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背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措施

時間:2022-11-26 09:46:19

導語:鄉村振興背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振興背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措施

摘要:強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力度,可以豐富鄉村文化內容,健全文化服務體系,改變鄉村風貌。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依然存在部分問題,應有效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機遇,深度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并創新文化活動,強化文化隊伍建設力度,進而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保證鄉村經濟的發展水平逐步提升。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1鄉村振興戰略下基層群眾文化的特點

首先,是具備加強的基層性?;鶎尤罕娢幕年P鍵在于推進生產力的發展,也是保證廣大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條件。,因此基層群眾文化工作應以人民群眾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做到與時俱進。其次,是具備政治性。科教興國屬于基本國策,也是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戰略,國家的長遠發展,根本競爭力在于不斷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使其為社會的進步提供保障。再次,是具備多樣性。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精神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應創新形式與內容,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最后,是具備廣泛性。群眾文化工作屬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和諧社會的構建基礎。對此,群眾文化工作屬于面對不同年齡段與不同層次的群體文化,旨在提高每位群眾的文化素養。

2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

2.1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農村面貌發生了較大改變,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提出了更高的文化需求。在此背景下,應強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力度,采用更多措施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激發學習熱情[1]。

2.2提高群眾文化素質

當前,農村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對精神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力度,可以為廣大農民提供更多精神食糧,提高文化修養,培養出既懂技術又懂文化的新型農民。

2.3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當前,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可以更好地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隨著鄉村戰略的實施,雖然農村文化服務體系也得到完善,但依然無法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此時有必要強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力度,制定完善可行的運行機制,增加投入資金,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以更好地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需求[2]。

3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3.1文化活動吸引力不足

雖然部分農村區域抓住了鄉村振興的機遇,開展了群眾文化活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文化需求。但受資金、人員等因素的限制,文化活動缺乏創新性與吸引力,甚至部分區域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僅局限于表演當地的戲曲、歌舞等,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參與群眾數量較少,應采用有效措施,提升文化活動的吸引力。

3.2文化基礎設施不完善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是具備高質量的文化設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部分鄉村區域文化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在文化推進方面獲得了一定成績。但部分地區的文化基礎設施卻依然落后,缺乏表演場所,農家書屋建設也較為滯后,圖書館與書店的數量較少,農村居民無法順利開展閱讀活動,影響了群眾文化活動的高效開展。

3.3文化隊伍建設不到位

當前,部分農村地區沒有針對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現有制度也沒有得到全面落實。同時,文化建設人員數量較少,無法滿足文化發展的實際需求。加之對文化工作人員的培訓不到位,以致拉低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水平。

3.4資金投入較少

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應以資金為支持,但部分區域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方面沒有投入足夠資金,無法購買先進的表演設施,也影響了文化活動的開展效果,無法激發文化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4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強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措施

4.1加大文化宣傳力度

當前,部分基層群眾的文化觀念依然較為落后,沒有充分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嚴重阻礙了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順利開展?;诖?,基層文化工作人員應加大宣傳力度,改變群眾的認識觀念。一方面,應實地走訪調查基層農村情況,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并詳細講解群眾文化活動的意義。另一方面,應利用微信、微博、qq2021.11·下等線上平臺實時分享群眾文化相關的資料,引導基層群眾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爭取得到更積極的配合。比如,可以利用遠程教育系統,整合利用農家書屋的文化資源,并組織開展多樣化的群眾文化活動,包括演出經典戲曲、播放紅色電影等,通過群眾的實際參與,增強體驗效果,擴大口碑與知名度,最終提高農村群眾的文化素養水平[3]。

4.2拓展文化活動形式

基層文化活動應緊密結合群眾的實際生活,激發民眾的參與積極性,促進文化事業的加快發展。群眾文化取之于群眾,也應服務于群眾,相關文化部門應根據當地的實際與特色組織文化活動。比如,為了進一步美化環境,為群民提供休閑與鍛煉的場所,可以組織健康運動的主題活動,如單車騎行、沿河馬拉松等,參與并堅持完成的群眾可以獲得政府部門提供精美禮品,以吸引更多群眾的參與,并引導其養成積極鍛煉的良好習慣。同時,還應根據不同年齡與不同階層的群眾開展不同類型的文化活動。比如,四月桃花盛開時,可以舉辦以“桃花祭”為主題的活動,其間組織中老年人畫桃花、寫與桃花相關的詩句等;年輕人則組織“最美桃花照”比賽;兒童則舉辦以“桃花”為主題的飛花令比賽。這樣每個年齡段的群眾均可以參與其中。比賽期間也應設置相關獎項,可以為中老年階層提供文房四寶、為年輕人提供拍照手機,為兒童提供平衡車,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4.3建立完善基礎設施

