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高校課堂教學現狀

時間:2022-07-09 10:48:56

導語:小學體育高校課堂教學現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高校課堂教學現狀

摘要:教育的本質在于“立德樹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遠比單純教授文化知識更重要,學生必須具備適應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與關鍵性能力。從更為廣闊的視角來看,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是我黨教育方針的具體表現,自此宏觀的教育理念與實踐工作建立連接,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核心素質明確了學生在不同成長階段應具備的品格與能力,詮釋了“立何德、樹何人”的問題,為新時代的體育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主要探討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體育高校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體育;高校課堂

1核心素養的內涵

學生的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且能夠適應終身發展、社會發展所需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研究學生發展過程的核心素養是有效落實“立德樹人”基本理念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我國教育領域開啟主動創新之路的重要標志。提倡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基本符合世界教育的發展大趨勢,將提升我國教育工作的競爭力、開放性及適應性。核心素養的基本原則在于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要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及社會參與等方面入手,其綜合表現主要是6大素養,即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此6大素養相輔相成,能在不同場景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2目前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體育學科與其他文化學科有著明顯的不同,其重實踐輕理論,旨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并通過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來磨煉學生的意志力、協同性及團隊意識,因此,可以說體育學科的核心在于體育與健康,這也是對傳統體育教學理解的補充。然而體育核心素養一經提出,就明確了體育學科的關鍵內容,體育教學不僅只關注于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還要想辦法培養、塑造學生的體育品德,通過提升核心素養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成為于國、于民都有建樹的綜合性人才。目前,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仍存在較大的挑戰與困難,不管是對教師還是學生而言,都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探索、理解體育核心素養的意義。分析實際情況可以發現,很多小學對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重視度不夠,存在教學力量薄弱、組織形式單一、思想觀念落后等問題,未能形成持續輸出長遠發展的推動力。而這些問題都是構建小學體育高校課堂道路上的絆腳石,無法盡快幫助小學生掌握體育知識,也不能培養小學生體育技能。

3核心素養視域下構建小學體育高校課堂的有效舉措

3.1注重安全引導,培育小學生健康意識

健康意識以健康知識為基礎,想要更好地培育學生健康意識,就必須充分認識體育核心素養對開展體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與不可替代性。因此,作為體育教師,應及時轉變過去傳統、老舊的教學理念,樹立更為多元化的教學理念,積極主動地與小學生溝通與交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并在各項體育項目教學活動中落實。為保障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師應注重傳授各類體育運動的技能技巧,并培養小學生的健康意識,讓他們有自我保護與保護他人的意識。例如,在小學中、高年級的籃球運動項目中,教師在明確完善健康意識對落實核心素養目標的重要性后,要不斷地優化身體健康方面的知識,并注重向小學生傳授這方面的技巧,以此來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在正式開展籃球運動前,體育教師要帶領小學生做好熱身活動,讓其知道熱身活動的意義在于避免身體受傷,鼓勵其積極參與熱身活動;體育教師還應為小學生做好運球、傳球等動作示范,講解避免手指出現挫傷或骨折的技巧,并讓小學生能夠正確、安全地使用體育器材,在這種潛移默化間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意識與習慣;要對小學生運動過程潛藏的安全威脅進行講解,幫助其理解存在的問題,提升小學生的防范意識;還應多與小學生溝通、交流,并鼓勵其一起討論、分享運動心得,糾正小學生可能出現的錯誤運動思想,強化其掌握體育項目的能力。

