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多元供給研究
時間:2022-08-21 03:07:47
導語: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多元供給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深入研究當前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現實困境,找到有針對性的治理路徑,擴大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的供給途徑和方式,讓貧困地區有更加豐富的文化資源,為之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務,以公共文化服務為主力點,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
【關鍵詞】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個供給;現實困境;路徑
2018年是我國扶貧攻堅年,貧困地區的發展牽動著黨和政府的心,也影響著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要扶貧,先扶智,要促進貧困地區社會發展和整體進步,首先保障精神文化產品的供給。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必須注重文化復興,讓更多貧困地區的人民能夠得到更為豐盛的文化大餐,以此來服務他們的文化需求,從精神上提供更多的支持,促進貧困地區人口快速脫貧,逐步致富,實現我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
一、我國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現實困境分析
(一)公共財政投入有限。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投入主要依靠當地財政,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決定了財政收入的增長,財政收入又進一步影響了當地的社會管理和綜合經濟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首先需要資金保障,需要通過相應的資金采購更多的文化產品,安排更多為之提供服務的文化支持者,提供相應的文化基礎設施,保障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投入全面有效,供給結構合理,文化扶植發展持續推進。但是,我國的貧困地區經濟相對落后,當地的財政收入非常有限,社會經濟發展又需要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入,這就必然造成貧困地區公共文化供給存在著較大的資金缺口。越是落后貧困地區,當地的文化供給服務越存在較大的問題,直接造成當地人民文化消費層次,貧困人口的文化素養難以提升。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貧困差距進一步拉大,尤其是馬太效應的影響,越是貧困地區在經濟發展方面也存在很多問題,經濟發展越落后,貧困地區的財政收入越有限,用于投入的文化供給資金越不足,這造成了貧困地區的文化公共服務多元供給受到嚴重影響。(二)多元文化供給的渠道相對有限。文化的供給不能單一的依靠政府,需要形成更多的社會合力,為之提供更多的文化供給途徑,以此來豐富貧困地區的文化,讓貧困地區的百姓能夠獲得更多的文化學習機會,得到更多的精神支持,獲得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科技和專項技能。但是,貧困地區普遍存在著交通不變,經濟落后,就業機會少,消費供給短缺等的問題。文化供給是一項綜合性社會工程,需要政府保障基本供給,也需要更多的社會機構或者個人提供多渠道文化供給,拓展供給渠道,豐富文化產品形式。但是,貧困地區特殊的經濟環境和綜合條件,限制了多元文化的攻擊。首先,當地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企業數量少,投資環境不完善,無法吸引個更多的投資者前去投資。企業不僅帶去了工廠和崗位,更帶去了企業文化,每個企業都是文化的綜合體,他們在向當地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也為之提供更多的先進文化。以現代企業文化來影響當地文化結構,改變貧困地區人民的思想認識,并在各種培訓過程中,讓更多貧困地區員工獲得更好的文化教育,提供適宜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這些員工就成為當地文化傳播的種子,影響每個員工的家庭,影響他們的親戚朋友,帶動整個社會文化氛圍。由于當地綜合環境欠佳,不能吸引更多的文化義務工作者前往義務文化傳播,尤其是不能留住更多優秀文化幫扶者。因此,貧困地區文化供給的主要渠道就變成了由政府直接供給以及相應的文化機構,供給渠道非常單一。(三)公共文化服務結構設置不合理。我國的貧困地區在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又普遍在農村,貧困地區的文化供給的重要保障在農村,讓貧困村有更為豐富的文化供給渠道,保障農村地區的文化供給渠道暢通,實現貧困地區農村文化供給的常態化,不斷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形式和內容,讓廣大貧困地區的農村人口得到更好的文化公共服務。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農村地區剛剛進行了村委班子換屆新建工作,村委班子工作剛剛步入正軌,設置了針對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所需的人員崗位,并明確了相應的工作職責。新換屆組建的農村村委機構更多是新時代的農民,有一定的學歷和文化基礎,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服務能力。但是,貧困地區農村人口相對分散,農民的文化素養普遍較低,需要進行文化服務的面非常廣,而對貧困農村進行文化服務的人員非常有限,每個村委只有一人負責文化工作,還是兼職,尤其是在大力發展現代農村經濟的今天,貧困地區的農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文化供給和保障工作嚴重掣肘。貧困地區鄉鎮機構的人員也非常有限,無法做好全面綜合監督和保障工作,使得農村文化多元供給工作嚴重遲緩,專門的公共文化供給編制有限,無法更好地開展工作,不能充分協調各種服務供給,影響文化的多元供給。
