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教學民族文化論文
時間:2022-02-13 03:35:33
導語:設計教學民族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嶺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美學價值分析
優秀的嶺南少數民族服飾藝術是創新設計的資源庫,為現代服裝設計注入了新的活力。嶺南少數民族服飾樣式十分豐富,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據初步統計,僅瑤族服裝款式就多達100余種,頭飾也不下100余種;苗族的服飾款式則多達130種以上。嶺南少數民族服飾有著款式獨特、色彩絢麗及富有裝飾感等突出的特征。如圖3所示的畬族婦女的盛裝“鳳凰裝”,其領邊、袖口、胸部、衣襟、下擺及圍裙都鑲繡有五彩斑斕的紋樣,衣裝極為追求裝飾美感。嶺南少數民族服飾還講究“以形造意”,蘊含獨特的民族信仰。如圖3所示的畬族“鳳凰裝”的整體仿鳳凰造型顯露出畬族人對“鳳凰”膜拜的痕跡:頭上所戴的高冠象征著鳳凰的頭冠;紅頭繩扎起高高的頭髻象征著鳳髻;在盛裝的領口、衣襟、袖口和圍裙上施以彩色的花紋,象征著鳳凰的頸項、腰身和羽毛。苗族少女形似牛角的“水牛龍”頭飾也是苗族信仰龍蛇圖騰的顯性特征。嶺南少數民族這一造型特征與現代“仿生設計”有異曲同工之處,不僅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還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在色彩藝術方面,嶺南少數民族服飾也體現出很高的造詣。服飾大多采用高明度、高純度的色彩對比搭配,如暗色與亮色對比、單色與多色對比。
這種配色給人以艷麗明快的調子,富有節奏感與生命活力。嶺南少數民族服飾圖案題材非常豐富,有的來自動植物本身的形象,有的是觀天象,有的是由勞動生活場景引變而來,有的來自于傳承的民族傳說,或是借鑒于漢族的吉祥紋樣題材。民族韻味的圖案造型注重“以形寫神”,呈現的是夸張變形、簡練概括、古樸別樣的形式美,如圖案表露出的寓意深刻體現出醇厚的意境美,如苗族婦女的背裙上繡有很多蝴蝶紋樣,頭部造型是娃娃,下身是蝴蝶,兩者合二為一,包含著子孫延綿的寓意。蛙紋作為黎族服飾上一種常見的紋樣,體現了黎族人民對大自然的敬畏,對祖先的崇拜之情,它還寄托了黎族人民希望民族繁榮昌盛的美好愿望。嶺南少數民族服飾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不僅體現在造型、色彩、圖案等方面,更體現在它的文化內涵方面。在服裝設計教學中,可以要求學生積極挖掘嶺南少數民族服飾的藝術特點,引導學生對民族服飾藝術元素進行提煉,感悟民族服飾的文化內涵,并將其靈活地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
二、將嶺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融入服裝設計課程教學
1.注重激發學生對本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在高校服裝設計課程教學中滲透民族服飾文化,首先要解決的是民族意識觀念的問題。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本土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引導學生認識到每一個從事服裝設計的人尤其是嶺南本土的設計師,有責任和義務將祖先傳承下來的優秀民族文化繼續發揚下去。同時要讓學生建立起以民族文化為基礎的設計思想,意識到缺少民族元素的設計是沒有靈魂與情感的。
2.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嶺南少數民族文化在課堂上,使用“引導型”教學方法,組織、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去探尋嶺南少數民族文化,去尋找自己感興趣的靈感元素??梢龑W生通過網絡收集資料、參觀嶺南服飾博物館、市場調研、實地考察等方法全面了解嶺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并把收集整理的資料以PPT形式展現出來,與老師和同學一起分享、探討,使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這種“引導型”教學法不僅有利于學生主動思考,還可促進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嶺南服飾文化。
3.采取“走出去”的教學模式教師應該采取“走出去”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與社會活動、實地調查相結合。教師可以利用實踐課時間,帶領學生深入嶺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實地采風考察,最直接地了解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文化背景,感受民族服飾藝術魅力。還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廣東嶺南服飾文化周,參觀屈汀南時裝公司、深圳天意時裝公司等具有嶺南服飾特色的本土服裝品牌公司,引導學生解讀和感悟優秀的設計作品?!白叱鋈ァ苯虒W模式有助于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4.注重創新實踐訓練對嶺南少數民族服飾文化采集、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把這些元素借鑒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但是學生在進行民族元素設計時往往擺脫不了“仿制”和“生搬”,多把民族服裝的款型、圖案直接挪過來,使得服裝的整體感覺生硬,缺少靈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繼承”和“創新”的關系。例如教師可以在設計構思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形神同構”的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在設計時不能只停留在“形”的運用,而應該挖掘深層的表達———“神”的運用設計。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多向學生解析國內外優秀設計師的作品,開拓學生的眼界,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與理解,以及通過不斷的設計實踐訓練增強創新意識。
5.課程教學與畢業創作、設計比賽相結合積極倡導和組織學生參與國內舉辦的各大服裝設計比賽,組織以嶺南民族文化為主題的作品展演,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同時也是對服裝設計課程教學成果的鑒定。
6.與本土服裝企業合作教學通過與企業合作開發產品,開發出具有本土民族特色且符合市場需求的服裝產品。為我校服裝專業與東莞戶外品牌公司合作開發的具有嶺南特色的戶外運動裝。這種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把學校教學與企業實際工作有機結合,從企業的市場需求角度來完善學校的服裝設計教學工作。
作者:俞敏李秀琴單位: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 上一篇:黨員檔案管理工作總結
- 下一篇:聯社營業部主任競聘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