3.2注重興趣培養,提升小學生人文素養

小學生具有十分鮮明的個性化特點,他們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與求知欲,這一點低年級段的小學生尤為明顯,體育教師應順應低年級段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重視以興趣為根本,激發其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提升其主觀能動性,讓其培養出更好的運動習慣與終身體育鍛煉意識。而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體育教師可以采用情景創設法、游戲教學法等來吸引小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不斷調動起小學生的積極性,構建一個輕松、愉悅且高效的體育課堂。例如,在安排小學生開展立定跳遠時,應摒棄過去老舊、單一的教學流程,通過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來激勵小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師可以開創、制作色彩鮮明的動畫式體育圖冊,利用圖文并茂的教學形式指導小學生邊看邊學。在小學生初步了解關于立定跳遠的體育技巧后,體育教師還可以將立定跳遠趣稱為“青蛙跳”“兔子跳”,以此緩解小學生心理上的壓力和畏難情緒,鼓勵其大膽嘗試,不要懼怕失敗,為小學生營造出“玩中學,學中玩”的課堂氛圍,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小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又如,體育教師可開展“兩人三足”教學,利用游戲化的教學項目來調動課堂氣氛,讓小學生感受體育學科的趣味和魅力,并借助課堂學習知曉體育學科的價值和意義,進而使小學生熱愛運動,喜歡體育項目,提升小學生人文素養。

3.3注重思維激發,提高小學生創新素養

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應兼顧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意識地增強小學生的創新能力,讓他們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個性。對此,體育教師要注重觀察、總結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老舊的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創設出更為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來,打造出擁有良好學習氛圍的課堂,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體育教師的有效引導,小學生才可以深入掌握相關的運動技巧,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創新。例如,在“障礙跑”教學中,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同級不同班的小學生進行合作,要求小學生在提前設定好的距離中進行自由快跑,并充分利用跨、鉆、跳等方式通過設置的路障。利用學校內的自然場景,教師可以酌情增減障礙跑的難度,在保障小學生安全的情況下提升障礙跑的難度將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探索興趣,刺激小學生的大腦,促使他們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完成障礙跑。等到活動結束后,體育教師應向小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超越其他班級的同學完成障礙跑;誰可以總結出快速抵達目的地的辦法等。通過設置問題激發小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無形之中培養了小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了小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3.4注重合作實踐,培養小學生體育品格

小學新課改中明確指出,作為學科教師應順應小學生身心的發展規律,并在充分理解、掌握了課堂內容與技能的基礎上不斷推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而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教師應重視體育實踐活動,增強小學生的實踐體驗,使小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進行自我探索,進而培養出小學生優秀的體育品格,將體育教育的核心點拉回“人本”之上,同時強化小學生對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例如,在“跳繩接力”教學中,體育教師可要求小學生完成不少于8個動作的訓練,讓他們由普通跳繩逐漸過渡為花式跳繩,當小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跳繩技巧后,再組織小學生開展分組比賽,能用最短時間完成指定動作的小組勝出。而在小學生的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應從旁協助、觀察,對小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糾正、指導,并靈活運用合作、競技、任務驅動等形式來幫助小學生完成運動項目。通過糾正小學生自身的易錯點,幫助小學生提高審題的彈跳性、協調性,并在體育比賽中培養小學生不輕言放棄、堅持不懈的美好品格。又如,在班級內部的跑步體測中,對體測成績不太好的小學生,體育教師應多鼓勵、安慰他們,及時安撫小學生失落沮喪的情緒,同時還應向小學生傳遞正確的勝負觀念,避免小學生為了取得好成績而出現抄近路等行為,讓他們明白什么是體育精神,自覺摒棄不誠實的行為,并在體育項目的開展過程中加強小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其能養成注重團隊利益進而集體榮譽的習慣,逐漸建立起團結合作意識和懂得合作共贏的體育品格。此外,在核心素養視域下,體育教師還可以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文字、動畫及視頻等資源素材進行整合,不斷滿足小學生各個階段的認知與發展要求,以此來創設出更為高效、生動的體育課堂,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

4結語

核心素養教育是當前小學教育發展的總趨勢,指引著小學體育教學活動的方向。要想在核心素養的視域下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就必須充分認識和把握住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意義,并順應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改進和完善現有的教學模式。在提升小學生體能素質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健康意識、人文素養、創新素養、體育品質等核心素養,使小學生成為有品格、有能力的綜合性人才,促進其將來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殷鼎,史兵.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體育深度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1,20(1):57-66.

[2]孟凡花.學科核心素養導向的體育教學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1):81-82,70.

[3]潘哲.基于體育核心素養的小學籃球教學實踐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0(8):76-77.

[4]呂艷.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體育發展現狀探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0(16):26-27.

[5]王建.小學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6):44-47.

作者:董云芳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藏書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