2013年底,我國高校擁有體育場地數量為4.97萬個,占總數的2.94%[1]。而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時,我國高校體育場館數量為2.87萬,占總數的3.4%[2-3]。雖然第六次普查我國高校體育場地數量所占比例比第五次普查時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場館數量卻有大規模的增加。所以,我國高校體育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目前我國高校很大一部分體育資源仍然只作為高校教學與訓練的場所,因而我國高校體育資源在很大程度上閑置,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如果將我國高校體育資源進一步社會化,對人民群眾開放,將有效的緩解社會健身場所不足的現實狀況,使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得到進一步的滿足,從而有效的推動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2.1.2能夠有效緩解高校體育經費緊缺的困境。目前,大多數高校將室外體育設施對社會免費開放,而室內體育場館對社會免費開放的不多,大多數高校室內體育場館實行有償對社會開放[4]。而我國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一直以來都是依靠國家和政府投入,高校體育經費不足是長期困擾高校體育發展的重要因素[3]。所以,在保證高校正常教學與訓練的前提下,將高校體育場館等體育資源社會化,并適當的收取場館使用費用,不僅能夠提高學校場館的利用率,以免場館資源大量閑置,還能獲取一部分利潤,能夠適當緩解目前我國高校體育經費緊張的局面,高??梢岳眠@部分利潤對學校體育場館以及體育設施進行維護與保養,這樣就可以創造一個高校體育資源,既能為我國的全民健身事業做出貢獻,又能保證學校場館有資金維護的社會與高校雙雙獲利的局面。2.1.3能夠促進高校體育人力資源的利用。我國高校眾多,為了滿足高校體育教學、訓練工作的正常開展,各高校都擁有一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高學歷、高指導能力的體育教師團隊,他們不僅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還具有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3]。另外,我國很多高校都有在校學習的體育專業的學生,這些學生是接受新知識新方法的主力軍,在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實際過程當中,高校教師與體育專業的學生完全可以充當指導者的身份,對在高校進行體育鍛煉的社會人群進行指導。這樣就可以使這些體育專業的人才容身到全民健身活動中,讓這些專業的人才能夠有更多的機會與舞臺發揮個人的才能與技術,同時,也讓更多的普通人民群眾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親身指導,能夠讓社會人民群眾增加自己的健身知識的儲備的同時,增加對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5]。而且,高校的體育教師以及在校學習的體育專業的學生,由于他們長期學習體育知識,他們對產生的新鍛煉方法能夠更早的接受。所以,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有利于促進高校體育人才資源社會化,有利于人民群眾接觸與學習到新的健身方法,有利于他們提高體育鍛煉的興趣。2.1.4有利于人民群眾的鍛煉。目前,我國很多高校都在校園內設置了健身路徑。而且高校設置的健身路徑材質較好、樣式美觀、顏色絢麗,與校園周邊的環境融入一體[6]。所以,高校校園內的健身路徑對于喜愛鍛煉的人民群眾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另外,相對于在社會上的健身場所進行鍛煉,在高校校園內進行鍛煉更加安靜,因為校園內比較清靜,更適合人民群眾進行鍛煉。目前,由于我國健身場所的不足,很多人進行健身的場所都在馬路邊的人行道上,而人行道上的地面材料以及車輛的尾氣等污染物的排放,對鍛煉人群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損害。所以在馬路邊鍛煉對鍛煉者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威脅,而我國高校內的健身路徑,很多都鋪設成了塑膠跑道,這樣對于鍛煉者的身體健康更加有益。2.1.5有利于高校提高社會知名度和影響力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不僅可以讓校外的人民群眾進高校進行健身鍛煉,還能加強高校與周邊的群眾、社區的聯系。能夠有效的影響校園周邊的體育文化氛圍,促進普通居民的體育健身意識的形成。同時,接納社會群眾到校園里進行體育鍛煉,讓學校的體育資源與社會共享,可以樹立學校的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強學校的社會影響力,提高學校在社會的知名度[7]。2.2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存在的問題。2.2.1高校體育資源管理模式的弊端。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過程中,由于學校沒有對社會人員的管理權利,大量進校鍛煉的人員是否會對正常的教學訓練產生一定的阻礙,對校內學生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是否會造成安全隱患,另外,進校鍛煉的人員在校鍛煉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的責任由哪一方承擔,不明確的責任承擔體系,容易產生法律糾紛[8-9]。另外,社會人員進入高校體育場館進行體育活動缺乏正規的流程.這一方面,只有少數高校做得比較好,大部分高校對于社會人員入館鍛煉缺乏正規的、嚴格的程序,甚至有部分高校沒有校外人員使用高校場館進行體育活動的管理流程,導致學校體育場館的使用程序十分混亂[10]。這一系列存在于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過程中的管理弊端,直接影響了高校體育場館的教學與訓練任務,而且對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造成了阻礙。2.2.2高校體育資源有償開放的服務內容及價格問題。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體育場館對社會人們群眾的服務形式比較單一,僅限于對外提供場地器材租賃等附加值低的服務,而例如提供專業的健身指導等高附加值的服務內容目前比較欠缺[11]。所以,目前我國高校有償開放的服務內容不能有效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目前,我國高校大部分體育場館設施對于校內教職工與學生的收費相對比較低廉,而如果以現有價格對社會大眾進行開放,那么這一部分收入根本無法補償場館設施設備損耗的成本,因此,我國大部分高校體育場館采取了拒絕社會人員入內鍛煉或采取對社會人員高價收費的舉措,但這一措施引起了社會的廣泛詬病[12]。所以,如何提升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服務水平,擴大高校體育服務內容,滿足社會大眾的健身需要,以及高校對于對社會大眾開放的體育場館設施制定一個合理的價位,是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2.2.3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對外開放的利用率問題。