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的合作學習
時間:2022-09-29 11:07:44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的合作學習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明確合作學習的意義,努力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在體育教學中,小學教師需將學生的學習效果作為是評價合作學習效果的標準。合作學習首先要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合作及共同激勵,達到提高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目的。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合作學習中與同學充分交流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再次,在合作學習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運動技能和合作精神,因為學生在體育學習中要進行很多的鍛煉,這就為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創造了便利的條件。所以,教師要對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以便能夠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設出平等、公平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合作環境,使學生能夠在充滿溫情和友愛的環境中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激勵,從而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體育競賽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競賽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相互激勵以及相互評價,通過合作學習實現教學目標,并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總結失敗的經驗。在合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體育技能,還要交給學生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技能,讓學生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1.結合學生的年齡,營造合作學習氛圍。據相關調查顯示,小學體育教學中,游戲教學占有很大的比例。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努力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合作學習氛圍。2.營造平等的合作教學環境。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沒有級別高與級別低的區別,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在合作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種平等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優勢和才能,使其與他人相互合作、相互幫助、相互激勵,為完成共同的學習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3.建立平等、互助的師生合作關系。如,小學二年級《消滅害蟲》這一跳躍情境游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的合作教學方法,如小組間的互動,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等。教師通過合作、嘗試以及競賽等教學形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在教授主教材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個人的形式或小組合作的形式練習各種形式的單雙腳交換跳,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探究性。在競賽活動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通過教師的啟發和教導,以及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激勵,共同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之情。
三、滲透合作學習思想,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1.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傾聽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條件,也是提高合作學習效果的關鍵點。通過傾聽,可以了解別人的觀點和見解,然后與自己的想法相比較,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因為小學生年紀小,習慣以自己為中心,不懂得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對此,教師通過對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講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傾聽意識,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之前,可以向學生提問一些問題,如哪位學生聽的最認真?你認為誰的觀點最新穎?然后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通過與其他學生的回答進行對比,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觀點和其他同學的差異性,從而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2.尊重學生的選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教師在教授兩人三足走合作比賽時,學生可能會提出很多問題,如我可以自由選擇合作伙伴嗎?在腳上綁上幾條繩子最合適呢?在腳上的那個位置綁上繩子可以加快速度呢?對此,教師應讓學生開展熱烈的討論,各抒己見。學生通過小組之間的觀察、交流以及討論之后,可以與自己的小伙伴進行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將繩子綁在了大腿上、有的在腳踝上,有的在膝蓋處,學生手放的位置也各不相同,如有的雙手互叉在腰間,有的互抱在肩上,小組合作形式各種各樣。小組通過探究的過程中,最終用適合自己的活動形式完成了學習目標,從而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3.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如:在《齊心合力抬轎子》這一游戲當中,教師可以采用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或者學生小組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游戲活動。這種具有競賽性質和探究性質的教學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主教材部分,可以引導學生的進行初步的嘗試合作學習,如進行“唱、創、評”活動環節,讓學生在唱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還能在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拓展能力的同時,讓學生提高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心情,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和水平。
本文作者:吳艷菲工作單位: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阜新鎮學校
- 上一篇:領導干部大接訪活動方案
- 下一篇:論新課改下小學體育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