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論文

時間:2022-12-25 11:23:31

導語: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論文

一、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等化的意義

(一)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需要。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和十三五規劃的推進,實現城鄉統籌,“四化同步”是題中之義,基本公共服務之間的差距是當下城市和農村存在的主要差距,公共文化服務是其中薄弱的一環。加快推進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保障農民文化權益,讓優質的公共文化資源“動”起來,縮小農村與城市地區在文化方面的差距。(二)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維護農民文化權益的需要?!督洕?、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規定保障公民享有文化生活權。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應該惠及全體公民。[1]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三)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公共文化服務是社會主義建設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隨后在全國推廣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的文化建設伴隨著這一系列方針政策提上日程,成為考核的重要依據。

二、松滋市公共文化服務非均等化發展的現狀

(一)文化設施的覆蓋面略低。松滋市農村村落大多很分散,集中建設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難度較大。由于管理和服務的落后,一些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并未發揮其功能而閑置。(二)農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較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文化屬于高層次消費,農民由于經濟水平、文化程度、知識背景的差異,對公共文化服務活動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一些貧困戶、農民工的文化權益得不到相應的保護。

三、推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路徑

(一)大力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提供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公共產品和服務本就是政府的職能之一,政府是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3]面臨改革深化和全面轉型的新時期,政府要一方面加大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物質供給,加快松滋市農村地區農家書屋、文化活動中心和運動健身場所的建設,并積極配套相應的文化產品。另一方面,除了物質供給之外,還要加快制度供給的構建。(二)加快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農民作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者和消費者,其主體作用能否發揮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實現的關鍵因素。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提供給廣大農民的服務,要從廣大農民的實際需求出發。(三)積極引導市場發揮補充作用。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實現過程中引入市場機制,為農村文化服務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市場,將傳統文化進行包裝,加快本土文化“走出去”,可以提供農民的經濟收入。本土的文化市場引入外來優秀的文化,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四)加快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體制機制建設。改變農村文化建設分屬于多個行政主體(部門)的現狀,成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推進小組,推進農村文化均等化的推進工作。同時,建立重效果、輕形式的管理與評估評價機制。建立財政保障體系,為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提供強力支撐。

作者:羅津津 朱章林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