二、貧困地區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治理的有效路徑分析
思想文化是決定了人們的思想認識,影響他們的行為實踐,不僅關系他們的現實生活,更制約他們長遠發展。文化性是人的本質屬性,不斷豐富文化供給形式,讓更多貧困地區百姓學習先進的化,獲得更多的文化熏陶,得到有效的文化服務,從思想上讓每個人思想富裕,確保貧困地區文化貧困。多元供給是保障文化豐富性和實效性的重要基礎,也是推動文化繁榮的重要保障,貧困地區注重文化建設,強化多元文化公共服務,形成更為濃厚的文化氛圍,讓貧困地區的百姓能夠隨時學習各種文化知識,接受更為先進的文化熏陶,強化文化扶貧。(一)深化思想認識,強化公共文化服意識。公共文化服務是社會服務的重要組成,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非物質因素。貧困地區保障公共文化多元供給,形成多元保障機制,需要從思想上轉變認識,強化公共服務意識,真正樹立并不斷強化公共文化服務,重視多元供給。當地政府需要做到認識到位,加大學習和宣傳,讓所有負責公共文化服務的機構、部門、主要管理人員充分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并從各自的角度出發,不斷深化認識,強化公共服務。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一個地區的貧困是因為當地的軟環境沒有整理好,尤其是文化環境沒有營造好;一個家庭貧困,是因為全家的文化素養不高。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我國的經濟總量與美國差距不斷縮小,我國的人均收入越來越高。當今世界的競爭是文化競爭,貧困地區脫貧需要首先從文化抓起,再貧也要富文化,政府財政再緊張也要保障文化供給,做好公共文化多元供給。(二)加大扶貧開發,做好綜合扶貧扶植。我國進入了扶貧攻堅階段,各地都在加大扶貧力度,形成更為有效的長效扶貧機制,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實現多元文化供給,真正讓貧困地區有更為豐富的文化消費,是現階段扶貧攻堅的一項重要任務。根據國家政策需要,引進相應的企業進駐貧困地區,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保障更多貧困人口就業,帶來更多的財稅收入,讓貧困地區有更好的就業形勢,獲得穩定的經濟收入,進而才能更好地享受文化服務。企業不僅帶來就業崗位,還帶來了先進的管理文化和技術,這些既是崗位,更是文化供給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讓更多當地企業學習這些先進的管理文化,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勞動力就地學習和掌握更為先進的技術,實現收入和文化供給的雙向推動。尤其是引入一定數量的文化企業進駐,為當地帶來直接的文化收入,讓更多貧困地區百姓直接感知先進的文化。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當地財政收入的增長,進而為公共文化服務提供最為可靠的資金支持,為公共文化服務多元供給做好物質保障。(三)完善多元供給機制,實現公共文化長效保障。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供給形成多元機制,在做好政府文化供給的同時,利用貧困地區享有的各項政策,爭取更多的公共文化扶植,充分利用個國家扶貧開發的有力時機,由國家為貧困地區引入更多的文化服務機構,有更多社會機構來從事公共文化服務,這些服務機構可以是公益組織,也可以是企業贊助,還可以利用福利彩排或者體育彩排募集的各種公益基金,爭取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我國進一步豐富文化市場供給形式,推動文化產業化,堅持公共文化的公益性,推動文化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在做好免費公共文化服務的同時,探索非盈利性文化市場建設,做好盈利性文化供給單位的監督工作,形成市場推動、政府主導、社會贊助的多元供給結構。并以各種政策支持、業績考核、稅收調控等方式,調動各種公共文化服務主體的積極性,保障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促進更快更好地發展,形成長效保障機制。
總之,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需要多元化,需要高質量,不斷改革和創新,確保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快速健康發展,為當地居民脫貧致富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支持,爭取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
【參考文獻】
[1]楊永恒.精準建設,促進貧困地區共享文化發展成果[N].中國文化報,2015(07)
[2]梁立新.精準扶貧情境下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精準識別研究[J].浙江學刊,2017(01)
作者:張慶 唐琳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
- 上一篇:案例教學在法學碩士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問題及解決對策
精品范文
10貧困生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