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廣電如何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

時間:2022-06-05 09:06:00

導語:智慧廣電如何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慧廣電如何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

摘要:近年來,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公共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鄉村文化建設不斷推進,農村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越來越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緊密聯系在一起,這也是當今做好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重要意義所在。廣西廣電網絡公司作為自治區直屬國有大型文化企業,近年來不斷在全區農村地區大力推進光纖網絡覆蓋,實施“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為農村地區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它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工作中的運用成為了現階段工作開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關鍵詞:鄉村;智慧廣電;公共文化服務

1智慧廣電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的優勢

1.1政策優勢

廣西廣電網絡公司作為自治區直屬國有大型文化企業,自覺擔負起國企的使命和擔當,以當地黨委政府需求為切入點,向基層延伸,發展好用戶,守好廣播電視宣傳輿論主陣地,為鄉村提供文化服務是公司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自治區黨委政府及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智慧廣電工程,成立各級智慧廣電工程領導小組,主要領導親自抓。2019年4月,自治區政府辦公廳下發《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實施方案》。同年6月,自治區“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領導小組下發《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行政村光纜聯網建設大會戰通知》。2020年6月,桂林市宣傳部、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發改委、教育局、衛健委、扶貧辦、大數據局7個部門聯合下發《2020年桂林市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并對智慧廣電工程進行資金扶持,自治區黨委政府要求全區市、縣(市、區)積極爭取將“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統籌部署,合力推進。充分爭取和利用各級各類資金等,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對“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融資機制,支持“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建設。正是有了各級黨委政府的鼎力支持,2020年6月實現全區所有行政村光纜聯網,提前半年完成建設任務,為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了網絡保障。

1.2技術優勢

廣西廣電網絡公司早已經實現了省(區)、市、縣、鄉、村五級貫通,對全區廣播電視傳輸網絡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目前采用的光纖組網方式相對于無線、衛星覆蓋方式,雖然建設及維護成本較高,但具有抗干擾能力強,節目內容豐富,畫面清晰,雙向網絡擴展功能多,后續服務有保障,節目安全可靠,能完整傳輸中央、廣西、本地市縣當地節目等優勢。智慧廣電依托數字廣西“廣電云”服務平臺,充分發揮有線廣播電視內容資源和傳播資源優勢,打造廣西數字網絡圖書館(數字農家書屋)主平臺及自主研發具有廣西本地特色的分平臺。截至2020年底,共將全區15143個實體農家書屋升級為“數字農家書屋”,把廣西數字網絡圖書館(數字農家書屋)內容信號直接推送到城市和農村有線數字電視雙向用戶家中,為農家書屋和廣大電視用戶提供廣西本地出版物、音頻、視頻及自制多媒體內容,實現電視、手機以及平板電腦三屏互動。2020年6月底,桂林片區的靈川分公司順利完成靈川縣“大喇叭”工程建設任務,打通了靈川縣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最后一公里”。近兩年來,項目建設初見成效?!皦衙缽V西·智慧廣電”工程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區所有行政村全面實現廣播電視光纜“村村通”,廣電寬帶千兆速率全覆蓋。公司入選2019年廣西文化產業龍頭企業(文化傳播渠道型),參與的“廣西數字網絡圖書館(數字農家書屋)”和“廣西廣電融合媒體云平臺”兩大項目被列入大數據促進和改善民生重點示范項目;申報的“數字鳳山·文化鄉村”打造數字廣西新樣板以及參與實施的“壯美廣西·智慧廣電”工程、廣西應急廣播體系建設、廣西數字網絡圖書館(數字農家書屋)等項目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列為智慧廣電示范案例。智慧廣電內容體系初具規模,承接“壯美廣西·黨建云”在全區的建設運營,“一村一屏”已完成7225個自然村建設。桂林市智慧廣電工程的實施,讓轄區各縣鄉村的人民群眾普遍受益,在家中可以通過智慧廣電機頂盒就能收看收聽到清晰、穩定、豐富的廣播電視節目,還能通過數字網絡圖書館和智慧鄉村“一村一屏”等功能,及時了解中央、地方的惠農、助農政策信息和村里新鮮事,極大地提高了生活質量。用戶通過智慧廣電平臺,掌握了更多的科學技術和知識,看到外面的世界同時,也讓當地的特色文化和特色產品更多更好地走出去。通過整合宣傳、文旅、應急、消防、氣象等多個部門資源,打造基層政務信息、政策宣講和地質預警應急指揮平臺,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讓文化旅游插上智慧廣電的翅膀,服務好老百姓,助力建好思想上的“高速公路”。

