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體育田徑運動會的價值和意義
時間:2022-04-27 09:53:13
導語:中學體育田徑運動會的價值和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田徑運動會是以田徑項目為載體,推動中學體育發展的有力手段,但其在參與者、競賽目標、結果評價等方面都與田徑競技本身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全員性、參與性、過程性、教育性是其主體,“競賽育人”是其本真訴求,因此,基于體育教學來分析學校田徑運動會,有針對性地反思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研很有價值和意義。
一、“觀”現象
(一)不會接力
接力跑,是田徑運動中的集體項目,它固定人數跑相同距離,用接力棒進行傳遞,相互配合跑完全程的合作競技。在中學運動會中,接力跑是高潮部分的重頭戲,但交接棒技術的粗陋、接力規則不清也成為了接力跑比賽中的常見問題,原地交接、掉棒、跑出交接區域、干擾別道比賽、碰撞等情況屢見不鮮。
(二)不會投擲
近年來壘球、實心球等考試項目逐漸成為運動會的新寵,然而在投擲場地上犯規現象普遍,因動作技術運用不當導致的眾多損傷現象,屢屢發生。
(三)不會“三跳”
從運動會跳遠、跳高、三級跳遠項目,我們發現成績差,不會跳的現象普遍,三級跳遠不能跳入沙坑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甚至出現較多扭傷情況,學生腿部力量、協調性和跳躍能力差是一個方面,更多的是對項目的陌生而導致的害怕和失誤,中學教學中三大跳躍項目都是非考試項目,因此是否存在令人堪憂。
二、“看”本質
(一)參與指導
初中學生普遍對中考科目的認可度有著強烈的偏向,而對于參加田徑比賽,多數參與學生表示,運動損傷嚴重,對田徑運動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是學生被動參與的根本原因。因此,怎樣加強參與性的指導,是體育教師的首要任務,引導學生參與田徑運動,在勝利中、失敗中、挫折中、鼓勵中,品嘗不同的體育滋味,融合生命教育的命題,是很好的時機。
(二)技術指導
在田徑競技對抗的形式下激發學生們的運動激情,通過技術的掌握和練習來實現體能的提高、技能的增強,是技術指導的根本方向。雖然勇奪第一名和體育課堂達標滿分的目的性不同,必然會帶來競賽強度的不同,但是練習—提高—再練習—再提高的要求,是體育所有項目的基本品質,挑戰自身,挑戰極限,這本身就對所有參賽者很具吸引力。
(三)心理指導
在所有的體育競賽中,由于心理原因而導致的失誤率一直高居榜首,緊張、僵硬、變形、用力過大等情況時有發生,這是體育教師要特別注意指導的內容,引導學生如何應對激烈的競賽,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心理,發揮出最佳水平,這是體育心理指導亟待加強之處。
三、“研”教學
(一)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部分一直是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充分的準備活動不但是運動的前提,更是安全的保障,因此,準備活動不單單是體育課堂上需執行的任務,更需要通過教學讓每一個學生了解準備活動的意義和作用,學會在運動前,自覺、自愿、自律地進行。
(二)安全意識
運動場上流動性強,有時會在同一個場地按順序開展不同的內容,因此安全意識的養成至關重要,在紛亂的場地中學會自我保護,不僅是管理老師的責任,更需要通過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了解安全運動的意義和作用,學會和形成規避危險的良好運動習慣。
(三)運動目的
田徑比賽中,失敗者多,但失敗能使學生覺察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促進其修正、完善和超越自我。運動中的自我實現比他人暗示有著更加強大的力量,因此,我們在平時的體育課堂教學中,應多設計一些教學比賽、游戲競賽,強化競爭意識,提高對抗心理素質,同時多采用縱向比較,用小目標的實現來增強自信。
四、小結
體育教學用語言來影響學生,用環境來教育學生,用活動來培養學生,是主導之力,所有的體育教學活動,最終都要依靠學生自己去完成和體現,是主體之能?;隗w育教學目標下的田徑運動會,用運動競技精神激勵學生,用體育規范教學引導學生,是校園體育的本質,中學田徑運動會現象只是一個側面,只有真正實現從學生角度出發,實現以生為本的體育教學,才是教學的真正動力。
作者:苗定超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駱駝實驗學校
- 上一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優化措施
- 下一篇:大學生憲法教育與意識形態教育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