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優質中學體育模式新探索
時間:2022-03-05 03:03:52
導語:新優質中學體育模式新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融合,互聯網跟教育也是一樣越來越融合?!盎ヂ摼W+”通過其自身的優勢,對教育行業進行優化升級轉型,使得教育行業能夠適應當下的新發展,從而最終推動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我們正處在“互聯網+”、大數據、5G、信息技術……的時代,而這些已經慢慢深入到我們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尤其是一些發達地區的優質中學,它們有著更現代的教學手段和信息技術。但是作為我們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外部資源可能并不豐富,但是我們也應該想辦法,讓這些現代技術引進來并融入到我們的體育課程中,讓我們的學生也可以跟主城區的學生一樣,學習到最新的理念,得到最權威的解答和體驗最高質量的課?!盎ヂ摼W+”與體育課程結合起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快速地理解和掌握技術要領,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索能力,同時這種整合也有利于在教學中滲入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的講授,最終實現教育資源均衡化,培養學生運動技能,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體育教學為了讓學生的身體得到鍛煉,教師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鍛煉,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體育也是學校課程體系中重要的一部分;體育是我國實現素質教育和促進學生適應社會、培養學生完整個性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互聯網+”;體育課堂教學;新探索
1、運用信息技術拓展教材,激發運動興趣
“互聯網+”已經融入到各行各業,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信息技術也給體育課程帶來了歷史性的進步。體育課雖然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但是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必須要讓信息技術的優勢融入到我們的體育教學當中。到目前為主,我們很多老師僅僅憑借幾本教材和一些教學經驗來應付上課,但是如今科技的進步、物質水平的提高,以及運動熱潮的加劇,一些新興的運動項目不斷出現在普通大眾的身影之中,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如果僅僅是對一些傳統項目有所了解,對新事物不知道,那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需求,也一定會被淘汰的,因此,作為一名新時代體育教師就必須用信息技術自己先學習起來,并帶領學生們運用信息技術查找新興體育項目,讓他們積極獲取這方面的知識,并加以了解。例如,讓學生了解攀巖、滑板、花樣跳繩、帆船等運動項目,使這些項目也可以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隨著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腳步越來越近,冰雪運動也不斷興起,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先了解冰雪運動,有條件的話也可以在學校進行一些簡單地教學。這樣,我們的體育課也不僅僅是跑步、踢球和打球了,會有更多的運動進入我們的課堂?,F在體育明星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歡迎,也是學生模范的對象和學習的榜樣,比如,蘇炳添、易建聯、王霜等,可以讓學生利用網絡觀看他們的比賽和訓練視頻,讓學生學習他們的拼搏精神,為國爭光的心,既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參加體育鍛煉。
2、探索新型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
“互聯網+”融合體育課程,為廣大體育教師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在如今的體育教學中,我們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大膽的進行體育教學改革,把信息技術合理有效地運用到體育教學中,探索新型教學方法,改進組織形式,充分體現體育教學的健身性、開放性、娛樂性等特征,才能營造一種適合現在學生和當下社會所需要的一種運動氛圍,讓學生在自由快樂的體育環境中,展示自己的個性,強健自身體魄,使信息體育也成為學生個性發展的搖籃。體育課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讓學生掌握一種或更多的運動技能,并能養成終身鍛煉的一種習慣。一個動作的學習,必須通過思、看、練、模仿等來感知,是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一個過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比如,在課上通過投影、體感等方法,可以讓學生更享受和更主動的進行練習,并依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地改變練習內容,提升教學效果。
3、嘗試線上教學和培訓,為體育課程添磚加瓦