2智慧廣電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的必要性

2.1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高質量的公共文化服務,特別是對處于新農村發展重要時期的新農村來說,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顯得尤為重要,和諧社會注重于各群體能夠和諧生活在同一個社會環境中,能夠享受到同樣的公共服務條件,而公共文化服務作為和諧社會構建下不可忽視的一項因素,在鄉村得到服務加強顯得尤為重要,智慧廣電最先被運用到城市,并且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務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這也就充分說明了運用智慧廣電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隨著智慧廣電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大力實踐,農村的文化服務水平也能夠逐漸追上城市,而且在農村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中使其文化服務變得更加迅速,再加上智慧廣電在鄉村的積極推動,和諧社會的實現變得指日可待。

2.2是關注民生的重要舉措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關于農村民生動態的關注成為了新聞報道的焦點所在,關注好民生動態的發展、了解農村民生的真實情況、改進農村民生工作服務質量是現階段民生工作宣傳的重點建設目標。由于智慧廣電有著獨特的宣傳優勢,在民生動態關注中能夠展現出更大的宣傳能量,因此可以說,智慧廣電是服務于鄉村公共文化服務中民生動態關注的一項重要舉措,是新時代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重點內容。而在智慧廣電的助力下,民生動態不僅能夠得到更多人群的關注,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體會到鄉村振興給農村民生帶來的巨大改變,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還能夠發現現階段民生工作存在的不足之處,讓更多人能夠在了解到其中的信息后為新農村建設獻出一份力量,這也能夠體現出智慧廣電對于農村民生關注的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讓智慧廣電服務于農村公共文化、讓其為民生質量提升帶來更大的助力。

3智慧廣電助力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的措施

3.1升級改造原有的有線電視網絡

隨著通信網絡技術不斷發展,原有的農村有線電視網絡已不能適應時展需要,不能夠滿足人民群眾對新的文化產品需求,必須對原有電視網絡進行升級改造。桂林分公司搶抓機遇,兩年時間共完成所有原有村點網絡的升級改造,全部采用光纖組網方式建設,廣電寬帶千兆速率全覆蓋。網絡升級改造是智慧廣電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就是對于家庭網絡的覆蓋,讓廣電寬帶電視進村入戶,使農村地區也能夠享受到更加智慧型的廣電寬帶網絡。

3.2開啟農村智能生活新方式

當前農村地區的廣大人民群眾渴望在生活方式上得到改變,特別渴望生活方式能夠變得更加智能化,這也和現階段“智慧農村”的主題非常貼切,利用智慧廣電的智能化功能在空間形態上呈現分散化布局,通過網絡將人與人、人與物相連接。未來鄉村的環境呈現“創客+產業+價值流動平臺”休閑化特征,工作環境、休閑空間和宜居空間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布局,使其出現緊密聯系的復合形態。另外,鄉村記憶和文化的傳承不再停留在線上,豐富的互動參與能給線下的游客或參觀者留下更深的印象。智慧廣電背景下傳統文化因子與現代技術的碰撞,將農村與價值互聯網完美融合,是農村智能生活新方式最好的體現。

3.3建設廣電視頻綜合應用平臺

基于廣西廣電桂林分公司自身的業務特點,開展針對基于互聯網具有廣電特色業務,去年已搭建好桂林廣電視頻綜合應用平臺,整合互聯網下視頻資源,捆綁電視、寬帶業務,增加用戶粘度,提升基礎業務收益。平臺優勢:建設速度快、建設投資低、系統功能全。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全市公安天網、雪亮工程、政府、社會資源、治安、商鋪、農村圖像數據資源的聯網和數據共享。利用智慧廣電服務下的各項技術,在農村地區搭建起一套系統化、智能化地監控系統,讓其為民生工作提供高質量的監控服務。

3.4助力農村家庭生活新模式

利用智慧廣電構建“智慧家庭”,創建農村家庭生活新模式?!爸腔奂彝ァ痹诟黝悎鼍盎膽檬欠浅H诵曰透咝实?,其綜合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結合自動控制技術,利用智慧廣電的控制功能將家庭設備智能控制、家庭環境感知、家人健康感知、家居安全感知以及信息交流、消費服務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創造出健康、安全、舒適、低碳、便捷的個性化家居生活,這樣能夠給農村的家庭生活帶來智能化、科技化的愉快體驗,是新時代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一種新型模式。

4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在于提升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幸福獲得感,而幸福感的獲得離不開公共文化服務。在互聯網時代,智慧廣電能夠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借助智慧廣電的優勢,積極建設“智慧新村”是新時代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妙然,樊珍娜,紀永起.中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研究熱點分析與演化路徑[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2):16-24.

[2]剡文鑫,鐘培源,辛怡麗,郭濤,李君杰,師慶和,王東宣.民生普惠和美共享[J].寧夏畫報,2020(10):66-79.

[3]梁剛建,許可.聚焦場景化、交互化與智慧化:未來廣播創新的可能性選擇[J].中國廣播,2021(1):16-19.

[4]崔忠芳.黃楚新:逐步探索縣級融媒體中心“建強用好”新出路[J].中國廣播影視,2021(Z1):44-46.

作者:文衍勇 單位:廣西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