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文化素質與大學文化
時間:2022-12-24 02:37:32
導語:小議文化素質與大學文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關蕾蔡宇青秦群工作單位:河海大學
從教育內因來檢討,當代中國教育最大問題在于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加快大學文化發展,可以促進辦學條件與環境的改善,促進學校制度與規范的完備,促進思想觀念和心態的更新,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與科技成果的產生。但目前中國的大學文化還存在諸多問題:一是過分注重物質文化層面,輕視精神文化層面,致使學校商業氣息濃厚,缺少精神支撐和理念引導;二是過分強調制度文化建設,忽視精神文化的蘊含,致使學校管理思想基礎缺失,外在規約乏力;三是過分強調學校外在的規模擴充,忽視內在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投入,致使學校凝聚力與動力不足,發展遲緩;四是過于從眾、借鑒于他校行為,缺乏學校文化的自主整合與創造,致使學校特色不突出。為此,必須推進大學精神文化建設。首先,要推進人的思想觀念現代化;其次,要研究、探索大學精神文化的特色;第三,要把現代精神文化滲透到制度文化和活動方式中去。一流學者特別是學術大師在大學文化發展、開創嶄新學風、培育高級人才、創造一流學術、產生全新思想等方面將帶來深刻影響。
1.文化素質教育是建設大學文化的前提和切入點。文化素質教育本身就是在中國高等教育以專業劃分的知識傳授格局和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失衡問題越來越突出并日益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背景中提出的。它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個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它著眼于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大學教師的文化素養,提高大學的文化品位與格調。通過實施素質教育對從教育思想觀念到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管理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從而重組、整合、優化教育資源與育人過程,在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和提升學校的文化品位等三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過程,也是高等學校從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層面上注重自身完善與發展的過程,也是高校不斷突顯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的過程。2.文化素質教育是建設大學文化的主要內容。文化素質教育強調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利用它引導行為準則、道德規范和價值觀念,促進教研和管理的創新,并通過其輻射功能對社會文化產生影響。文化素質教育是以知識體系為基礎,通過重構教育目標、闡釋教育內容、強化師生關系以及優化校園環境,揭示與塑造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養注重人的發展與完善,強調對人的價值、生存意義和質量的關注,要求對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關心和改善,并對人類未來命運與追求進行負責的思考和探索。這正是素質教育要達到的目的。3.文化素質教育與建設大學文化具有重疊性和互補性。實施文化素質教育的過程,是梳理和樹立一所大學所具有的精神和理念即大學文化的過程。大學文化的形成和變化反過來也深刻影響著文化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和效果。從某種意義上講,文化素質教育與建設大學文化是同步進行,具有一定的重疊性和互補性。第一,二者對行為主體的要求一致。大學文化建設要著力提高大學的整體形象和整體素質,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大學人的素質,核心是教師素質和所培養學生的質量。大學文化建設需要全體人員的參與,并發揮其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學理念和大學精神實際上反映了大學教育行為主體對大學存在的價值觀的一種理性的共識,達成共識的過程就是文化素質教育實施的過程。第二,二者對環境氛圍的營造一致。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文化素質教育和大學文化建設共同的環境需求,大學人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環境的熏陶。校園文化是學校在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包含學校發展目標、共同價值觀、作風和傳統習慣、行為規范、思維方式、情緒情感、意志及性格風貌等在內的有機整體,是以物質為載體的各種精神現象,是學校的“意識形態”,它對于大學人具有較強的導向、規范、穩定、激勵、調節、凝聚等作用。優秀的大學文化具有規范大學人的行為、凝聚大學人的精神與理想的作用,是大學人普遍認同并引以為榮的。它也是大學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脈。
1.頂層設計與底層突破結合是文化素質教育持久的推動力。大學文化的核心是大學理念,是大學的靈魂。它反映的是大學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大學理念也是大學為自己豎起的一面旗幟,引導著大學前進的方向。目前,文化素質教育根本問題仍然是觀念上的困境。只有回答清楚了大學的目的,才能從根本上明確文化素質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大學理念需要大學的教育活動來實踐和體現,文化素質教育是實踐大學理念的主要途徑。實現大學理念的中介是培養方案,它直接關系到大學人才培養的定位、模式選擇、質量標準和培養過程設計,其中的核心內容是課程設置。2.有意識的文化教育與無意識的文化熏陶結合是大學文化內在的生命力。教育從根本上是一個人文化的過程,大學教育實質上是文化育人,是有目的的文化過程。大學文化是一個內涵豐富的范疇,是最高層次的校園文化。從文化學角度看,大學的文化教育通過兩種文化傳播而實現即有意識的文化教育與無意識的文化熏陶。前者是通過文化素質教育有計劃和目的的傳遞,后者則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大學校園文化的熏陶。培養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人文素質人才,重視科技進步與人文關懷的統一,積極倡導文化素質教育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的當務之急。我們要努力構建一個能夠不斷創造優秀文化產品、適合人才健康成長的各具特色的現代大學文化。落實到具體行動中,我們就必須合眾之力積極推行文化素質教育,否則大學文化的建設將成為徒具其表的空中樓閣。
- 上一篇:文化強國的企業自身發展探索
- 下一篇:文化理論與客家文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