今年寒假因為肺炎疫情,放假時間格外之長,開學時間也一拖再拖,全國的大中小學學生,統一在家上網課,這是之前所不敢想象的。我國的信息技術水平已經處于世界前列,尤其是在5G方面,所以今年線上網課,全國幾千萬人同時在線上課,基本沒有卡頓和延遲,讓所有人對線上教育的未來充滿了信息。我們學校也不例外,因為面臨體育中考,作為初三體育任課教師的我,利用釘釘軟件,在寒假期間給學生上了體育網課,相比之前的線下課,我們在學校過多地的是練習、指導、糾錯、改正的循環,但是因為時間少和人數多等原因,還有很多細節沒有講透徹。但是我們的線上體育課就可以彌補這些不足,我們根據我校的學情,在線上講了一些體育健康知識和中考體育項目訓練內容,并分析了一些學生的易犯錯誤,并用視頻和照片的方式直觀的體現出來。我們也根據需要,講了居家期間如何預防肺炎的一些方法,讓學生足不出戶,在這個超長的寒假可以很好的學習到有關體育知識和一些體育小練習,又能感受到學校和老師帶來的溫暖。然而對線上授課過程發現的一些問題,我們也可以在課后就進行回放,及時進行一些修正,保證在下一次的直播課中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最后,我們也可以利用平時的時間,針對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在網絡上跟全市甚至全國的體育同仁一起進行研究討論,也可以在線向名師請教,這樣既不受地點限制又能很好地改進并適當修改補充,達到優化、提升體育教學效果的目的。
4、運用多媒體教學,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
體育教學中,多媒體作為很多學科的教學工具和手段,但是在體育學科中的運用往往會被人忽視,但是信息技術與體育課程很好的整合,不僅可以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可以改變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比如:在體育教材中有很多快投擲、跳遠、短跑等運動,學生很難一次或多次看清或看全,這樣就很難建立一個完整的動作表象。我們傳統體育教學時,教師只能通過多次示范和講解分階段跟學生說,最終的結果不僅影響了教學進程,而且過多的講解和示范還容易讓學生產生錯誤認識和疲勞感,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也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比如:投擲實心球,學生揮臂較快,示范動作也不夠直觀,我們可以通過制作體育教學課件,把整個投擲動作通過動畫、影像等方法采用慢動作、停鏡、重放等教學手段,提前發給學生看,提前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在課上可以先看大家的完成情況,再根據課上的完成效果進行有針對的講解/示范,這樣可以縮減時間,也可以提高效果。
5、結合攝像和攝影技術教學,自我發現和糾正不足
現在的體育課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老師教和學生簡單的學,要充分調動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信息技術中攝像和攝影的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和認識技術動作,這樣比以往學習技術有更好更快的效果,比如:在足球腳內側傳接球教學中,教師可采用講解示范、分解動作等方法,讓學生直觀的進行模仿和練習,但是如果我們加上并結合利用照片和視頻的加入,會讓這節課效果更佳。老師用手機拍下傳接球動作,然后用視頻將標準動作和學生的動作進行一個對比和展示,這樣學生就會察覺出自己的問題,并自我改正,老師也可以結合慢動作跟學生講解重難點和易錯點,避免學生再次犯錯,讓學生可以建立建全正確的動作觀?;氐郊?,也可以喊家長幫忙,讓家長拍一些學生的練習視頻進行練習并提高技能,漸漸地,課堂當中的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有限的課堂也可以多一些時間進行更多的學習。這就是攝影和攝像技術為體育教學帶來的明顯變化。
6、利用電子器材,提高課堂效率
如今的體育課已經不僅僅是體育老師一個哨子,學生一個球,自己練習的時代了,現在的體育中有很多器材,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也已經進入體育課堂之中。比如說ipad在課堂上的使用,投影設備的使用,大屏幕的顯現都慢慢成為常態。一節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課,老師在課前設計好,把本節課的重難點和技術要求存入iPad里面,可以讓學生4人一組上課時通過平板學習本節課的內容,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又可以減少老師過多的講解,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習效果比以前有很大提高?,F在的體育課,需要現代化的信息技術的融入,學生既感興趣,又沒有局限性,提高課堂效率。
7、通過可穿戴設備,及時評價學習
現在的體育課對練習時間、練習密度、平均心率和練習強度都有不小的要求,以前要測量這些數據,要安排老師在課上不停的去測學生,還需要聽課老師動筆去計算,在課后交流探討才把數據分析出來,這樣既浪費時間也影響課堂,會有明顯的滯后性,很可能這節課學生的運動量偏低?,F在,有了可穿戴設備的加入,可以避免這樣的結果出現,課前,學生把運動手環戴在手腕上,學生可以隨時看到自己的心率,加上顯示屏的同步顯示,聽課的老師和上課的老師,都能實時看到每個人心率,練習時間、練習密度的實時波動,這樣有利于上課老師的現場教學和現場評價,如果發現大家的心率沒達到自己的預期,可以臨時加一些強度和密度,如果過高,可以適當調整一下,也可以通過大屏幕,點評一下學生的練習情況。聽課的老師也可以清晰的知道,上課的老師是否達到預期。再比如,一些體感運動也進入我們的體育課堂。我們可以把一些練習動作存入顯示器,學生穿戴上一些設備,對著我們的顯示器練習,顯示屏會提示動作的完成度,這樣老師的任務會輕松很多,學生也不會偷懶,并且,每個學生都會及時得到評價和表揚,學生也會越來越感興趣。
“互聯網+”與體育課程融合是一個漫長和艱巨的過程,新優質初中的發展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信息技術給體育教學添磚加瓦,起到了助推作用。因此,我們每一位體育教師都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能力,強化先進的網絡教學意識,不斷創新,先讓自己的課堂融入信息技術,并讓信息技術起到推動作用,這樣,才能慢慢的實現真正意義上體育教育現代化,新優質中學也會越來越讓社會信服。
參考文獻:
[1]仝東峰.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整合的模式效應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7(19).
[2]向潔.體育信息技術應用現狀與展望[J].體育文化導刊,2006(9).
作者:湯宇文 單位:南京市板橋中學
- 上一篇: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鍛煉習慣研究
- 下一篇:中考體育改革下間歇訓練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