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企業文化構建論文
時間:2022-04-08 10:41:33
導語:以人為本企業文化構建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的首要資源,以人為本的理念成為企業的核心文化。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造就人才,有利于充分發揮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企業應通過建立科學的人才招聘機制,充分發揮人之所長,建立合理的績效評估制度,促使企業目標和個人目標相一致等途徑積極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關鍵詞:以人為本;企業文化;員工管理
一、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含義
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不同于傳統以物為主的管理方式,它更加強調“人”在企業中的中心地位,將人力資源視為一切企業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職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它是觀念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復合體。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主張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和激勵方式,多樣化滿足員工的物質和精神需要,充分發揮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將人作為一切管理活動的最終指向,實現員工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相統一。
二、構建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意義
(一)吸引人才
企業文化是多年積淀而成的氛圍,管理者和員工的一舉一動、規章制度、物件擺設、建筑風格等無不流露著企業文化。一個尊重員工、團結和諧、注重團隊意識、公平高效的企業,展現給無數應聘者以正能量,使優秀人才心向往之,吸引高素質人才進入企業,為企業注入鮮活血液。
(二)留住人才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注重利用恰當的激勵方式滿足員工的需要,使所勞與所得相匹配,員工能夠感覺到公平;在實現企業目標的同時,員工個人的目標也能夠實現,二者并不沖突;人際關系和諧,并非明爭暗斗。凡此種種,大大提升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員工愿意留在企業施展抱負。
(三)造就人才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將人力資源視為第一資源,企業一方面從外部吸收人才,另一方面從企業內部物色、培養人才,使員工通過定期培訓、輪崗等方式,不斷充電,使之熟悉各項業務,橫向與縱向晉升渠道比較完善,有利于造就優秀人才,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
三、以人為本企業文化的構建途徑
(一)建立適合本企業特色的人才招聘機制
企業應在員工招聘全過程中每一個步驟都做到以人為本,主要包含以下要點:重視招聘的前期準備工作,全面開展工作分析,制作各部門的崗位說明書和任職資格說明書,制定出科學的用人規劃;任用高素質的招聘主管,根據性格、資歷、技能等要素建立起一個合理的招聘小組;應靈活地選擇招聘渠道,不同的渠道適合于不同的企業,應結合本企業特色選擇相應渠道;優化企業形象,給求職者留下完好的第一印象;做好招聘評估工作,建立人才儲備庫,以便于后續招聘。
(二)合理用人充分發揮人才之所長
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處處流露著人性化,用人方式上更是如此。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謂的全才,至多是存在某些方面有專長的人,有效的管理者恰恰善于充分發揮人的長處,使員工在為企業貢獻力量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管理者必須提升自身修養,做到慧眼識珠、知人善任。可以通過能力測試、分配職位、建立工作小組等方法認識并且發揮員工的專長,科學地安排工作內容,將其短處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三)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制度
為突顯以人為本,在績效評估方面,應當力求客觀、公正,真正地將績效評估工作落到實處,而不僅僅是形成書面文件之后就將其束之高閣。統計出員工最真實的業績,有根據地發放工資,這也能起到良好的激勵效果。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采用的績效考核方法也不盡相同,不能一味追求當下最新潮的考評方法,或者是簡單效仿某個成功企業的方法,而是應該結合本企業的特色,制定最恰當的績效考核制度,即“最滿意原則”而不是“最優原則”。
(四)深入貫徹落實“雙目標一致”原則
企業的長遠發展與員工的自我提升二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可以比較恰當地解決二者之間的矛盾,實現統一。當代社會應該摒棄企業與員工之間相對立的傳統觀念,適宜采用目標管理的方式,讓員工參與到組織目標的制定中來,將企業整體目標與員工個人目標相統一。建立暢通的溝通機制,使員工與領導者能夠相互信賴,使上級與下級一起商定共同目標,實現雙目標一致的良好效果。
作者:朱梅 單位:南水北調中線河北分局
參考文獻
[1]徐國華.管理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10.
[2]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06.
[3]論以人為本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D].渤海大學,2013.06.
[4]韓紅軍.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J].企業導報,2010.11.
- 上一篇:便利店經營管理論文
- 下一篇:技術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精品范文
3以人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