近年來,由于政府自身生產的體育產品與體育服務不能滿足社會群眾的需求,國家以及各地政府有關部門實行了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措施,由政府部門根據社會力量提供的體育服務數量和質量,政府部門支付一定的費用,目的在于提高公共體育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滿足社會群體日常生活中的體育健身需求[13]。這一措施在我國很多高校也得到了實施?,F階段,我國很多高校都有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協議場館,這些場館在特定的時間內對社會大眾免費開放。但是,這一類場館的利用狀況則不盡人意,現實情況是很多高校內的協議場館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在特定的開放時間內缺少社會群體在協議場館進行體育健身活動。這樣的現實狀況,不僅浪費了國家以及各地政府投入的資金,而且還導致高校場館在特定的時間內閑置,浪費了場館資源。
3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對策
3.1制定相關條例,規范審核程序。高校要制定相關條例。要明確規定,高校體育資源要在滿足學校教學與訓練前提下,社會群眾才能進行鍛煉活動。而且,高校要制定有關社會群眾在校園內鍛煉的安全責任條例,要明確在發生安全事故之后的權責劃分,以免產生不必要的糾紛。另外,對于校外人員租賃學校場館組織體育活動的情況,要有嚴格規范的審核程序,對于不符合條件或對學校場館設施有造成損害威脅的、或對校園師生安全造成隱患的活動不能批準。另外,為了保障高校師生的人生安全或財產安全,高校要在體育資源周圍設立宣傳欄,對進入學校的社會群眾宣傳文明健身的行為,提高社會群眾的文明意識。3.2擴大服務內容,合理制定價格。針對目前高校體育場館服務內容與形式單一化的困境,高校有關領導與體育工作者要重視這一問題。高校場館服務不能只提供場地器材租借等低產值的服務,要利用高校豐富的教師資源和體育專業學生資源,例如開展體育運動項目培訓、開設健身知識課堂以及對社會群體提供運動處方定制等高產值的服務項目,要充分利用高效豐富的體育人力資源。在高校體育資源對外開放的價格問題上,首先,學校要根據體育器材設施的維護保養成本進行價格定位,然后校內的教師與學生應該低于對社會群體開放的價格,但是,高校體育資源對外開放畢竟不屬于商業化的行為,所以,高校體育資源對外開放的價格應該低于社會上的場館價格。另外,政府部門應該對高校體育資源有償開放的價格進行審批,要做到價格實惠,社會群眾能夠承擔,而且,政府部門要對高校體育資源提供一定的保養維修費用,以減輕高校對于體育資源保養維修的負擔。3.3擴大對外宣傳,吸引群眾鍛煉,提高場館使用率。對于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協議場館,政府部門與高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因為普通社會群眾對于這一類協議場館可能并不了解,不清楚政府實施了這一項惠民便民措施。所以,政府部門與高校可以在有這一類協議場館的高校周邊社區、街道等場所的宣傳欄里公布協議場館的數量與所在位置,以便社會群眾能夠更加便利的選擇體育鍛煉的場所并主動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去。這樣不僅可以減少高校體育場館閑置的現象,提高高校體育場館的利用率,還能使政府投入的資金得到良好的使用,真正的做到取之與民,用之于民。
4結語
在國家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背景下,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是必然的。高校體育資源的建設經費來源于國家與政府,而國家與政府提供給高校進行建設的經費都是來源于社會群眾。所以,高校有必要,也有義務承擔促進國家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任務。但是,高校體育資源的第一任務是作為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的場所,這是在任何時候都要放在首位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辦公室.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N].中國體育報,2014-12-26.
[2]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辦公室.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N].中國體育報,2005-02-03.
[3]俞麗萍,劉海瑞.高校體育場館資源社會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3(1):90-93.
[4]吳碧紅,施文忠,劉寶亮.普通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實證研究——以福建省為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12):108-115.
[5]古雅輝,王慧.高校體育社會化發展的SWOT分析及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7,23(6):20-21.
[6]李玉憲,朱立新.高校非場館體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10):238-240+243.
[7]方新普.論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的互補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7):953-955.
[8]劉波,王宗平.高校體育場館經營管理的公共經濟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11):42-44.
[9]孫琴,王彥英.消費升級與高校體育場館的營銷創新[J].商業經濟研究,2017(19):69-71.
[10]孫競波,張俊,劉書白,等.湖北省高校體育場館管理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12):122-126.
[11]冷迎輝.高校體育場館向社會有償開放的思考[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29(06):21-23.
[12]王會宗,李佳薇.基于經濟學原理的高校體育場館合理定價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5,28(1):50-55.
[13]劉璐,李峰,雷敏.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研究——學校體育設施的利用與開發[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15,17(5):163-166.
作者:劉憶湘 施瑾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體育部
- 上一篇:多元化教學模式在體育籃球的應用
- 下一篇:黑爾倫理思想對學校德育的啟示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