群眾文化發展過程中還應做好文化活動場所以及文化設施的建設工作,構建完善的文化服務體系,實現由城到鄉的覆蓋。相關文化部門應建設各個行政村的文化廣場、圖書閱覽室以及文化活動場地等,配備必要的基礎設備,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常態化組織,實現文化進入鄉村,培育當地特色的文化活動品牌,全面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水平。

4.4強化文化隊伍建設

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文化的建設水平,應強化文化隊伍的建設力度。首先,相關部門應設置專人管理群眾文化,禁止與兼職。其次,應建立完善的人才機制,為群眾文化事業吸引更多有特長、又有能力的專業人才?;蛘咭部梢栽谏鐖F或民間組織中尋找優秀人才,并進行系統培養。再次,應做好現有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根據實際能力制定針對性較強的培訓方案,完成建設性知識的培訓工作,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技能與專業水平。最后,應積極調查各個階段的文化活動,建立成果評價制度,科學高效地評估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在整體隊伍建設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進入基層了解群眾的真實想法,使民眾可以在文化活動中獲得知識與快樂,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4.5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群眾文化活動的資金可以由以下兩種渠道獲取,一是政府給予足夠支持,設立專項資金,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為了保證資金全部用于文化活動,還應舉辦專門的監督小組,嚴格核實資金的使用情況。相關文化部門在收到上級資金后,也應確保所有資金都應用于文化活動組織過程。二是利用社會力量,強化政府、企業以及社會機構之間的合作力度,吸引社會各級力量建設基礎設施,包括活動室、圖書館等。同時,也應加大對外招商力度。比如,在舉辦“桃花祭”活動時,可以與手機商家合作,拍照手機為獎品,群眾可以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并感受到手機拍照的功能,增強宣傳效果,提升品牌形象,促進群眾的購買欲望,使商家與群眾獲得雙贏。

4.6推行“文化+旅游”項目

相關部門應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情況,推出相應的文化旅游項目,實現鄉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農村地區遠離城市,環境優美,文化氣息獨特,對于這些具備旅游價值的地區,政府部門應在資金與政策等方面進行項目推介與引導,鼓勵周邊群眾參與旅游項目,感受自然人文環境。同時,鄉村文化工作隊伍也可以借助旅游項目,開展釣魚、賞花、果蔬采摘以及主題展館等活動,充分融合農村與城市文化。本地群眾也可以設計剪紙窗花、針織品、草帽、貝殼串、陶瓷器、木雕玉雕石雕等特殊手工藝品,利用旅游場所展示售賣,在提高收入的同時,強化文化內涵。

4.7建立基層網絡文化體系

為了高效地做好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工作,應充分了解群眾文化的實際情況,擴展文化服務平臺,滿足群眾文化需求。當前,我國基層文化服務點規模較小,服務較差,因此應引入網絡技術,充分聯合各基層文化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首先,應信息化、數字化處理現有的文化資源,政府部門對轄區內文化資源進行整合,統一編碼圖書,制定可行的管理方式,形成城鄉一體化的文化資源交流體系。同時,還應以國家或省市文化數據庫為基礎,設立數字博物館、數字圖書館等,為群眾文化的開展提供廣闊的平臺。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不同地區現有的圖書館資源,建設文化信息共享服務體系,為群眾普及農業知識、法律維權以及市場銷售等,實現公共文化的信息化。

5結束語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具備必要性與迫切性。對此,政府機構應提高重視程度,迎接挑戰,認真組織工作人員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激發其參與積極性。同時,還應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強化建設基礎設施,以全面提高群眾的文化水平,保證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趙萱.群眾文化輔導對基層文化建設的作用分析[J].今古文創,2021(9):120-122.

[2]謝博育.淺談博物館如何更好地為邊疆基層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J].文物鑒定與鑒賞,2021(8):137-139.

[3]龍晶睛.關于基層文化館文藝創作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21(7):101-103.

作者:李玲 單位:甘肅省莊浪縣水洛鎮人民政府