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時間:2022-10-18 05:12:22

導語: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隨著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村的教育隨之也面臨著進一步的改革。在我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施體系中,中學體育教育屬于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伴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和推行,農村體育教育的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大、中學生連年體質的下降,引起了教育部門和體育部門對體育教育的重視,而作為體育教育結構中重要的一員——農村中學的體育教育也應當被重視起來,為進一步提高農村中學生體質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野川中學為例,對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對策進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圖書館館藏圖書和中國知網、百度等電子資源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和收集,為本文的撰寫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1.2.2問卷調查法

調查對象包括野川中學的教學領導體育組教師以及各個年級的學生。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辦法,對野川中學三個年級共計發放問卷240份。其中回收問卷237份,問卷回收率98.8%;有效的問卷為216份,有效率達到90.0%。

1.2.3數理統計法

運用Excel軟件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1.2.4訪談法

通過對學校的分管體育的領導以及體育組教師進行結構式訪談,根據訪談大綱,進行溝通交流,掌握詳細的信息,然后再進行整理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2.1.1農村中學體育教育觀念的落后性

通過對野川中學各負責人的訪談得知:校長、教學主任、體育組長及班主任,他們對于中學體育教育的態度不一。野川中學的體育教育并沒有得到校方各負責人的支持和重視,其中學校領導持一般重視的態度,然而各班的班主任均表示對于體育教育根本不重視,同時認為體育課會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文化知識的學習重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這種落后的體育教育認知觀念,在野川中學存在嚴重。

2.1.2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形式的單一性

農村中學的體育教育方式主要以體育課為主,占85%。在調查中還發現,課外活動時間較短,僅有20min左右,活動形式以自由活動為主,課外競賽的活動基本上沒有組織。

2.1.3農村中學體育教育教師的流動性

關于農村體育教育教師流動性的調查得知:野川中學最近5年來體育教師一般保持在4~5名,然而固定有編制的體育教師只有2名,其余教師主要以臨時聘用大學應屆畢業生為主。體育教師的流動性特別大,每個學期都會有人員的變化。造成這種局面主要是由于學校既不能安排教師的編制,而且待遇不高,大部分臨時聘用的體育教師只是為了在學校中獲得教學經驗,作為一次踏板或過渡,并沒有長遠的職業目標,教學中不會盡心盡力,因而教學效果也不會很好。

2.1.4農村中學體育教育教學的局限性

調查中得知,教學模式以自由活動為主,占69%,可以根據學生情況而定的教學模式僅有8%。由此可見,野川中學的體育教學形式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設置更多的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不能給教師形成教學反饋,由此進而形成了體育教學的“放羊式”管理。

2.2解決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問題的對策

2.2.1提高對農村中學體育教育的認知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滿足,人們對自己身體健康的要求逐漸增加,體育鍛煉意識的增強,終身體育的觀念已深入人心。為了培養這種體育觀念,應該在學校體育中打好基礎,這就凸顯出中學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因而需要大力支持中學體育,尤其是在國家大力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今天,社會各界對于體育的關注度日益高漲,農村中學體育教育應當借此東風,改變落后的認知觀念,積極向教育管理部門和政府部門提交申請或提案,提高各級部門對農村中學體育教育的重視,爭取更多的資源為中學體育教育服務。

2.2.2教育相關部門的監督

農村中學體育教育存在的許多問題是由學校及上級相關部門的不重視造成的,教育相關部門對于中學體育教育的監督、監管力度不夠,從而使學校體育教育沒有能夠按照國家規定來執行。相關教育部門應當完善管理措施,并對于農村的中學體育給予一定支持,包括資金、人力等。應專門設置相關監督部門,定期到各學校進行監督、檢查,形成良性循環。

2.2.3加大學校的統領功能

學校作為體育教育的實施場所,學校的統領作用尤為重要。因此,學校必須加大力度提高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由于體育課的特殊屬性,學校應當加大資金投入,充足體育器材,提供良好的體育設施場地,形成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

2.2.4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地位,教師應當具有良好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制訂科學的教學計劃,突出教師在教學過程的主導地位。

2.2.5學生主體地位的鞏固

隨著新課標的開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確定。這就要求學生在體育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動作技能,還要在思想道德上有一定進步。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中,要有創新意識、團隊意識,培養體育活動的興趣,樹立積極地學習動機,學生對教師要有反饋評價,在課堂上進行與教師的更多互動,最終促進師生的共同進步,為終身體育觀念奠定基礎。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野川中學的體育教育觀念較為落后,無論從校方領導或者任課教師,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從根本上認知體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野川中學的體育教育開展效果一般。(2)野川中學的體育教育形式單一,主要以體育課為主,課外活動時間較少,課外競賽項目基本沒有,在這情況下主要以體育課來承擔學校的體育教育任務,而體育課又經常采用“放羊式”的教學方式,沒有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3)由于野川中學的固定教師較少,臨時聘用的體育教師的待遇較低,學校的條件有限,學生對于體育的認識較為薄弱,體育教師的積極性降低,學校沒有長期留住教師,所以造成體育教師的較多流動,影響了體育教學過程的連續性。(4)野川中學的教學方式較為單一、枯燥。學校的投入少、支持力度不夠、體育活動單一,最終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

3.2建議

(1)當地相關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學生統一思想,提高體育教育觀念,增強對學校體育教育的認識,從而進一步建立學校體育教育在學校的地位。(2)在體育教育形式上應更加豐富,建立豐富的課外活動項目,遵守國家對于中學體育教育的相關規定,增加活動時間,組織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競賽,努力實現體育教育形式的多樣性。(3)提高教師的待遇,給予體育教師更高的地位,重視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保證體育教師工作的長期性。(4)根據學校體育改革的要求,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全方面的素質能力。

作者:王婧 馮瑞 單位: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參考文獻:

[1]蘇近陽.貴州省農村中學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3(24).

[2]王裕臨.新農村背景下初級中學體育教學的現狀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2(6).

[3]王利,張弘,劉華,等.農村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實施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報,2003(10):12-19.

[4]曹永躍.河南農村中學體育教學現狀調查及分析[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1(5).

[5]陳青.大別山區農村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資源的現狀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1).

[6]史曉紅.試論新時期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南京體育學院報,2002,(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