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現狀與對策

時間:2022-11-10 08:30:57

導語: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現狀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現狀與對策

摘要:當前高校安全穩定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加強高校安全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是高校安全穩定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我國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的發展狀況,對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索與思考,并提出了加強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的一系列現實對策。

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現狀;對策

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安全穩定工作關系到高校改革進程的推進。當前高校校園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校安全文化內涵的缺失,安全文化的建設缺乏有力抓手是導致高校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重視高校安全文化教育,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不斷改善高校安全現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價值。

一、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現狀

隨著教育體制的完善,以及“雙一流”高校建設的推進,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愈發突出。然而由于我國高校安全文化普及較晚,致使當前校園安全文化的建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政府、高校主管部門和高校需要共同合作,解決現實問題。1.高校安全文化內涵缺失。高校不斷擴招,高校校園對外開放,學生群體眾多,管理難度大;同時,社會人員也可以進入校園,其中不乏一些不法分子,給高校對安全帶來了巨大的隱患。各個高校對安全文化內涵有不同的理解,對于高校安全建設的評價體系也缺乏統一標準,校園安全建設效果難以把握,導致對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相應的高校安全文化運作機制。2.高校安全文化建設缺乏有效抓手。當前我國高校安全教育的方式比較單一,或張貼安全標語進行宣傳,或組織學生學習枯燥的安全教育課程,致使安全文化建設流于形式。高校學生對這種安全文化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究其根源,第一,我國高校的安全文化普及方式缺乏相應案例支持,缺乏安全事件分析以及數據進行支持;第二,從接受教育以來,學生一直處于父母和學校的保護之中,對于安全問題不夠重視,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第三,高校安全文化的建設缺乏科學合理的實施模式與管理模式,缺乏一支強有力的隊伍進行安全文化建設,缺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把握和對建設效果的考核,使實施效果大打折扣。3.缺乏全面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高校安全文化的建設是物質安全與精神安全的統一,二者缺一不可,不僅需要進行師生安全教育、安全宣傳,同時還要構建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安全預警系統與突發事件危險處理系統,建設一整套高效安全保障體制,將安全工作滲透到高校日常生活與教育教學之中?,F階段我國高校安全文化的建設更注重對精神安全的構建和安全文化的宣傳,忽視了高校校園安全服務設施的完善與安全制度的建設。

二、高校安全文化建設建議與對策探究

1.倡導高校校園安全理念。建設高校校園安全文化,普及安全知識,首先要從倡導安全理念做起,不僅師生要接受安全文化教育,同時要將安全文化理念深入到高校各部門、各工作環節之中;不僅要通過高校校內宣傳欄、學校網站、電子屏安全公告,進行高校安全視頻宣傳,還要通過安全教育、安全知識有獎競賽等活動鼓勵師生共同參與。為增強安全教育的說服力,可以將安全事故案例作為安全教育材料,引起師生重視,加深師生對安全教育的認識。2.滲透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作為高校整體教育的一部分,只有與日常教育教學相融合,才能不斷滲透,將安全教育貫穿于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的始終,在潛移默化中對安全行為進行引導。高校可以通過開設專門的安全教育課程對廣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也可以通過教師安全知識普及鼓勵教師參與,構建一支強有力的安全知識教育隊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安全知識的學習。3.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安全教育活動可以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以安全活動凸顯安全教育理念,無疑是最普遍、最有效的宣傳方式,可以充分發揮社團作用,通過社團組織安全文化建設活動;可以組織校園志愿者團隊,通過發放安全宣傳手冊、安全引導志愿活動等進行安全文化普及;還可以通過火災、地震模擬演練等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使學生從容應對突發事件。4.加強安全硬件設施建設。高校安全硬件設施的建設是保障安全的物質基礎。學生宿舍實施門禁制度,確保學生的人身財產安全;定期檢查校園內綠色通道、滅火設施的配置,定期更新與維護,以確保安全設備的有效性。

作者:張潔 單位:重慶財經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曹寧.高校校園安全文化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